【读书杂感】“欲说当年好困惑”——读武总的《参军》


【读书杂感】“欲说当年好困惑”——读武总的《参军》

武总的新书《参军》出版了,赠了我一本。八万字的书,至今我都没有读完,原本这样的小书,个把小时我就可以通读。但这本书我却不敢轻易的读完,因为,我还沉浸在第二章的内容里。武总告诉,第一章原本是书的“序言”,第二章应该才是正文。所以,直到我写下这段文字的时候,我只读到这本书的第一、二章的内容。


武总用这样的句子概括自己的《参军》:“只不过是采撷了我萌生参军这一愿望到为实现这一愿望的几个侧面。”,“萌生”、“愿望”、“实现”,其中“愿望”串联了从“萌生”到“实现”个人历程,而我们的生活不就是由这样几个“侧面”组成的吗?生活本身永远要比文字所能够呈现的更丰富多彩,我们能够记下的只是在生命的长河中“采撷”的那一段时光,然后将它雕刻成这一页页的诗行,留在我们生命的深处,细细的品尝。


武总这样写道:“为了尽早实现把自己在人生过程中最初独立思考和经历记录下来,使自己铭记在懂事以后,是怎样确立人生坐标并为之而奋斗的,不要让美好的生活淡化了记忆,也不要让幸福的日子淹没了那段难忘的岁月,珍惜今天的一切来之不易。”这大概也是武总写就《参军》的心路历程吧,“美好的生活”、“幸福的日子”,这也大概是最朴素、最简单的词汇的组合,“记忆”也罢,‘岁月’也罢,生命所历之处,却令人向往。不给遗憾留下后悔的余地,寻找人生坐标,为之奋斗,才是今天一切来之不易的根本。就这样的道理,不去经历,不会懂得,这就是人生。《参军》说的只是人生的一段,但这就是人生。


我在读到第二章的时候,我是被震到的,我不敢轻易地去读。武总告诉我《参军》是本小说,我初翻得时候觉得不像,但是在我读完第二章的内容时,我读到一种类似于阅读萧红《呼兰河传》的感觉,当然,《呼兰河传》透着的是一种彻骨的悲凉,而《参军》不是,生活有苦,却是具有穿透力的明亮。但是,我为什么会有阅读《呼兰河传》的感觉呢?是因为《参军》的第二章也像我们展示了神木当年的风俗画卷,文字精致,又有味道,就像小品文一样,的确是小说,值得像品读小品文那样去品读的小说。


就像在写“挑粪”的时候,就有这样的句子“挑粪活单纯,没人领导,全靠自己安排,不需要和人配合,但要有不怕脏、不怕臭、不怕见熟人的精神。”这一段之下的内容也颇为精彩,生动传神,真是一绝。以前,几乎没有读到过武总的文字,这一次真是大饱眼福,令人不得不服。在这样的文字里,你大概才能看到生活的“有趣”,这让我想起木心先生的一句话:“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生活尽管苦涩,可苦中方知其乐。


《参军》的第二章以“春夏秋冬”为结构安排,一年四季的生活,这大概是我们最能够体会到在那样的时空之下,我们的一段生命是如何展开的,生活的每一片场景在《参军》里都透着温度,或许,这本书能够给我的其实就在于,生命更值得我们去成全,去坚守,这可以成为我们生活的意义。


还是以《参军》里的一句话作为这段文字的结尾吧——“岁月沧桑,往事如烟,今非昔比,欲说当年好困惑。”我们还没到“欲说当年好困惑”年纪,我们需要体悟应该是溶于生命里的成全与坚守,这样的生活才有韧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神木   困惑   当年   小品文   杂感   来之不易   坐标   美文   侧面   句子   愿望   岁月   文字   生命   人生   内容   小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