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智商正常,任何学渣走完这3个程序必然逆袭成学霸

要想彻底解决学习成绩差的问题,首先就要解决偏科的问题。

你想,你最讨厌,最不行的那个科目,都被你彻底征服了,那么,其他科目岂不更是小菜一碟了?

所以,这里,我就教给你一套专门对治偏科的“药方”,让你药到病除。

对于偏科,很多同学不是不努力,而已经非常努力了,但是,还是解决不了偏科的问题。

最后,他们就往往会把自己的偏科归结为“自己没有天赋,确实不擅长。”

假设你正是这样去归因自己的偏科的话,赶紧打住。

这里我可以非常明确地告诉你,这是你的错觉,偏科跟什么天赋、擅不擅长之类的因素几乎没有任何关系。

相信我,只要你掌握一定的窍门,又肯努力下功夫,就一定能解决你的偏科问题。

这里,我们就来说说有些什么窍门解决偏科问题。

一、偏科的根本原因

要解决偏科,首先就要摸清楚问题的症结在哪里。

偏科的原因有很多种,但是,最终都可以归根到一个点上来,就是自己在这个科目上找不到成就感。

学习跟打游戏是很相似的。

游戏之所以能够让人入迷,最底层的逻辑就在于它能让人轻易从中获得成就感。学习也是一样的。你为什么会喜欢一个科目,会讨厌一个科目?

你之所以喜欢它,就是因为你在这个科目上能考高分,更容易找到成就感。如果一个科目总是不及格,甚至考倒数,那么,你再是意志坚强,也是很难说喜欢这个科目的。你就会非常的煎熬,进而心生畏惧,然后,排斥,厌学。

所以,解决偏科问题,本质上就是想办法在这个科目上获得学习成就感。

这个问题,并不是靠简单的努力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我们有一点战略思想,对偏科科目的学习做一个系统规划、布局,分阶段,分步骤进行,才能有效解决。

二、解决偏科的三个战略阶段

简单来说,要解决偏科问题,需要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快速获得第一桶学习成就感

但凡有偏科问题的同学,对偏科科目都是有一定程度的抵触情绪,或者会先入为主地认为,自己就是没有那个天分和能力把它学好。

无论你多努力,多刻苦,但凡对学习产生了这种消极态度,学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一旦学习效果打折扣,就会陷入“学习没有效果——找不到成就感——陷入自我怀疑——更加没效果……”的死循环。

所以,解决偏科的首要之急,不是忙着去背诵知识点,刷题。而是一开始就要让自己迅速获得第一桶成就感,跳出上面这个死循环,进入“第一次成就感——想学习更多——获得更大成就感——更想学习……”的正循环。

第二阶段:各个击破

一旦找到第一桶成就感之后,你就可以基于此总结出其中的成功学习模式,然后如法炮制到科目中其他的难点知识点学习中,逐一攻克。

第三阶段:深度巩固

前两个阶段相当于是打江山的阶段。最后就是守江山了。如果辛辛苦苦打下了江山,却守不住,就等于前面都白忙活了。

学习上的守江山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得随时巩固记忆已经理解、掌握了的重点知识。如果这个环节没有做好,过个三五周,你很快就会生疏掉。等你下次再碰到时,可能忘得一干二净了。此时,你又得重头再学一遍。那你的学习效率必然受到严重影响。所以,如何能够在攻克了各个难点之后,让这些难点知识始终记忆犹新地储存在脑海里也是一个必须重视的阶段。

正常情况下,这三个阶段的目标都实现了的话,偏科科目的成绩大幅提升就是必然的。

三、解决偏科的战术方法

下面就围绕以上三个阶段,分别讲讲具体战术。

第一阶段:

先解决第一阶段的问题,如何在偏科科目中获得第一桶成就感?

有老师会建议你从科目中最简单的地方下手。但这里我不建议你这么做。恰好相反,你就要从科目中自己感觉最难的地方入手。

理由很简单——打击你的自信心,阻碍你获得学习成就感的,正是这些难点知识,而不是简单知识点。

所以,如果你从简单知识点去着手的话,其实就是在逃避问题。解铃还须系铃人,既然是学科难点让你陷入了学习困境,就应该直击难点,让它不再成为你的障碍。

一个偏科科目中,假设你最害怕,最讨厌,最头疼的那部分知识点,你都能轻松解决了,那么,其他更简单的知识点,你是不是就更无所畏惧了?此时,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一定是爆棚的。

现在的问题就是如何搞定偏科科目的难点知识呢?

这里给你四个有效步骤:

1、确定攻克标的,简单学习基础

在实操环节,我们要解决的就是一个一个的具体问题。所以,首先得确定一个具体的攻克点是什么。

这个点,就不能大而化之,而是非常具体的知识难点。

比如,这里假设英语就是你的偏科科目。那么,首先,我们就要确定英语的具体攻克对象,是英语单词?语法?还是作文?

假设是语法,再进一步细化,是虚拟语气?过去时?从句?

这里以虚拟语气为例。

任何知识的应用都离不开基础知识。所以,无论如何,虚拟语气的基础知识过关都是免不了的。

只不过在我这里的学习方法体系中,在基础过关时,不要求你记忆,只需要你看一遍,有基本的理解即可。至于深度记忆、巩固的问题,经过后面的步骤,在不知不觉中,你就解决了。因此,你不会有任何的记忆伤痛。

2、搜集难点题目

大量搜集与难点相关的各类题目。搜集的这些题目要满足三个标准:

第一,尽可能接近标准考试题。

所以,搜集的渠道首选历年的考试真题,其次各大名校,名师出的模拟考题。

第二,每一题都要有详解答案。

这一点很重要。

第三,要能够囊括各种考试难点。

题目达到这三个标准,你才有机会一次性穷尽这块知识点所有的考点、解题套路以及考试陷阱。有了这种见识,面对这块知识题目,无论难易,你就能做到真正的心中有数了。

具体数量几十上百,甚至更多,视题型而定。

像物理的动能定理之类的知识点,考点、考法都比较系统,好归类,那么就几十道题目都能让你见识各种考法、陷阱、套路了。

而像英语的虚拟语气这种比较零碎的知识点,就要多搜集一些了。比如,它有“非真实条件句中的虚拟语气”“错综时间虚拟条件句”“省略if的情况”“名词性从句中的虚拟语气”等,随随便便都能总结出很多种来。那你就可能需要搜集上百道题目才能囊括所有的考点和考法。

这个工作其实不难。市面上那么多的学霸状元、名校名师都给你总结好了,你只要会搜索,哪怕你完全是零基础,通过网络渠道都能轻松搜集到。

3、研究总结答案

接下来就是学习研究答案。

这个步骤很反常识。因为大家平时在学校的学习顺序都是“学习基础知识——做题——对答案”。而我这里一来就让大家看答案。不过,我让你这么做是有它的道理的。

你按老方式来学习,其实是存在很大问题的。

在你还没有见识过基础知识可以被怎么考,怎么灵活用之前,就去做题,就好比练武的人只是关在屋里跟着师傅学了一下武术理论知识,就直接上阵跟敌人拼杀,注定要吃亏。

你这样去做题的话,因为脑子里缺乏高效的解题思路和灵活的解题方法示范,势必造成解题效率很低下。弄了半天,要么还是解不出来,要么解出来了,一对答案,错多对少。这都会让你的信心严重受挫,而影响学习心态。

但反过来做,先研究答案,再做题,效果就截然不同了。

前面我们已经把这类知识型题的各种考点、考法的题目搜集全了,也有相应的详细答案。这一步,就边看题目,边学习研究答案。

具体操作:

拿到一道题,先看会不会做。

如果看完之后,立即有思路,马上就能解出来,就过滤掉。

如果发现这道题读完之后,没有思路,或者有思路但很模糊,那就不用多想,直接翻开答案,仔细阅读、理解、吃透答案。

以此类推,把所有的题目都看完。

看完答案之后,对各种考点、解题套路以及陷阱等,你就大致都见过了。这还不够,因为,它们还没有驻进你的脑袋。

所以,我们还要做更深的学习——归类总结。

即把你看的这些题目进行归类总结。

比如,虚拟语气中,有一个考点就是关于省略if的。这个时候,你就把所有关于省略if的题目汇总到一起。这样你就很容易归纳出省略if这个细小考点的解题思路,易错点,以及常见陷阱等等。

能够总结到这个程度,后面再遇到省略if的题目,你就不会再出现头疼的情况了。相反,你可能摩拳擦掌的很想找点相关题目来做做,看看是什么水平呢。

4、集中解题

到这里,你就可以真正开始刷题了。

去找一套专项训练类型的试卷习题,挑出你刚刚攻克的这类题目下的专项练习题,把它当考试一样,完完整整做一遍。相当于做一个水平测试。

如果你把前面的功夫做足了的话,不出意外,你在这块知识上的成绩应该会不错。至少会比你之前的偏科状态(看到偏科科目的题目就头疼,想逃避,放弃),信心会高得多。

不过,你会发现,依然还有错题。

这些错题你依然不能轻易放过。对错题也要进行精细的归纳总结——是知识点没有吃透,还是解题思路没有掌握?是疏忽大意了还是出现了知识盲区?把这些错题的症结,对着答案,都一一揪出来记在错题本上。

注意,对错题的总结,同样要用前面提到的归类总结法——对同一个知识点的错题汇总集中到一起,才方便我们进行全面总结。

第二阶段:各个击破

一个难点,经过前面这些步骤的折腾之后,再是你畏惧的难点,你也会觉得很亲切了。甚至,这些曾经的难点,现在反而会变成你的擅长点。

这样,在偏科科目上,你就成功获得了第一桶成就感。

接下来就可以进入第二阶段,各个击破——把攻克第一个难点的学习模式如法炮制地复制到科目中的其他难点知识上面去,逐一攻克。

这个阶段有一个要领:集中火力,单项突围。

继续拿英语来说。假设在这个科目中,虚拟语气、过去时、作文、单词记忆等等,都是你非常头疼的问题,你呢,不要着急,一来就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应该一个时间段集中时间和精力只攻克一个知识板块。

这样的话,快的三五天,慢的七八天你就能收到阶段性的成果反馈。

这种短时间的阶段性成果反馈会像游戏闯关成功一样,促使你迫不及待地进入下一个闯关中,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如果你一来就所有难点一起抓的话,你的战线会拉得很长。一个月,两个月都未必能见到明显的提升。那么,你大概率又会半途而废。

所以,切记——集中火力,单项突围。

第三阶段:复习巩固

复习巩固的重要性同学们都清楚。但是在具体怎么做上面,则普遍存在一个误区。就是很多同学总觉得复习巩固是临近期末考试的任务。这大错而特错。

真正有效率的学习,复习巩固跟你的练习是同时进行的。也就是你做完题,做好归纳总结之后,紧接着复习巩固就应该开始了。

只有这样,你才能以最小的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守住你吃透的知识点。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我想大家都不陌生。

只要智商正常,任何学渣走完这3个程序必然逆袭成学霸

从这条曲线我们很容易看出,从记住开始,如果一周之内不复习巩固的话,你就会忘掉70%以上的内容。

之后,要想再重新拾起,你就又得多花大半的精力。毫无疑问,这会严重拖慢你的学习效率。

要想避免做这种低效的无用功的话,我们就必须从记住开始,就同步安排着复习巩固。

具体怎么做呢?

你就可以按照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来安排复习:前期复习间隔密集,后期复习间隔疏散。

比如,

时间间隔

复习次数

30分钟后

第一次复习

1小时后

第二次复习

5小时后

第三次复习

1天后

第四次复习

2天后

第五次复习

4天后

第六次复习

8天后

第七次复习

15天后

第八次复习

……

……

上面只是一种示范性参考,具体怎么间隔,自己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只要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就行:从一记住就要开始按照先密后疏的原则进行复习巩固。

需要复习到什么程度才停止呢?

就是你不用翻笔记本,走路,吃饭,睡觉时,随时随地都可以把一个知识的来龙去脉,考法、解法讲述得一清二楚。那么,你就可以按下暂停键了。

具体巩固的对象是什么?

不是拿着教材理论在那里傻背。要你巩固的正是前面步骤中,你总结的那些重要考题的考点、解题思路、考题陷阱套路、自己出现过的思维误区等等。

如果你掌握了上面的巩固原则,从一开始就巩固的话,你会发现,自己是没有什么记忆负担的。因为,每一次复习时,大部分知识点,你都还记得,所以,速度是非常快的。

像前面例子中的虚拟语气这类零散知识点,一道错题,可能几秒钟就能巩固一遍。而像数学、物理中涉及大量运算的大题,你并不需要重做一遍,只需要把它们的解题思路、易错点、自己的思维盲点等梳理出来加以复习巩固即可。这样的话,巩固一遍可能也就是分把钟的事情。

别小看这分分秒秒的复习,做到位了,就能对自己前面步骤中的归类总结保持长期的深刻记忆。

你要是能够做到这一步,偏科已经不属于你的问题了。因为这已经是学霸的节奏了。

好了,以上就是解决偏科问题的战略、战术示范。如果你足够努力,再加上前面讲的这些方法步骤都执行到位,把偏科科目变成你的强项科目,都是没有什么悬念的。


关于阅读学习的问题,如果你觉得还不过瘾,这里再给你分享一份学习资源《深度学习成长必备“经济”策略》,包括以下几个专栏系列:

《人生规划篇:摆脱迷茫,走向“厉害”的正确思想与行动方案》

《高效学习之应试篇:应试拿高分必须绕开的四大陷阱和必会的一种“厉害”学习技术》

《社会人士之高效学习篇:进入社会之后通过快速学习收割高价值回报的学习策略和手段》

《深度思维篇:几种极简极深的高效思维策略,出手就让人觉得你是个大佬》

或许可以更深度、系统的解决你关于学习成长的困惑,感兴趣的同学私信关键词“领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偏科   江山   知识点   考点   难点   美文   科目   成就感   智商   语气   陷阱   题目   步骤   思路   答案   记忆   程序   知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