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怎么快速背下来 500 页书?用这个方法让你一周之内搞定

怎么快速背下来 500 页书?

传播学专业课,还有半个月考研,之前光一个字一个月的扣书,没有集中背诵,现在名词解释和简答根本写不全。很多知识点像大海里的针。

以上是一位考研的学生的求助。下面给出自己的回答。

正文:

这里我可以给你一个亲身实践,并且验证成功的,500多页的教材重点,一周之内搞定,并且拿到100分制80分以上的水平的方法。

我是生物技术专业,有一门课程叫“细胞生物学”,跟你一样,也是500多页。这门课,我是从都到尾都没学过,因为上课只是听老师念ppt,我觉得太浪费时间,自己搞自己的去了,一直都没听。直到距离考试还有一周之前,我都是非常淡定的保持着教材的一片空白。

就用这一周,才开始突击。我之所以敢这样做,正是因为对下面要给你讲的记忆策略和方法掌握得很熟练——那种记忆性的学科,一百页的重点内容,基本都能稳定在一天之内搞定。

所以,完全有把握500多内容,考个80分,就只要五六天时间足够。所以,才这么镇定地为这个科目只留了这么点时间。

每天保证自己有十个小时左右的集中学习记忆时间。前后只用了六天时间,这本教材所有知识点、问答题,全搞定了。最终考试是82分。

揭秘:怎么快速背下来 500 页书?用这个方法让你一周之内搞定

好下面来讲对你价值过万的干货:

首先,“窃取”复习资料

这种记忆性的考试,你没必要去看教材,自己总结知识重点。你也没时间了。

也不用求对着保守的学霸求爹告奶地去要重点,就可以轻易搞到复习重点。

打开你的电脑,打开度娘文库,输入你的专业考试的关键词。网上,很多大公无私的学霸们早就给你总结好了。

我不懂你的专业,但是,花了1分钟,检索了一下,所得结果,证实我上面所言不虚——你们专业的学霸早就为你把这门课的考研重点总结得妥妥帖帖了。

揭秘:怎么快速背下来 500 页书?用这个方法让你一周之内搞定

花个几个小时去搜集整理完整,下载,打印,装订成册。

接下来给你一个偏门却效率奇高的记忆法

你之所以会提这个问题,说明,你可能没听过它,或者听过,但对它不屑一顾。但是,此刻,想要短时间突破,就必须放下你以往的任何成见,去了解它,学习它,才可以解你的燃眉之急。

这个方法就是天马行空、荒诞式的联想记忆法。

你只要学会了它,基本上,一个知识块,你最多三遍,就能记住,不需要你机械重复n遍,还模棱两可。往后复习,也可以短时间内回忆起来,就像过电影快镜头一样,清晰而又深刻。效率自然就起来了。

就拿你将要考试这门课程的一个知识点来说(刚才的检索结果中随便扒的,只是为了举例)。

揭秘:怎么快速背下来 500 页书?用这个方法让你一周之内搞定

第一步,把它翻译成文盲都能理解的人话。

想着你面前是个文盲,你呢,就要用一句简单直白的话把这个知识点讲给他听。你怎么讲?

讲了那么一大堆废话,要说的其实就是一个点:平头老百姓听好了,要是哪个官老儿,欺负你了,你就到网上去到处发言,曝光它。

这就是舆论监督。

做这一步的目的是为了让你能够用生活经验来理解它说的到底是怎么个事儿,它内在的逻辑链是什么。

好多人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到知识点就开背。背了半天,还不知道自己背的东西到底在说什么。

结果呢,在考场上一些生涩难记的专有名词记不住,一下就懵圈了,以至于,什么都写不出来。

第二步,圈出生涩难记、抽象难理解的重要专有名词

继续拿这个舆论监督的名词解释来说。

分为两个部分。广义部分:公民,国家,社会事务,舆论监督,权利和自由;

你不能直接说成“你有对官老儿的监督权力”,而是要说成“对‘国家’和‘社会事务’有监督权利和自由”。“国家”和“社会事务”很抽象,也跟自己没什么经验联系,你很容易忘记,想不起来。

怎么办?

开启荒诞联想法:想象一张雄鸡一样的大中国的地图挂在你的办公室,上面有一座蛇屋(装满蛇的屋子,去社会事务简写社物,再谐音蛇屋,当然,这就是纯粹靠自己的脑洞了,你怎么想象觉得好记,就怎么联想)。

这地图和蛇屋,挂那儿是干嘛的呢?它们就是你要舆论监督的对象啊。

记住了这两个关键词,广义的舆论监督定义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并且你放心,第二天,你看到舆论监督这个词,你仍然会立刻想起那张地图和上面的蛇屋的,这个概念你仍然没有忘记。

狭义部分:新闻舆论监督,新闻媒体,舆论手段,社会,监督,人民群众,新闻媒体,社会公共事务,民主权利,监督活动。

这个部分,等于是用了两批专有名词,来讲述一个意思,因为专有名词太多,你很容易记不全,答不全。

这个时候,首先你还是把专有名词形象化、具体化,然后,再用荒诞逻辑联想故事法——把它们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有前后顺序的故事。

具体联想过程就不赘述了,这个没有标准答案,越是具体形象、夸张、荒诞,你就越容易记住。我就直接编一段儿:

新闻舆论监督,新闻媒体,舆论手段,社会,监督

新鱼被煎炒在锅,一胸前挂着相机的新闻媒体记者(新闻媒体)用鱼首尾相连,层层叠加形成的一个轮太形状的圈(舆论,取谐音鱼轮,自己脑补)把煎鱼的锅圈了起来,防止(监督)周围的蛇汇聚拢来(社会取谐音,蛇汇)

再来,人民群众,新闻媒体,社会公共事务,民主权利,监督活动

一群人(人民群众),把刚才那记者(新闻媒体)揪出来,放到一个弹弓上面射了出去,飞到了一个拱形的屋子(社会公共事务,简写谐音,射拱屋),然后换来了一把钞票,放回刚才的锅里煮(民煮钱,行使民主权利的监督活动)

好了,现在再连贯地想象一下上面的三个场景,能够把舆论监督一字不落地背下来了吗?

反正,我这个非新闻传播专业的,在这里帮你写一遍,我也可以一字不落地把定义背下来了。我想认真读了上面内容的读者也能记了。

没问题,恭喜你,明天你也不会忘记。

当然,第一次你用这种方式,可能还不太习惯,而且脑洞不够开,速度可能会慢一点。这没关系,虽然第一遍慢,但是,一旦完成一遍,你第二遍,第三遍就很快了。你训练多了,固有的思维模式打开了,自然会变得越来越灵活和快速。

当你熟练时,上面的过程可能最多两三分钟。如果你使用机械记忆的话,我相信,你死记硬背,怕是至少也要这么久。更何况,机械记忆的话,你当时记住,第二天你一样懵圈。

而这种方式,再过几天,你对这些可恶的专有名词同样是记忆犹新,能够瞬间、清晰地回忆起来。届时,你就会感受到用这种方法的威力高效了。

那么在考场上,你答题就非常愉快了。

这其实就是所谓的过目不忘核心秘密——知识在他脑子里存的全是图像,而非抽象符号。

上面就是解决专有名词记忆的核心方法。针对长篇一点的问答题,你同样是用这种方法。乃至其他任何需要专有名词大量记忆的,都可以用这个方法。

如果,你再结合上定桩法的话,所有的知识点,只要从头到尾过一遍,你就可以把资料丢一边,直接从头背到尾。

我当时的记忆历程就是这样:白天,把知识点过一遍,晚上上床睡觉时,寝室关灯了,就开启快镜头放映模式——把白天记忆的知识点快速过一遍,以巩固记忆。

我看到有人建议,拿笔去炒重点,边抄边记。

不知道这是什么馊主意,人生那么多美好的时间,怎么能够这样去花?

你学会了用上面的方式的话,等你抄完一遍,我早就记得牢牢的了。在我看来,这简直就是对自己的时间暴殄天物。

我的大学考试,凡事涉及这种靠记忆就能解决的科目,都是用这种方法来解决的。

所以,我是既不听课,也从来不做笔记的。到大学毕业,我卖教科书时,好多还是崭新的。这好像有点不像话,但帮我省下了很多宝贵的时间。

好了,这种方法的核心,通过上面的例子,基本也讲透了。

最后简单总结:大学专业的知识记忆,真正的难点,不是你无法理解而记不住,而是你虽然理解,但是,非得用一些奇奇怪怪的、拗口的特殊专有名词来描述一种常识。我们称之为专业。

因此,你要记忆牢固,其重点其实就是两个:

第一,首先用生活经验去把专业知识大白话。

第二,再用专有名词去包装大白话,使之看起来很专业。

完成第一步很容易,因此,你的精力重点就要放在第二步,如何精准、牢固地记住专有名词。就用上面给的荒诞联想方法。可以解决大多数难记的问题了。

祝你考试顺利!

若对您有用,请先点个赞再收藏啊,谢谢!

————————————————————————————————————

私信回复“领书”,领取一套认知维度提升、脑力提升必备,却被大众忽略的私藏好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方法   专有名词   知识点   谐音   荒诞   新闻媒体   美文   舆论监督   之内   教材   记忆   重点   快速   社会事务   时间   社会   考试   专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