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韧而淡定地和生活相处


坚韧而淡定地和生活相处

唯美的自然画面、憨态可掬的小动物、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怜爱动心的家庭氛围,虽然贫困交加但并无饥寒交迫之痛苦,种种温馨令人心旌荡漾。信手拈来的语言文字、独具匠心的修辞手法、惟妙惟肖的描述展现,译者不愧文豪大家,让人赞叹不已。很少有外国译作如此符合国人阅读习惯。

《鹿苑长春》给人的感受就是读书享受。

  全书线条简单,可以解读为一位少年的成长经历、一个家庭的发展过程、一群动物的生存态。为父亲宽厚慈蔼精明能干感动、为母亲不辞辛苦和宽严相济、为乔弟敏感爱心及脱胎换骨成长而感动;也为亲手杀死自己养大的小鹿小旗、响尾蛇差点杀死父亲、最好的朋友残疾人草翅膀少年夭折、无忧无虑的童年远去而淡淡忧伤。好在远离了战争,艰辛而不可怜、伤感而不悲痛、无奈而不无情。据载,玛乔丽.罗莉丝的作品大多描写的是穷乡僻壤贫民小人物,付之柔情给以温暖。

  读完后,反思四问上了心头:怎么和自然相处、怎么和困难相处、怎么和子女相处、怎么和自己相处?

(一)

丛林法则,弱肉强食,适者生存;吐故纳新,用进废退,这是自然界的淘汰进化。动物生存下去,除了水和阳光,必然用一另种生命维持自己的的生命,或杀食动物、或食用植物、或吸收微生物。动物要活下去,必须有它赖于生存的食物。

对于人类,最高等的动物,曾一度自我崇尚"人定胜天"。但短暂的战天斗地凯旋后,总会有不期而遇的灾难,因为大自然也会给予报复,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地震、洪灾、台风、温疫、各种我们还不识认的危及生命的细菌病毒。我们大多人不是素食主义者、也不是忠实的佛教信仰人,得不需要一种敬畏,对哺育养育人类的大自然的敬畏,多一些对动物对生命的怜悯,多一些对幼弱种群的呵护,多一些对绿色蓝色的坚守。

(二)

  任何成功都有付出,面对困难、摆脱困境,代价要更大。心有多强悍,力就有多大,我们平常调侃说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当一家人远离人群、深入荒野、独门孤院、重新开辟生存家园,要向大自然要食物、和自然界争食物,那是落后生产力的年代、战乱的年代,困难可想而知,没有经过忍饥挨饿受冻的人是无法体味的。辨尼瘦小而强大,即使面临死亡也保持着镇定,因此给儿子少年乔弟创造了安定的幸福童年,让儿子往后的成长中磨出坚强铠甲,他逃避后又回归,也是战胜自我走出困境。

打动人心的是里面始终充满着人性乐观,"一股愉悦的泉源在他心里汹涌着,不可抗拒地,就像那小溪的泉源一样"、"他们投身到它的芳香美味品质中,就连父亲平常吃得像麻雀一样少,也添了一次。"真正的强大是处变不惊的沉稳平静,无论是惊涛骇浪,还是狂风骤雨,淡定而坚毅;无论生在何地,能否诗意地栖居,万里归来颜愈少,此心安处是吾乡。

(三)

成长是得到,也是失去。从童年走向成年,坚强了体格意志,诀别了单纯温暖和被呵护。少年,我们有牵牛花一般旋转的梦,可随着成长,我们不断喝着鸡汤、打着鸡血,拼搏、奋斗、冲刺,在亢奋中前行才是正道。从青年到中年,我们得到的是智慧能力,失去的却是激情和热烈,直至老年,功成名就、玉润珠圆,可时光渐少,夕阳西下。所有的得也是失,有所失也就会得。祸兮福兮,不羡鸳鸯不慕仙,只须把握每个当下时。

人一生都在回味童年的记忆,有舔舐儿时的伤痛、有追逐幼时的炫梦。我的少年有饥饿的烙印,但也有着乡村的绚丽多彩,以致于今天常常做着桃花源梦。我们的下一代,住在高楼大厦上,混凝土森林里,追逐着电子游戏,成年后还能记得玫瑰的芳香吗?

(四)

  对我,最惶惑不安的是,如何和孩儿相处。我不得不承认,相比书中的爸爸辨尼,差远了去。他将宽容做到了极致,将爱和教育做在时时处处,也将不幸升华。如何怜爱而不溺爱,如何宽容而不纵容,倘若不看人度事审时,恐宽严皆误。既不能训出个傻孩子,更不能养出个熊孩子。想到此,只敢对孩子说,原谅,我也是第一次当爸爸,我们共同学习。

站在江边高楼上,遥望眼前巍巍耸立的江南名楼,想起娃儿两岁在到陕南的火车上,毫无羞涩地大声诵吟崔灏的《黄鹤楼》,引得全车厢人侧目。此时在想,我们不可以一起努力,而成为最亲密的朋友、最示范的师生、最有爱的父女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陕南   小旗   泉源   人心   敬畏   自然界   坚韧   美文   大自然   童年   父亲   困难   食物   动物   少年   生命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