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来头条写作,做自己的史官,用屏写记叙故事


为什么要来头条写作,做自己的史官,用屏写记叙故事

昨天行走一街头,偶然发现还有一个报摊,一壁挂展的时尚杂志,甚是稀罕,不知有几人买几人读。当年动辄发行百万的刊物,早已不复存在。街头接踵摩肩,络绎不绝的报刊摊上再无此盛况。一部手机代替了所有的采写编辑发行广告。

曾几何时,迷上了日记,写给自己。有了微信,每次短短写几句,自知自省地记着。有时心血来潮,居然在手机上划拉个几千字。加微信的人多了,写情绪故事多了,风险自然而来。有一次老板直接打电话问我写这些是什么意思,吓得我赶紧删。

再后来微信有了很多功能,可以限制权限。当然也知道“清风本无罪,何故乱翻书”的故事,还是少说为妙。那就自言自语,有时还自吹自擂,总是自我安慰。

按照达尔文的理论,用进废退。人有了语言和表达的功能,不用会不会废退?据说有人长期不说话,最后会哑巴。对遇上不中听的话,常会听到一句骂人的话,不说话你会成为哑巴吗?

我时常深感词不达意,话不悦耳。既不会智慧幽默,博得众人开心一笑;也不会留须拍马,赢得对方心花盛开;更不会口若兰花,让听者意犹未尽。即使由衷的赞美,也会显得平铺直叙。哪怕激情澎湃,也难以讲述得跌宕起伏。如果平常谈话,恐怕听者更是味同嚼蜡。那就想写写画画,用双手代替一张嘴。

就是唯恐祸从口出,笔下有险。当年有个朋友分到了机关,是单位一枝独秀的大笔杆子,高瞻远瞩,才思泉涌,谈话聊天观点独到,冷幽默常常把人笑的岔气,他骂人说老爷子靠墙喝稀饭(卑鄙无耻下流)、赞美人说麻雀飞到裤衩里(谦虚)……但他说除了公文,大多都默不作声,三缄其口,除了内部,绝无发表。我们说你这多浪费呀,把才华也分享给其他人也是美德。他却文言也来公私分明。其实这也很好,不惹是非,相安无事。他们单位的级别不高,但是他却写出了高级别。

上头条有感,还是写风花雪月的好。写时政评论容易擦枪走火,所以头条君总是不让你通过或者低展览。比如昨天评论下双减无人问津。写长篇不如写短篇,谁的时间都宝贵,除非是专业,因为谁都迷信名人。在娱乐至死的年代,低俗的搞笑是生活的佐料,总受人欢迎,也容易通过。

平台创作的时代,传统的纸媒即将死亡,大部头的作品已无几人深读。洛阳纸贵的故事,只会淹没在历史中。文字和写作是为了信息的传递,为了价值的传播。现在,我们都是编辑,人人都是作家,至于写的价值,我已盲目。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关键是能写得深写出神。其实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万种人。还是自发的写容易,没有目的,信口开河,信马由缰,无谓好坏,无须劳神。今天,你我都是自己的史官。


为什么要来头条写作,做自己的史官,用屏写记叙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达尔文   洛阳纸贵   信马由缰   味同嚼蜡   平铺直叙   史官   故事   听者   哑巴   美文   当年   级别   街头   昨天   编辑   单位   幽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