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往事:从偶然到必然3

当知青,讲知青,纪念知青。让我们一起倾听知青的故事,感悟历史中的人、人的历史…...

同行告诉我:这就是农村教师的生活

衡楼学校有几个老师,我印象非常深刻,应该记录在此:

教英语的郭志兰,砀山中学的老三届,我们是同学,因婆家在西镇店,也来学校当民办教师,她性格泼辣,根红苗正,敢说敢干。有次我们带着学生去城里机械厂学工,回来赶不上火车,她就主动提出让二车队的汽车送我们一下,校负责人邵则军问:有把握吗?她说,二车队的头头是她姐夫,小姨子求姐夫,没有办不成的事。可那天还真没有闲车辆,郭志兰坚持不放弃,说:“你看着办吧”。结果她姐夫派了一辆正在修理的“残废车”,喇叭不响,车灯不亮,我们一路胆颤心惊,倒是她领着学生唱歌,引起路人回首避车,起到按喇叭的作用。车到王屯时天就黑了,司机说:“这车又聋又瞎,实在对不起,我不敢摸黑,万一有个差错,我真没法交代,只能到这儿了”……。我们很知足了,千谢万谢,急忙下车,领着30多个学生步行七八里回到学校。

王x告是个公立老师,大好人,成天笑眯眯的,因在文革中说了两句“反动话”,被发配到袁刘庄教一年级,也就是看孩子。两句话我也是后来才知道的,一句是“国防线、边界线看管都严,松一松,中国人能饿跑完……”,第二句是随口感慨:“每天晚上没事干,摸着小孩娘的脚丫听广播,真舒服”……。结果上纲上线,批斗他即污蔑社会主义,又贪图享乐,怎么能教育青年,只配去“掰蛤蟆嘴”(教一年级)。这倒让他因祸得福,住在生产队,粮本可以自行掌握,结余的细粮背回家,再背回粗粮相互调剂。自己下课捡柴做饭,又省下补贴费,每月可增加六元钱的收入。

付一俊也是个年龄比较大的民办老师,家里孩子多,生活窘迫,穿戴不讲究,人更显得老相,但此人学问尚高,课讲得也好,特别是地理课,讲到亚欧分界线时,张口就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黑海、里海、高加索”,山名、水名、地名都用上了,还押韵合辙。这在当时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中,还真让同学们牢记点知识。我从此也学会了用顺口溜的方式总结东西,运用到教学、写作和日后的田间讲课上。

刘x明老师结婚几年没孩子,因为是商品粮户口,又是在编老师,媳妇不敢提出生理检验,只是默默承受着白眼,婆婆盼孙子心切,把一切责任都推到儿媳身上,威逼她离婚,让儿子再续弦。刘老师不想离,怕影响不好,背上“陈世美”的骂名,可他是孝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压力也让他喘不过气来,最终屈服。据说两口子从公社办理完离婚手续回来时,还在一块“亲热”过。

刘老师人好,但课堂纪律震不住,虽科班出身,却一直就在小学年级上徘徊。

王x勇:绰号“孬腰”,也许是自幼腰就不好,走路有点“拧”,所以乳名叫“挪”。

它是公立老师,教低年级,据说他的能力是很强的,完全可以胜任中高年级,可就是死活不干,每个学期开始,他就主动请缨到小庄上招收一年级学生,年轻人是不屑此职的,再加上校长王彩芳是他本家兄弟,所以他如愿以偿。

后来才知道,他家孩子多,生活窘迫,养了一头老母猪,每到配种、下崽、防病、卖猪秧仔,他都要回去,往年教高年级,他只有在晚自习后,骑个破自行车,跑八里路回到王屯,第二天早上再赶回来。教一年级就省事了,作业好改,又没晚自习,太阳刚落,学生放学,其余时间就是他的了。

王x勇与邵则民(民办教师)的关系很好,一来好像他们有点拐弯亲戚,“沾亲七分熟”嘛,二来邵则民家与泗洪县的生意人有来往,常有人来这里用大米换黄豆,大米对淮北人来说可是个好东西,一斤黄豆二斤半米,很合算,王老师“近水楼台先得月”,比本庄人还优惠,自然关系又深了一层。

严肃文(雯),师范毕业的女学生,细条个,皮肤白,不是本地人,暂分到衡楼学校教化学,课代得可以,只是声音小,压不住场子,课堂上几个调皮的男生,欺生,爱模仿她的声调,常引起哄堂大笑,几次将她气哭。她平时低血糖,有次竟晕倒在课堂上,是我给她扎针才醒过来,我以此事警告班里的学生,如若再把老师气成这样,你们将不是什么“反潮流”、“学黄帅”,而是牵涉到“侵犯”,是要追究法律责任的。也别说,我那概念模糊的“侵犯”还真震慑了学生,从那以后,班级的课堂纪律好多了。

严老师的男朋友姓童,是个很不错的小伙,人漂亮,会说话,办事更在谱,每次从外地来学校,都捎带不少酒和菜,招待校长和住校老师,感谢我们的关照。每次来,再晚也回公社住,不知是怕影响不好,还是嫌此处住宿条件差,看来前者的原因是主要的。

这里还要提的是衡x齐老师,他的文化程度虽不高,但辈分高,贫农成分,敢压也能压住阵势,嗓子好,识谱会开歌,这在农村学校都是优势。让我们感到实惠的是,他建议在校园内种菜,公立老师吃的方便,民办教师也能分点。有一年他还动员学生掐芦苇,给我们每个老师打了双茅窝子…….。

民师考试也是经常的事,明说是为了提高我们,其实是为淘汰部分人员找个证据。有一次,全县进行统一的民办教师“资格认证”, 中学教师与小学教师分开,模仿高考方式,打乱学校,随机编号。正巧,我与包楼学校的刘瑞英排在一桌,她的理化成绩很好,时不过半便全部做完,我还真有一题不会,但我不急,我知道自己昨天考过的语文,无论基础知识还是作文,那是有把握名列一二的,因为事先领导宣布过:教语文的偏重语文考试成绩;教数学的偏重数学成绩,数学错一题,对我来说,并不影响什么,倒是刘瑞英瞥眼一看,急忙偷递过来一个条子,我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么解析的,这一动作恰巧被监考老师周继贤看见了,他只是笑笑,扭脸而去,意思很明显,考试对你们俩来说,也就是走走过场,有必要挣那一分两分吗?

原创 阚知 30号院

知青往事:从偶然到必然3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7

标签:乌拉尔   知青   里海   泗洪县   民办教师   窘迫   黄豆   姐夫   美文   语文   往事   不好   老师   数学   孩子   学校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