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谁说偷家里的不算偷?

六年级时,教育局为了提高升学率,忽然下了一纸通知,通知乡下所有六年级的学生,全部集中到徐寨中学和乡中心小学进行寄宿学习,每周五放大假,周日下午返校。

那年,家里的压力越来越大,父亲为了能早日还掉欠的债,建议妈妈也去广东打工,并且给她在钢厂找了一份打扫卫生的活干,一个月可以赚五六百,有的时候,还能捡点铜、铁什么的东西卖换钱。

母亲想到家里种地也赚不到钱,既然打工能赚钱,于是就同意了,将和我姐姐丢在家里跟着父亲南下打工去了。

那个时候,姐姐读初二,我读六年级,姐姐在二楼上课,我在最下面一间教室上课,偶尔我可以碰到她,可大多数时候,我们互相都不说话,仿佛不认识一样。

从小到大,我们姐弟二人的关系便是泠默如斯。

六年级的语文老师姓李,没给我留下多大印象,长的白白胖胖像个米勒佛,两个大酒窝,教学水平不怎么样,倒是班主任数学老师给了我很深的印象。

因为在那一年,我干了一件错事,是他将我拯救了出来。

这个老师姓刘,名叫刘新田,干干瘦瘦的一个中年男子,头上没头发,说话多了,嘴角会出现一些唾沫,永远板着一幅脸,很少笑。

刘老师是一个非常有本事的老师,对学生的要求也很高,每一次他上课但凡讲到应用题,他基本上都会要求同学们以四到五种的方式解答出来。

以前没有拓展思维这个说法,不过刘老师一直在沿用。

一道题,需要用好几种解答方式解答出来,而且每一种方法都比前一种要简单,答案也要准确无误,这要放在现在,恐怕也没有几个数学老师可以做到吧。

也就是在那一年,我才发现,原来上数学,比上语文有趣多了。

上刘老师的课,永远都是紧张、刺激,充满激情的,越上越想上,仿佛就像吃鸦片一样,当然这是对成绩好的学生来说的,对于成绩差的学生来说,却又是另外一种感觉了,简直就是活受罪,一节课如坐针毡,并且刘老师上课喜欢抽人回答问题,一节课,差不多一半学生都要被他提起来答问题。

成绩好的学生异常兴奋,成绩差的学生度日如年。因为答对了,会重重的表扬,答错了,自然会吃一顿批评。

刘老师除了这一点特殊外,还有一个爱好,就是喜欢考试。

几乎每周,刘老师都会把全班同学拉到学校宿舍楼前面一个小树林里考试,每人只能搬张凳子,拿只笔,试卷到了考场再发。

那一年,我们班简直成了整个徐寨中学最独特的一道风景线,而且每一考试时间,正好是中学生下课的时间。

那些学生经过小树林时,一个个拿着碗筷,用筷子轻轻敲打着,发现清脆的声音,从我们身边穿插而过,每人都用一种可怜和同情的神色一边看着我们,一边叹着气:“唉,看看六年级这些可怜的娃,又在考试了,早晚要被老师整死!”

其实我那个时候,是绝对不怕这些的,即便再难的题目,都可以应付。

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这里面有个小秘密,也就是投机取巧。

那就是我无意中发现每一次刘老师考试的试卷题目,都是从一本书上刻印出来的,而且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还把这本书弄到手,并且一口气把后面所有答案都抄了下来。

其实当时以我的成绩,根本不需要这些答案也能考取好成绩,可也许因为好奇,还是这样做了。

每一次在刘老师公布要考试之前,我都会提前把答案看一遍,然后记在心里。

所以基本上,我次次都能考的非常好,而且成绩也很稳定,这让我在同学面前,很是得意,刘老师也很喜欢我。

可是,因为一件事情的发生,让他对我失望到了极点,从此便对我不闻不问。

那个时候,由于学校宿舍不够用,我们有几个男生,每天晚上固定睡在教室。

每次下了晚自习,我们就把桌子并拢,有的睡桌子上,有的睡地上。

父母南下广东后,再没人管我,正好那个时候,快餐面这种高级东西,开始出现在学校。

我清楚的记得,那个时候的快餐面,简直堪称美味佳肴。

我吃过几次以后,便吃上了瘾,几乎每天晚上下了晚自习,都要去小卖部买上一包快餐面泡着充饥。

由于花钱大手大脚,时间久了,零花钱自然是不够用了。

  可是,五毛钱一袋的方便面,对我来说,几乎是一种致命的诱惑,我早已习惯于每天晚上下自习都要吃上两包了,不然那晚准睡不着。

然而,那个时候的快餐面,毕竟是一种奢侈品,偶尔吃一包两包还可以,又怎么能天天吃呢?

我们经常在网上看过这样一个笑话。

曾经,我们以长大后,每天能天天吃上两包方便面,作为人生奋斗的终极目标,现在看来,尽管是一个笑话,可在当时绝对是每一个人的梦想。

  没了钱,便吃不成方便面,于是我把主意打到了粮票上面,那个时候,学校的粮票和钱是互通的,用钱可以买到粮票,用粮票也可以当钱用。

钱家里没有,可是粮食家里却堆积成山。

于是,我利用周末回家时间,故意不和姐姐一道返校,然后偷偷从家里背粮食出来换成粮票,再用粮票去买方便面吃。

那一年里,我几乎把家里成山的余粮大部分都背到学校换成了粮票,然后又把粮票拿到小卖部,换成方便面,满足了自己的胃口,几乎没有节制。

 后来,学校发现这件事,觉得我换粮票太勤了,于是将这件事报告给刘老师,刘老师找我谈了话,问我换这么多粮票干什么?

我把从家里背粮食到学校换成粮票,然后买方便面吃的事和盘托出了,并且不以为然道:“反正又没有关系,我弄的自家粮食,又不是偷的!”

“不错,那虽然是你家粮食,可那不是你辛苦种来的,那是你父母辛苦劳动的结果,你没有征得父母的同意和授权,擅自从家里拿出来,那就是偷!”

“偷是一种可耻的行为!现在你开始偷家里的粮食,如果认识不到错误,长大以后,就会发展成偷别人家的东西,今天偷粮食,明天就会偷人家钱物,迟早你会走上犯罪道路!”

刘老师拍着桌子,双脸胀得红,两个嘴角露出白白的唾沫,几乎喷了一我脸,大声的朝我呵斥道:“我明天就到校长办公室,要求他开除你,因为你是一个小偷,我刘清田再没本事,也不会去教一个小偷,即便这个小偷学习成绩再好,那么也是一种耻辱!”

我第一次从刘清田老师的口中明白一个道理:“偷家里的钱也是偷。”

以前,我因为太饿,受不了诱惑,去偷叔叔家的馍片,我觉得不是偷,可叔叔后来骂我是小偷;现在我偷自己家粮食,觉得也不是偷,可刘老师也说这就是偷。

看来我真的错了,错的太彻底了。

刘老师自然不会到校长那里要求他开除我,可从那以后,我就被骂醒了,主动打电话向父母承认了错误,父母没有怪我,反而为他们给我的生活费太少而内疚和自责,并为我加了生活费,可那时,我已经改掉了贪吃的坏习惯。

是刘老师教会了我,什么叫“不以恶小而为之”,让我终身受益。


第十八章,谁说偷家里的不算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成山   小卖部   家里   粮票   方便面   美文   小偷   快餐   刘老师   粮食   姐姐   父母   成绩   老师   学校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