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一枕逍遥夜,细话初心

最近一年,一直在背诵《中华古典诗词名句》,全书共有1000页左右,虽读过数遍,可惜收效甚微。

何时一枕逍遥夜,细话初心

我是在去年春初,感觉到记忆力严重衰退,每每在写文时,想引用一些诗句,总觉力不能及,着实有种“胸中虽有千言,笔下难书一字”的困难,于是决定重新温习《中华古典诗词名句》,以便加深印象,达到“思泉如涌不劳催”的境界。

早年,我在初二时,本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原则,已然把这本书背过一遍了,整书几乎囊括了唐诗、宋词、无曲中的所有名词名句,也曾效仿古人“为赋新词强说愁”过,向来都是信手拈来。

这里解释一下,《中华古典诗词名句》虽有一千多页,可却只是名句,而非全诗。类似于: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至于全诗是什么,不作理会。

我为什么要这样背呢?看起来有些一知半解,其实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写文时能够引用几句,用来装装X什么的,给老师造成一种文采飞扬的错觉,进而窃得高分。

这个诀窍,使我在上初中,读师范,乃至上大学,所有语文考试中总能屡试不爽,我确实也靠着肚子里存的这点货,在写文方面得到了老师的认可,经常被当成范文来读,甚至发表过不少豆腐块,常引以为傲。

现在想来,第一次接触到这本书时,就有一种“似曾相识燕归来”的强烈感觉,更有宝玉见到林妹妹的瞬间,便直呼“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惊喜。


何时一枕逍遥夜,细话初心

那年初二暑假,去同学家玩。那本书当时就躺在他的书桌上,我随手一翻,顿时便被里面的一句名诗词惊艳了,之前从来不知道原来枫叶可以这样美:一川红叶火龙鳞,满地黄花锦兽睛”;从来体会不到的“花非花,雾非雾,”竟是这般奇妙;从来没敢想,思念一个人可以达到“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境界;从来没听说,爱一个人可以爱到“死生阔契,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地步;恨一个人可以恨到“千万恨,恨极在天涯”的程度......

总之,那时的我就像是井底蛙跳出了深井,看到这本书后,眼界顿时有了一种“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感觉,内心更涌起了一种“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豪气。

就像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光阑珊处”一见钟情,非他莫属的感觉,本着“不到黄河心不死”的态度,我死皮赖脸缠着同学借我读些时间,同学先是不答应,后来纠缠不过,最终答应借我一个假期,开学必须还他。

其实这种事情放至现在,根本算不上什么事,打开手机,淘宝一搜,过两天书便会“漂洋过海来看你”了,方便又省事,还不用求人。可那个时候一则穷,二则根本没手机,三则更没有淘宝。我们平时需要买书,只能到镇上唯一的新华书店,需要的读物且还不一定有。

更何况我那时坚信“书非借不能读也”的原则。长大后,因为衷情,我曾买过很多书,可有很大一部分最终陈迹在书柜某个角落被慢慢遗忘,天长日久积满灰尘,大有“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的薄情。反而在图书馆借的书,我大部分都能认真读完,这也应了那句“家花没有野花香”的俗语。

从同学那里借来这本书后,我就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越读越觉得里面的诗句美到不可方物,读起来有一种“相逢情更深,恨不相逢早”的遗憾,不知不觉间达到一种“酒不醉人人自醉”的境界。

其实, 这种感觉就是意境。古人写诗,现代人写文,都讲究一个意境。可是意境到底是什么东西呢?很多人就像哑巴吃了黄连一样,懵懵懂懂,迷迷糊糊,心知肚明,却又说不出的感觉。

何时一枕逍遥夜,细话初心

我们上学时,初中老师不会讲到意境这么玄乎的地步,但凡讲到古诗,解释一下词义,翻译一下句子,讲述一下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就行了,根本不会涉及这么深。

不得不说,对于文学类知识的学习和追求,我是真的下了苦功,不说达到“头悬梁,锥刺骨”的地步,却也到了“三更灯火五更天,一盏秋灯夜读书”的痴迷程度。

所以,自从这本书得手之后,我做到了真正的“闻鸡起舞”,原本是每天睡到太阳晒屁股,父母都上地劳作去了,我才迷迷糊糊爬起来,装模作样的边晒太阳边写字什么的。可从那以后,我每天早上六点不到就起床了,开始背诵书上的名诗名句。

我太喜欢这些东西了,打心眼里痴迷这些东西,从内心佩服古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才华,羡慕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洒脱、 感叹李煜“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那种有家不能归,有国不能回得哀痛、敬佩曹植“天下才共一石,唯他独占八斗”的才思敏捷、敬重辛弃疾“梦里挑灯看剑,梦里吹角连营”的胆色......

那个时候,尽管已经读到初二,可是我的假期仍在牛背上度过的,人家是“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越”的无拘,我却是“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的自束。

白天,每每坐在田野间,抬头看着远处牛在低头吃草,伴随着那种“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现牛羊”的惬意,使我越发沉迷于古人的名诗名句中无法自拔,宛若穿越到了过去,思绪也不知不觉在唐、宋、元,明、清乃至上下五千年浩瀚的文化历史长河中遨游浮沉,在与他们对话一样,总能勾起无限遐思;深夜,仰视星空,凝视天空中那轮明月,我从璀璨的文化星河中,无时无刻不笼罩在来自于古人身上散发出的褶褶光辉中,仰慕无数诗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之地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傲世才华,更唏嘘“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遗憾。

何时一枕逍遥夜,细话初心

那段时间,因为抄也读,读也诵,一改往日的懒惰,喜得父母合不拢嘴,以为我终于开窍了,每日尽管披星戴月的劳作,可脸上始终洋溢着一种欣慰。

不得不承认,年轻就好使,脑子好使,记忆力也好使,仅仅用了一个假期,我便把整本书,数千条名诗词全部强行存储于大脑中,真正的体会到了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感觉,更生出一种“熟读唐诗三百诗,不会作诗也会吟”的自信。

当同学拿起厚厚的书本,随便翻一页,只要说出一个字,我就可以把诗人,句子背出来时,他简直惊掉了下巴,连呼:“这本书我买了近三年,虽然也曾常读,可却不及你十之一二,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是的!都说“无心插柳柳成荫”,若是有心,那便是“有意栽花花满园”了。

自此以后,我再写文时,便好似有神助,总能“文思如泉涌,下笔若有神”,思绪更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连绵不断”,以至于上了大学,很多人都和我开玩笑,说起对我的印象,都笑称是“始于才华,终于颜值”。

然而,时光如梭,转眼间匆匆已过数十年,我亦时常感叹:人寿几何?逝如朝霞。时无重至,华不在阳。”随着时光逝去的不仅仅只是容颜,还有衰退了的记忆。

而今,碍于俗事繁多,我的记忆力越来越弱,曾几何时沉积在脑海里的那些名诗佳词,也如海边的石沙,被岁月的浪潮无情冲洗殆尽了。再写文时,大脑便如生了锈般,再难以运转,那些曾经信手拈来的奇文瑰句,由于长时间不用,仿佛也变得与我生疏了一般,渐渐远去,走的那样绝决。

我身虽老,然心未死,遂生温故之心,宛如追寻离去的爱人,想要再次用从未曾泯灭的深情厚意,将之挽回,相伴永生。

整整一年时间,我像重回到那个初二时不谙世事的少年时代,内心充满了期望,带着对古人滔滔不绝的敬仰之情,每天早上七点准时起床,始终如一的朗诵一小时的古诗词。

我仿佛又回到了“朝在田野暮在陇,牛在吃草我在诵”的激情岁月,然而不管怎么努力,那些读过的诗词,却似一个曾被我伤透了心的姑娘,任凭我苦苦哀求,深情挽留,她始终坚决如一,再不愿与我一起共沐爱河,真正是“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心恋落花”。

罢了!正所谓“旧时天地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也许,真的应了那句“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的谶语吧!

爱情如斯,生活如斯,诗歌亦如斯。

可能,她们也如那些痴情的姑娘,一朝被我伤透心,再也不愿重回头了吧。

何时一枕逍遥夜,细话初心

不管如何,对于诗词,“纵你虐我千百遍,我仍待伊如初恋”,仍会一如既往保持“任尔东西南北吹,坚守初心不怕摧”的坚贞,永远爱她,敬她,衷情于她,唯盼她能再给我一个“何时一枕逍遥夜,细话初心”的赎罪机会,此生再无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初心   名诗   衷情   信手拈来   好使   名句   中华   记忆力   美文   意境   古人   才华   诗词   总能   逍遥   同学   感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