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诗千改始初成,头未梳成不许看

怎么样写好一篇文章?许多家长和学生迫切想要知道答案。颇有点类似于《当幸福来敲门》这部电影里的主人公克里斯.加拿在穷困潦倒的时候,鼓起勇气向一位开着豪车的富翁寻找成功秘诀的意味。

一诗千改始初成,头未梳成不许看

最终的结果是,克里斯.加拿在拿到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后,一直坚持初心,努力奋斗,最终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了成功。

问题是,有许多家长和学生,也曾无数次向人请教过,虽然也得到了答案,可最终成功的人却很少。很大一部分人,直到大学毕业,哪怕历经一世到了风烛残年,对于怎样写好一篇文章,即便是初窥门庭却也望尘莫及。

想当年,诗人贾岛为求一字曾在深山老林绞尽脑汁,也曾厚着脸皮骑驴直闯高官韩愈豪宅,只为“三年得两句,一吟泪先流”;忆往昔,卢延让曾无数次在科举考试中名落孙山,也曾为了名气“人难低下高贵头,委屈求全时常有”,最终凭借一首《苦吟》,一举成名天下知;曾几何时,我也曾就写作诚恳的向名师虚心请教,也曾站在四野茫茫的郊外仰天长叹,只为有朝一日自己能够“文思如泉涌,诗海尽泛舟”,可最终是“鬂毛不觉白毵毵,一事无成百不堪”。

一诗千改始初成,头未梳成不许看

几千年后,当我们顶礼膜拜怀着崇敬和羡慕之心去拜读古往今来那些名师作品时,时常为那些脍炙人口的名词佳句深深为之震撼。却不知,在这些辉煌的成就,耀眼的光环笼罩之下,暗藏的却是诗人们呕心沥血的画面。若非如此,就不会有“才吟五个字,又白几茎须”的感慨,亦不会有“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的辛酸,更不会有“又闻诗人吐鲜血,愁如山”的悲惨。

倘若,你以为我们今日摇头晃脑朗诵的那些名词佳句,真如诗人们口中所说的那样“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那你就真的错了;如果真这么容易,就不会有“一诗千改始初成,头未梳成不许看”的艰辛和遮掩了。

尤其是现在,随着科技的发达,B站上许多所谓的老师,为了赚取流量,打着高效的口号,高调推出的“作文速成班”,据说三天可以让你的作文在困境中另辟蹊径,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功效,五天可以让写作进入“下笔如有神”的境界,一个月能让文思如泉涌,达到诗仙李白般“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返”的水平;什么套用公式,什么经典模型,什么顶级骚话......层次不穷,你方唱罢我登台。

一诗千改始初成,头未梳成不许看

看完之后我沉默了许久,如果写作也能拔苗助长、也可速成的话,那全天下人只要花个三五天功夫,岂不都成了诗仙、文圣了吗?何需“险觅天应闷,狂搜海亦枯”呢?

当今的人们得了一种病:妄想症。什么东西都追求速成:练字一周想进书协、学游泳三天就想横渡长江、赚钱一晚想要暴富、减肥一日想瘦十斤,就连学习也想要一日千里,什么都想快......根本静不下心来,去慢慢沉淀,去缓缓积累。殊不知,这样恰恰犯了“欲速则不达”的忌讳。

写作也是如此,尤其需要积累。当然,积累也需要方法,不能瞎积累,今天看天文,明天读地理,后天背诗词,这样有用吗?没用,贪多是嚼不烂的。要一项一项去学习,去慢慢积累,当达到一定量后,再厚积薄发,再去运用,等会运用了,把量转变成质后,这种积累才会有用。

很多学生自认为自己积累的知识很丰富,写起文章来华丽辞藻一个接着一个,给人一种夸夸其谈的感觉,可读完后,却有一种华而不实的感觉,说到底无非就是堆砌词藻罢了。就如砌房子,若想盖成富丽堂皇的宫殿,你不能光用青砖绿瓦,偶尔你得用用木头、泥浆才行。

一诗千改始初成,头未梳成不许看

比如,我曾让一名学生以《母亲》为题,写一篇作文, 结果他恨不得把所有赞美的词和句子全给用上,写外貌用“貌美如花、倾城倾国”,写外形用“雍容华贵、富丽堂皇”,写动作用“身手敏捷、疾如闪电”,写品质则是“丰功至伟、劳苦功高”.....

洋洋洒洒写了一千多字,满怀期待地递给我,似乎在炫耀着什么。我看了一半实在读不下去了,直接说道:“你写的不是你妈妈,你写的是杨贵妃和奥特曼的化身,你妈妈没这么伟大,就是普普通通一百姓,容貌既达不到貌美如花的标准,形象也更没有倾城倾国的魅力,甚至脸上还有一小块疤痕;品质上只能算“任劳任怨”,再好一点用个“母仪之德”足矣.....

他听完后非常沮丧,原本一脸的期待变成了失望,面上也生出一些愠色。我知道自己的语语深深地刺痛了他对于母亲的爱,但这是写作文,即便是这样,我还是要告诉他:我们写作文,不是在堆砌词语,而是在倾述真情。你可以把母亲想象得很美丽,很伟大,但这种美丽和伟大,一定要基于现实,在现实中必须要站得住脚。

但凡写作中出现堆砌的现象,而不是真情流露,那一定会是昙花一现,即便当时炫彩夺目,日后必会沉寂不见,一如死水。

看看那些好诗词,可以永远流传下来的好文章,哪一篇不是真情流露,是作者发自内心的真情流露和倾述呢?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朱自清的《背影》,那的那样普通,人们给出的评价会那样高?为什么我们只读一遍,便可将文中父亲的形象深深地印在脑海中挥之不去?可是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我们读了一遍又一遍,却始终记不住呢?为什么伟人毛主席不经意间吟的一句“俱往也,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我们听过一遍就能心潮澎湃,而还有许多抒发壮志豪情和宏伟理想的诗,我们读完却心如止水呢?

一诗千改始初成,头未梳成不许看

说到底,无非就是前者在倾诉,后者在堆砌罢了。不是发自内心的写作,永远无法引起读者的共鸣,也就永远无法成为经典。

作文也是这样,写母亲,我们不需要把母亲写的多么漂亮,多么伟大,除非您的母亲真的貌美如花,真的功高至伟。可即便这样,也不能出现在你的笔下,一旦你写了出来,就会显得不真实,就不容易感动人。

那我们该怎么去写呢?很简单,现实中母亲是怎么样的,我们就怎么写。母亲脸上长一块胎记,我们就要在文章中表现出来;母亲脾气暴躁,动不动就喜欢骂我,打我,就要写出怎么样打我、骂我的,不要特意夸张,也不要虚意掩饰;母亲喜欢补带补丁的衣服,喜欢从外面捡一些废品换钱,我们就这样写,不要怕写出来丢人,你不写出来,反而丢人.....至于对母亲的评价,你愿意写就按真实的想法写,厌烦也好,伟大也好,不要写太多。我的建议是尽量不要去评价,所谓“文章千古事,自有后人评”,多留给读者一些遐想,让读者去评,你全部下了结论,读者就不会有后思了。

一诗千改始初成,头未梳成不许看

我每每读伟人朱德元帅所写的《母亲》时,总会被里面的真情流露而热泪盈眶

很多人掌握了写作技巧,可就是不愿去写,这是不对的。再好的方法,再牛逼的技巧和理论,你不去实践,最终不过纸上谈兵罢了。写文章尤为重要。一定要去写,要多写。不论你写什么,只要你写好了,就是好的开始。不一定非要规定写作范围、体裁和方法,不需要按部就班,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就写你内心真实的想法写。你感觉今天心情不爽,想骂人,就写今天为什么心情不爽,就在纸上通过笔尖骂出来,怎么解气怎么去骂,骂他个天翻地覆,骂他人畅快淋漓;你感觉今天很失败,你就写怎么感觉失败了,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有人说了:“老师,我想了很久,还是不知道写什么,我的心情不喜不悲,我的人生平淡如水,没那么多感慨和思悟,那我该写什么呢?”很简单,你写不了自己的,就写别人的,哪怕模仿也行。你觉得朱自清的《春》写的好,你就模仿写一篇自己的《夏》;你觉得鲁迅的《三味书屋》不错,你就模仿写一篇《校园一角》......不管你写什么,只要你动笔了,即便是模仿,久而久之,你的文笔一写会有所提高,灵感会越来越多。

要知道,贾岛尚且“一日不作诗,心源似废井”,何况你我这样的凡夫俗子。如果我们天天只想着速成,想着一夜之间能够写下千古流芳的名著,而不去付诸于行动,那就是空想。

不光要写,写完后还要去改,改一遍不多,改二遍也行,改十遍也不为过,只要抱着一种“一诗千改始初成,头未梳成不许看”的心态去改,早晚有一天,你也会写出属于自己的《春》和《三味书味》。

一诗千改始初成,头未梳成不许看


前者我说过,一篇文章,不要写得十全十美,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再美的玉也一定会有瑕疵,所以一定要留下悬念和疑问,让人去思考,去替你收尾,这样才算成功。

那么,至于如何写好一篇文章,就到此为止吧!接下来该干什么呢?自己去琢磨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如花   倾城倾国   佳句   富丽堂皇   美文   诗人   内心   真情   母亲   读者   评价   感觉   方法   喜欢   学生   文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