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机构教的真的比在职老师好吗?

人天生就没有这么爱学习的,只是挑自己喜欢的东西爱学习,所以如果只按照自己的方法学习的话,一直都在自己喜欢的那个认知层次学习。可是为了能够获得筛选的资格,就必须学习一些自己不擅长和不那么喜欢的东西,那就会变得不那么爱学习。如果你的学习层次在低级,要一下拔高到高层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因为认知没有跟上,学习动力不足,切入点没有掌握好,很容易产生强烈的挫败感,不想学习,因为人天生就有懒惰,畏难的情绪。

所以有些培训机构说要引导孩子在玩中学,因为玩是大家都喜欢的一件事情,在无意识中学到了东西,或者不经意被带入这个领域,有时候被迫去学习,还能主动学习到你原来没想到的东西,这就是入门了。人对自己未知的东西,都是有恐惧和好奇的。有没发现,好多东西,比如钢琴,刚开始很感兴趣,但是不断练琴的辛苦和枯燥也许会磨损积极性,只能看参赛和对比来提高学习动机。这也是为什么大家要考试比赛的原因,提高学习动机。学习动机随着时间的推移或下降,就要找一些刺激点。

有些人说自己很爱学习,根本就是因为刚开始学习的是自己擅长和感兴趣的,同理,不爱学习,也是说明难度大,认知有限。这个时候就需要找人拔高和引导一下。就像一路奔跑,遇到路障,需要有人帮忙一起清除才行。所以,学习的本质就是引导,入门,帮助清除障碍和通关。所以,好老师的作用真的很大。可是现实中有很多硕博生抑郁就是因为遇到障碍无法排解,然后就不爱学习或者做一些过激的行为。试问能考上硕博的,有几个是真的学渣?教育界有句话叫做,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估计这句话肯定适用去硕博阶段的比较爱学习的学生。这样看,如果不是研究生太不爱学习,没有太不听话,那还教不好确实硕导博导的责任就很大。

学习的方法真的很重要,每个人适合的方法也真的不一样,每个人的条件也不一样,成功的程度也不一样。老师的引导、支持、鼓励也很重要。

很多人也许报专业的时候,并不那么喜欢自己的专业,但是在一堆人的引导和协同下,也会慢慢认可自己的专业和找到学习的乐趣。扪心自问,你当初有这么喜欢自己的专业吗?起码现在可能没那么讨厌。有很多东西,深入之后才能理解,可问题是,很多人刚进去一小会儿,就觉得害怕,就不走了,所以,学习有的时候需要有一些助力。老师或者是同伴,所以在学校学习就变得很重要。

培训机构教的真的比在职老师好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老师   路障   博导   教育界   美文   认知   入门   障碍   层次   不好   东西   中学   方法   喜欢   学生   专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