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孩子,还有“发小”吗?

回东北老家,外甥女开着车带着孩子来机场接我。

上了车,外甥女的孩子甜甜地喊着“舅老爷",我逗他说,你学习好不好啊?朋友多不多啊?

没想到外甥女接过话去说:现在的孩子都可孤独了,朋友很少,都憋在家里玩,邻居都不来往,还不如我们小时候欢实呢!

碰巧我正要给老家的“发小"发信息,外甥女这些话一下就触动了我。

现在的孩子,还有“发小”吗?

每次回老家,都有一些人情世故的要办,但最开心、最放松的,就是去见发小。

我的发小,一个叫大庆,一个叫小伟,都是我上小学时的朋友。

我们那时候,家家户户孩子多,但玩起来,却都各自有各自的朋友。

小伟是我的小学同学,大庆则是小伟隔街的邻居。

我们三个在一起,别提有多开心了。

那时我和大庆都很矮,小伟高我们俩差不多有一头,走在一起,有些像说相声的。

现在的孩子,还有“发小”吗?

小伟父亲是个不大不小的官,于是小伟的手头总是比较“宽绰"。

倒不是因为他的父亲有什么钱会给他,而是小伟常会把我们两个领到他们家的储藏间,那里总是会有几个喝空了的啤酒瓶子。

小伟则会领着我们去商店把它退掉!

那时的瓶子,可能因为制作成本的关系,要反复利用。所以买瓶装的饮料和酒等,都可以有偿退瓶,而且价格还挺高。

我记得汽水是1毛4分钱一瓶,退瓶是七分钱,瓶子和汽水价钱相当。

啤酒我不知道是多少钱一瓶,那时喝瓶装啤酒是比较奢侈的,饭店通常都是散装的,拿碗喝!

现在的孩子,还有“发小”吗?

但我知道,那时小伟领着我们去退瓶,一个啤酒瓶子,就可以退回1毛8!

这对我和大庆来说,简直就是大富翁。问题是,他总是能在他们家找到空瓶子!

我们退完啤酒瓶去干什么呢?

主要就是去南湖游泳,因为只有那儿才有可以去游泳的地方。

现在的孩子,还有“发小”吗?

南湖离我们住的地方有十几来里地,坐有轨电车到终点,还要再步行很远。

那时坐公交车是八分钱,坐有轨电车是四分钱,来回都是小伟担负。

我们会带着窝头咸菜、也吃着小伟的汽水、饼干;我们坐车,也步行,还逃票、还自己用胶水造假公交票……

我们在整个暑假里,游泳、抓鱼、摸嘎啦,都晒得跟个黑泥鳅似的……

我们也会去找电影看,一个影院接着一个影院地沿着马路往前逛,经常到最后并没有看电影,但就是高兴。

现在的孩子,还有“发小”吗?

长春艺术剧场老图片

小伟对我们两个“穷光蛋”很慷慨,从没心痛过自己的钱,也从没拿钱的话题来挤兑过我们。

大家无话不说,不管什么事,什么东西,都会第一时间分享。

其实,我那时又瘦又小,真帮不上他什么。

那时社会上流行军用品,到处是抢军帽的。

已经是初中生的他,有一回千辛万苦搞到了一顶军帽,是最时兴的那种"大拉带"的棉军帽。

现在的孩子,还有“发小”吗?

谁知,他刚美滋滋地戴上,想和我去看电影,走到电影院门口,眼睁睁就被别人抢走了。

还有一次,他被好几个人追着打,他腿脚快,前面跑了,我只能在后面死死地跟着,别人怎么打我,我不反抗,但也不回去,就是跟在后面,一直到别人都散了,我才又找到他。

那时候有文体特长的人比较吃香,他个子大,腿长,是学校的体育苗子,我们就总是陪着他早晚练长跑。

那回被人抢了军帽之后,他不知道从哪儿搞了个枪刺,带在身边。

现在的孩子,还有“发小”吗?

现在的人可能会不理解,但我们那时社会上的人都打架成风,很多学生身上,都流行带凶器,尤其是军用的。

我们学校里有学生上学,背个军用书包,里面就放把菜刀!

我们练长跑,小伟晚上喜欢去一个很偏的街巷,那里几乎没有灯,是当年一些年轻人喜欢“搞对象"的地方。

有天晚上已经九点多了,四周一片漆黑,我们正要回去,突然几道电光闪过,几个持枪的民兵走了过来,直接把我们就围住了。

现在的孩子,还有“发小”吗?

我心想,这下算彻底完蛋了,这要是搜出枪刺,我们肯定要坐牢了!

果然,他们过来审了我们几句,就开始搜身,我特别紧张地用眼睛瞄着小伟!

小伟像投降了似的举着双手让人搜。

可是,摸完小伟的腿,把小伟的裤脚往上一拽,拿电筒一照,腿上竟然绑的是沙袋!

怪不得他还挺镇静呢!

事后我问他,他说就那天绑沙袋,嫌不方便没带枪刺。

之后枪刺就被他老爸发现给没收了。

我们在一起几乎一直玩到初二,才各奔东西,开始了求学之路。

现在的孩子,还有“发小”吗?

这两个发小,我们在一起玩的真是比亲哥们还亲,每次回去,见了面,都不用多说什么,毫不生分,相互一看就想笑。

我们在深夜的马路边上,喝着啤酒撸着串,回味着数不清的往事,每一次我们都说,咱们要都能活到八十岁,就得再像小时候那样,再去马路上逛一回!

不是所有儿时的玩伴,都能够成为你的“发小"的。

这需要时间,需要磨合,需要缘分,也需要有足够多的人来给你提供彼此契合的机会。

很多人都会走着走着就散了。

有意思的是,这种最亲密的成长关系,通常都不是两个人,而是三到四个人。

现在的孩子,还有“发小”吗?

因为人和人总是会发生矛盾的,不管他年龄多小。

两个人的友谊,有时反而不容易走的那么远。

但如果是三个人,就可能会平衡得比较好,有什么问题,互相劝一下,就什么事都解决了。

现在的孩子,常常就缺少这种幸福了!

家家户户就一个,都在高楼大厦里,邻里之间很少来往。

孩子之间,也是个性的多,融洽的少,人际交往都不太主动,将来成为“发小"的概率,就可想而知了。

至于会不会造成了很多孩子的孤僻和缺乏协调能力,或许还得看我们是否能多给孩子们创造些机会,多让孩子们回归一些社交天性。

不过现在的孩子,大概是不再会知道,很多我们当初的快乐。好在他们也会有属于他们的不一样经历。只希望他们也有自己的方式,遇到几个“发小”吧。

现在的孩子,还有“发小”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南湖   枪刺   孩子   都会   军帽   沙袋   可能会   家家户户   外甥女   汽水   长跑   美文   瓶子   啤酒   游泳   朋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