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岁后最怕听到的一句话:“我这个人啊......”

当别人给我们贴的“标签”,也就是评价,不够令我们满意时,常有人说,“我讨厌被别人贴标签”。

但假装随意暗地认真地活着活着,就发现其实被别人贴标签,没什么大不了,顶多是个我们需要简单处理一下的,心态问题。

荒诞可怕的行为,反倒是自己给自己贴标签。

三十岁后最怕听到的一句话:“我这个人啊......”

你一定听过,总有人喜欢用下面这些话,或开场、或攀谈、或调侃:

“我这个人啊,就是诚实” “我这个人啊,就是守原则” “我这个人啊,就是讲义气”……

然而大家摸爬滚打了这么些年,反倒普遍发现一类奇葩现象——

那些说“我这个人啊,就是忠厚老实”的人,往往都是最爱耍小心机的人;

那些说“我这个人啊,就是宽宏大量”的人,往往都是最计较鸡毛蒜皮琐事的人;

那些说“我这个人啊,就是爱换位思考”的人,也往往是最能用双重标准,给别人制造麻烦的人......

三十岁后最怕听到的一句话:“我这个人啊......”

这类令人又气又笑的事情,总能在我们被生活“啪啪”地狠抽着大耳光的同时,以播音员的标准口吻,大大方方地宣告“生活啊,最大的特点就是温柔平静”。

然而这是为什么呢?明明所有人都知道,一边油头垢面衣冠不整,还一边大声呼喊“我这个人啊,就是干净整洁”,是件很滑稽可笑,甚至略带悲情的事情。

但为什么总有人会坚持,逢人就这么做呢?

大批号称讨厌被贴标签的人们,为什么总能精准地给自己贴上那个,最不适合自己,也最具讽刺意味的标签呢?

三十岁后最怕听到的一句话:“我这个人啊......”

个人选择很重要。

总会有人面对的压力远大于自己能承受的水平。

重压之下,给自己贴贴标签,倒也能舒缓点情绪。

学习成绩令人难堪的时候,去贴个“不适合常规学校”的标签,要比承认“我就是懒得多做习题册”更容易。

工作成果拿不出手的时候,去贴个“不会和同事搞关系”的标签,要比承认“我就是会做的不做好,不会做的不去学”更轻松。

在诸如此类的饮鸩止渴中,给自己贴起标签来,倒是慢慢得心应手。

只可惜总有人,贴着贴着,就开始缺什么贴什么,贴得越厚重,缺得越明显。

三十岁后最怕听到的一句话:“我这个人啊......”

场景也很重要。

当别人配合你一起贴标签的时候,“真香定律”战胜理性不是什么难事儿。

就算有人用骂街的方式,叫嚷自己是个“文明”的人。也会有人出于各种各样的,或善意或恶意,或单纯或深奥的原因,去配合、鼓励。

这种“一贴百应”的场景,不仅那些当总统的大人物会面对,你和我,也总都会面对。

面对得越多,自己究竟配不配得上自己亲手贴的标签,标准也就越来越模糊了。

时间久了,自己的水平,距离自己想要的标签,自然差得越来越远。

三十岁后最怕听到的一句话:“我这个人啊......”

而且自己给自己贴标签,这种年轻人才有权干的傻事儿,三十多岁了,就得格外注意,而不是还去戏说“没事没事,三十而已”了。

至少不要再自己给自己贴标签。

既然人性的弱点告诉我们,缺什么,就越爱贴什么;贴什么,就越会更缺什么。

那么如果没有十足把握战胜人性,就最好先不要给自己贴标签。

毕竟水平不够的时候,越贴越像个丑态百出的悲情人物,而不会贴出什么品牌效应。

三十岁后最怕听到的一句话:“我这个人啊......”

不要再配合他人的自我贴标签。

除非你有把握,自己的“善意”,目的纯粹得都冒出仙气儿了。

不然那些最终塑造了小丑的悲剧,又怎能说不是因你而起呢?

既然我们不可能充当他人的指路明灯,那就至少不要成为任何人走向悬崖道路上的铺路石子。

但与此同时,或许我们还可以想想巴菲特的好友,96岁的芒格,在最近特斯拉股价从300多美元涨到2200多美元前所说,“永远不要小看那些高看自己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特斯拉   丑态百出   目的   都会   衣冠不整   饮鸩止渴   美文   善意   总能   场景   人性   事情   水平   标签   发现   标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