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军平:贾平凹的年三十

我听贾平凹老师说年前要回棣花祭祖,就在商洛家中心心盼着他早些回来见到他。思着以往每到大年三十,平凹老宅里人流如织,一波一波,非常热闹,亲朋好友都迫切地等着见他,我也不例外。

我是沙河子贾塬人,和贾平凹老师同姓同源,想着他回来,好好聊聊棣花贾塬和沙河子贾塬的前世今生,裹在家乡热土带给我们浓浓的乡情和亲情里,共同感受美好而又快乐的难忘时光。

于是,我每天就在心里就惦记着平凹回来的场景,依然会回棣花给父母上坟,寄托他的哀思;依旧会走上清风街,敲开刘高兴的门,看看高兴今年写字的收入怎样,光景咋样到底高兴不高兴;然后站在千亩荷塘前舒展心胸,尽情享受商洛清丽明净的天空和清脆入心的鸟鸣。我只是这样想,但平凹到底哪天回来还没定下来。

住在棣花的张部长是个热心人,是贾老师的发小,他告诉我,在娃说平凹今年有事不回来了。听到这个消息我有点失落,到底有啥事会影响他多年不变的,年三十的孝行之旅呢?带着这个遗憾等到年三十早上,突然接到张部长的电话,告诉我说剧情反转,收到准确消息,贾老师要回来哩。他说你们沙河子贾塬到棣花贾塬也就不到半个小时的功夫,你估计着时间出发,说完又补充到,你虽然和贾老师熟,但也不要带多人,贾老师祭完坟下午就要走,人多也不好交流。

贾军平:贾平凹的年三十

三十一大清早,我就给大门贴上红彤彤的春联,还挂上了大红灯笼。然后让82岁的老妈站在大门中央,喜气洋洋地照了个相,然后发了朋友圈,给我舅他们看看,我把张家的老寿星照管得好着哩,也让亲朋友好友都知道,我和我妈都健康平安的在一起过年,而少些牵挂。

一通忙完过后,一看表都10点了,想着提前把年夜饭准备好,一旦得到贾老师回来的消息,就立即动身。刚过12点,张书成部长来电话,只有三个字:回来了!

我心中的喜悦就像空中疾驰而过的小鸟一样,立即和事先约好的文友杨女士联系。她回话也简洁:你在街头等着,20分钟到。不一会,杨女士老公送着她,到沙河子贾塬村头接上我,一起向棣花急速奔去。

一路上,我们三人围绕“贾平凹”好似有说不完的话题,杨女士显然很激动,说她还没有见过贾平凹老师真人哩,三十能见到贾老师,和他说句话,合个照,再买本书签个名,那简直就......

我看她兴奋的样子就逗她说:“你咋开始学贾老师了,省略那些字去哪了。”我一说,糖果儿就笑了,一笑,两个酒窝里的喜悦瞬间就溢了出来,脱口说到:“简直就是三十一份意外的收获,一份文化大餐!”

我逗着杨女士把她省略的“简直”说出来后,正在开车的杨女士老公也被我们逗笑了,加入了我们的谈论。他爆料说有一年他在西大街吃羊肉泡,就在饭店大厅他们坐的对面,看见贾老师和两个人一起吃饭。见他边说话边掰馍,那掰馍的细法样子一看就是持家子。还说,他看着贾平凹也很普通,很随意,一点不像大腕光顾会弄出多大排场,惊起四邻的注意。他就像普通人一样抱着老碗,扑扑扑喽地吃得很香,吃得满头大汗。说着聊着,一路顺畅平安抵达。

我和杨女士是从清风街道沿着荷塘边上的贾塬。走过刘高兴门前时,我往楼门里望了一眼,只见门口立的,墙上挂的,案台上放的都是个人图片和文字介绍,还有他很多书法作品,院子里也没见刘高兴,只有貌似几个游客在几幅书法作品前评头论足。

我想,因为贾平凹的存在,让棣花古镇的文化氛围浓郁,昔日卖煤收破烂的发小刘高兴也忙于市场运作,顺应时势,潜心钻研,拿起笔习文弄墨,在棣花弄出了响动,每日喜迎八方来客。现在,记者采访也要找他的档期。前段时间,陕西省作协文学院班固书院副院长、陕西电视台节目主持人,作家张雨舒还托我联系刘高兴,缘于她写贾老师的文章里一定要有刘高兴的出现,本着严谨求实的初衷,要对刘高兴进行一次深入采访。

贾军平:贾平凹的年三十

那是去年夏天的一天,棣花的太阳热情过了头,我领着额头上渗着汗珠的美女主持人,坐在刘高兴的屋檐下和他进行了一次随心的交流。刘高兴打开话匣子畅谈了他和平凹的许多事情,张雨舒也从中获得了不少信息,有了满满的收获,在阳光的映衬下美女的脸上泛起了绯红,拿着刘高兴为她写的“高兴”二字,愉快的和我告别返回西安了。

贾军平:贾平凹的年三十

想着走着不觉间就到平凹老宅了,看见大门敞开着,我们走进去看见,上房桌前围了一堆人,东厢房屋里挤了一群人;张部长看到我和糖果儿,连忙上前打招呼,并一一给我们介绍了现场的人。我这才知道了贾老师一家人回来不久,正在上房吃饭。眼前这几个人都是贾老师的忠实粉丝,一直在东厢房里等着贾老师。

这些人里有几个我认不得,倒是一眼看刘高兴坐在那里磕着瓜子,说着趣话特别高兴;还有那个从白洋淀骑着自行车的一见人,就开玩笑让别人给他介绍媳妇的文学痴青——党根虎.....

说话间,栽娃从上房出来,握住我的手,非常热情地让我们去吃饭。然后和我交流着流沙河子贾塬和棣花贾塬的渊源故事。

贾军平:贾平凹的年三十

这时候,平凹吃完饭出来和大家见面了,他微笑着,很谦和地和大家一一握手,打招呼。我发现他今天穿着咖啡色的立领薄棉衣,配着一件圆领蓝毛衣,脖子上还特意围了一条格子围巾,最引起我注意的是他穿了一双有红色条纹装饰的休闲皮鞋,看得出他祭祖返乡轻松随意的愉悦心境。

他在院子里走动,不停地和人打招呼,不停地和大家点头致意,也不高声张扬,用地道的家乡话温和地与大家交谈,偶尔还开个玩笑,舒缓一下气氛。接着,贾老师被大家热情地拥到西厢房,给他递上一摞摞他的作品,索要签名。

贾军平:贾平凹的年三十

当轮到我签名时,我坐在贾老师身边,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秦腔》,他笑着对我说:“你今天也来了。”然后就大笔一挥,为我签上了名字。

签名时有个花絮,杨女士在前面给我们照相,看我头低着,就大声地喊;“头抬一下”。谁知这一喊,贾老师以为是喊他,就很配合地抬起了头。于是,大年三十留下了我和贾老师一张温暖的照片。

贾军平:贾平凹的年三十

今年三十,平凹老宅依旧热闹,很多从省城跟来的人我也不认识。但三十的座上客,铁打的李育善我是认得的,我们见面也很高兴。贾老师对待我们像自家人一样,不担心应酬招待的不足,大家叙点家常的话,实在是难得的机会。

贾军平:贾平凹的年三十

天色已晚,和平凹、栽娃握手告别后,我和杨女士站在312国道边,竟然没有了回商州的车,幸好有文友赵宏驱车送我们,赵宏问我今年三十的感觉。我想了半天告诉他:贾平凹的年三十,也是我的年三十,过得挺有意义的!

是啊,贾平凹还像往年一样,从省城赶回老家,融进大年三十这浓浓的年味里,融进温暖而又亲切的乡情里;按着他沉稳的步调走在棣花的农家街巷,把家乡看上一遍,和村民再唠个嗑;傍晚时分,在父母坟前磕个头、上柱香,再返繁华似锦的长安!

贾军平:贾平凹的年三十


贾军平:男,陕西商州沙河子贾塬村人。笔名,丹江洗尘,中共党员,文学爱好者,有作品在报刊杂志发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9

标签:商洛   沙河   文友   上房   厢房   书法作品   乡情   平安   陕西   荷塘   美文   大年   部长   大门   女士   老师   贾平   贾军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