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亲情,未必如诗似画

关于亲情,我们见多了网络报刊上的正能量文章。他们往往把亲情描述得甜甜蜜蜜、其乐融融,让人感觉亲情就是一块芳香四溢、毫无瑕疵的奶油蛋糕。

我并不喜欢如此美化亲情,也并不认可把亲情理想化,就像不喜欢看到美颜下的网红一样。过度美化包装亲情,好比假以脂粉掩饰的女孩子,有太强烈的失真感,说得严重一点,那就是一种欺骗。

真实的亲情,远没有文学作品描述得那么美好,相反,它可能充满了矛盾和情感疙瘩。

先说夫妻之间吧。热恋中的情侣,当然是如胶似漆,卿卿我我,巴不得一天二十四小时黏在一块。但是,这种新鲜感和热度,是有保质期的。真的走进婚姻殿堂,朝夕相处,过着平淡如水的日子,当初的激情早如潮水退去,哪里还有那股黏糊劲?时长日久,眼里的对方,早已面目全非。甚至啊,热恋时的优点,也都成了缺点。彼此的心态变完了!很难以欣赏的眼光互看了,反而更加挑剔,横挑鼻子竖挑眼,甚至鸡蛋里挑骨头。于是乎,鸡毛蒜皮的小事情,也能引起一场冷战。理想的,互相磨合,互相适应,最终接受彼此的缺点,波澜不惊地过日子,白头到老。这是婚姻的常态。糟糕的,一言不合变“离婚”挂在嘴边,次数多了,赌气就变成了真实行动,相约走进民政局,各自追求新幸福。

再说与孩子的关系吧。不可否认,孩子的出生,给家庭注入了新希望。看着捧在手里那完全无知的肉嘟嘟的小家伙,年轻的夫妻才真正感觉到了肩上的责任,也理解了完整家庭的内涵。孩子小的时候,给家庭带来了无穷的快乐。但是,随着孩子不断长大,父母的烦恼也逐日递增。倘若孩子听话懂事自觉进取成绩优异,父母当然少操心;仅仅只会在待人接物的态度上的差异,让彼此产生一些罅隙。倘若孩子长着长着就走了样,越来越偏离父母指引的方向,又桀骜不羁,叛逆乖张,做父母的可就叫苦不迭了。事实上,孩子大了,有自己的生活圈子,也有了自己的主见,认识世界的方式和视角,可能迥异于父母。这是很正常的。只是更多的父母始终难以走出“长辈身份认知”的怪圈,喜欢将自己的意见强加于孩子,不造成彼此的冲突就怪了。很多家长提起孩子,就摇头叹息,这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孩子大了,不是懵懂无知的小屁孩,不可能一股脑儿地接受父母说教。

最后说说老人与子女吧。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殊途同归。出生是人生的起点,死亡是人生的终点。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衰老。但是,每个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喜欢小的、嫩的,嫌弃老的。老人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可能深受子女的诟病。跟老人生活在一块,容易滋生不可调和的矛盾。尽管父母养育子女长大成人,甚至倾尽一辈子的心血助力子女工作创业置业,就像一根甘蔗,挤尽全部汁液,但现实中又有多少子女能够尽好孝道?恐怕少之又少吧。他们会嫌弃父母的唠叨,讨厌父母的生活方式,甚至打心眼里觉得年迈的父母很脏,进而避而远之……此类现象,生活中不是司空见惯吗?而一旦父母生病卧床,又有几个子女能够如陈毅元帅那样,不怕脏给父母换洗衣库被褥呢?一两次能做到的人,估计还是有的。但长年累月不厌其烦地侍奉好卧床的父母,恐怕就是凤毛麟角了。面对病入膏肓的父母和满脸厌弃的子女,你还敢唱亲情的赞歌?还好意思一厢情愿地美化亲情?

就如玫瑰会带刺,小河有暗礁,碧空有雷电一样,世上没有绝对的美好。亲情也一样!别看有些人唱着《世上只有妈妈好》满怀深情,有人唱着《万爱千恩》泪流满面,你就理想化地去描述亲情,那毕竟离真实太远太远!真实的亲情,有浪漫,有冷战;有争吵,有感动;有冲突,有宽容;有阳光,也有雪霜。以平常心对待好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民政局   横挑鼻子竖挑眼   脑儿   亲情   黏糊   真实   生活方式   冷战   美文   子女   无知   缺点   父母   孩子   家庭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