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青的世故和圆滑

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大获全胜,一雪百年之耻。第一号功臣,当然首推大将军卫青。

卫青曾先后七次统率汉军精锐骑兵,主动出击袭扰汉朝边境的匈奴贵族,“每出辄有功”,共计斩杀、俘虏敌人五万余人。为平定匈奴边患,保卫华夏地区的核心农耕文明圈,巩固西汉王朝的统一,维护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利益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卫青的世故和圆滑

不过,我对卫青这个人物产生兴趣,倒并非是因为他的赫赫战功,而更多地​是由于他的为将风格。这种风格,从好的方面讲,是“顾大局,能谦虚”,平易随和,谨言慎行;但是,从贬义的角度看,则是十足的“圆滑”,曲意逢迎,见风使舵。在我看来,卫青是一个缺乏鲜明个性、刚毅气质的大将,汉武帝之所以会高度信任他,不​但​是因为他会打仗,善指挥,而且更是因为他驯服顺从、忠诚听话。事实正是如此,卫青既不因战功卓著而轻狂自大,也不因为身为皇亲、位极人臣而骄横跋扈,而是始终小心谨慎,圆滑随和。“为人仁善退让”,做到了“奉法遵职”。忠诚比能力重要,听话比做事优先,这种既有很强的办事能力,又知所进退,不会对皇权构成任何威胁的将才,汉武帝自然满意、自然欣赏。

反映卫青“圆滑”的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他处理自己麾下败军之将苏建的谨慎方式。汉武帝元朔六年(前123年),卫青以大将军的身份率领公孙敖、公孙贺、赵信、苏建、李广等六将军兵出定襄,反击袭掠朔方一带的匈奴骑兵。苏建、赵信所部在进军途中恰好与单于所统率的匈奴主力相遭遇。双方大战一日有余,汉军死伤惨重,血流成河,几乎全军覆灭。赵信一看形势危急,遂带着800骑兵向单于投降,苏建见势不妙,“三十六计,走为上”,脚底抹油,丢下部众,只身狼狈逃回汉军大营。

打了败仗,损兵折将,大丢汉军的面子,大伤朝廷的威仪,自然要严肃执行军法,严厉惩处有关责任者,以儆效尤。卫青于是就召集​军正​闳、长史安和议郎周霸,向他们询问相关的处置意见:“苏​建​大败而归,法​当何罪​?”议郎周霸是个非常直率、坦诚的君子,第一个发言,“自大将军出,未尝斩裨将。今(苏)建弃军,当斩,以明将军之威”。闳和安两人则持不同意见,以为应该多考虑当时战场上的实际情况,抱同情之理解,高抬贵手,放过苏​建​一马,暂且饶恕其死罪:“不然!《兵法》: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今建以数千当单于数万,力战一日余。士皆不敢有二心,自归而斩之,是示后无反意也,不当斩。”(《汉书·卫青传》)

卫青仔细地倾听了双方之间的辩论后,沉吟半晌,然后缓缓道出了自己的真实看法:我属于皇亲国戚,身份相当特殊,而且深受皇上的信任,完全不必担心在军中没有威信,周霸所提出的用斩杀苏建来树立大将军威信的建议,实属节外生枝、无事生非,断不可取。“青幸得以肺腑,待罪行间,不患无威。而(周)霸说我以明威,甚失臣意”。作为大将军,我执军法绝对不能自专,在当今天下,皇上才是军中法律的最高主宰:“且使臣职虽当斩将,以臣之尊宠而不敢自擅专诛于境外,而具归天子。天子自裁之,于是以见为人臣不敢专权,不亦乐乎!”(同上)毕恭毕敬、俯仰皇帝的最高权威,​藉​以表明自己发乎内心深处的恭谦顺从天子之心迹。这真是聪明伶俐、善于揣摩、左右逢源、世故圆滑到了家。

卫青手下的军官自然也不糊涂,他们对卫青的良苦用心心领神会,便一致表示举双手赞同,“军吏皆曰善”。卫青于是将苏建押上囚车,送往京师长安,让汉武帝本人去发落,“遂囚(苏)建诣行在所”。汉武帝见卫青如此明晓事理,知所进退,内心的喜悦自不必说,于是便​益​发信任和重用​卫​​青​了。

对卫青的“圆滑”,他同时代的人,历史学家司马迁就颇不以为然,并毫不留情地加以辛辣地挖苦,予以相当尖刻​地​批评和责备,司马迁斥责卫青“以和柔自媚于上”,以致“天下未有称”,在人格上卑劣低下,无足可取。这一批评当然成立,然而司马迁没有想到卫青的“圆滑”,实际上恰好折射出古代治军特点的历史性变化。这就是皇权与将权关系的本质性演变。

我们知道,在先秦时期,无论是兵书所提倡的理论,还是实际生活中所反映的实践,统军的大将都拥有专杀犯法部下的大权。

孙子就明确主张“君命有所不受”,认为在战争中“乱军引胜”,导致失败的重要原因,就是君主对将帅的行动干预太多:“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所以孙子一再强调“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虽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民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

《六韬》也提倡“军中之事,不闻君命,皆由将出”,“无天于上,无地于下,无敌于前,无君于后”。《公羊传·襄公十九年》徐彦《疏》引《司马法》亦有言:“阃外之事,将军裁之。”正是在这样的理论的指导下,才有孙子吴宫教战斩美姬立威,司马穰苴辕门立表诛庄贾肃军这一类事情发生,而吴王阖闾、齐景公等人也并不以此为忤逆。

然而到了汉代,随着封建专制的全面强化,《公羊传》“君亲无将,将而必诛”观念的确立,“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传统,遂受到根本性的冲击。将帅个人完全成了皇帝的附庸,彻底丧失了最基本的独立人格,不复有在前敌战场上机断指挥的权限和​专执​军法的条件,这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历史的无奈。

当然,这一历史变化也是一个缓慢而曲折的过程。汉文帝当年,周亚夫细柳治军,尚能够强调“军中但闻将军之令,不奉天子之诏”,敢于把汉文帝的车驾阻挡在军门之外,从而成为治军史上的​一则​佳话。不过,这毕竟是“君命有所不受”的回光返照,是天鹅濒临死亡之前的绝唱。汉文帝是厚道之明君,他能容忍周亚夫的行为,可是后来的汉景帝的天性刻忌凉薄,便不能允许了,所以留给周亚夫的,也只有一条不归之路可走:入狱自杀。卫青他遇上了更难对付的汉武帝,自然只好变得尽可能地“圆滑”,恭行“人臣奉法遵职”的准则,以求得君臣相安,永保富贵。

其实,在高度专制集权的体制下,“君命有所不受”这个原则,实际上是越来越成为虚文了。

据《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卷下”的记载,唐太宗与李靖曾就将帅的机断指挥权问题有过一次深藏机锋、祸福旋踵的讨论。唐太宗别有用心地提道:古人出兵作战任命主帅时,君主都必须要事先斋戒三日,然后举行隆重的仪式,将象征权威的大钺授予将帅,并宣布说:从这里上至九天,一切事情都由将军裁决。又把象征生杀之权的大斧授给将帅,并宣布说:从这里下至九地,一切事情均由将军裁决。然后又推动将帅乘坐的车子,宣布说:军队的进攻或退却,都必须做到适时,恰到好处。军队出发之后,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再接受君主的指示。说到这里,唐太宗莫测高深地淡定一笑,接着表示:我认为这种礼仪制度被废弃久矣,今天我想要和你李将军一起参照古代的礼制,制定新的遣将仪式。将军你以为如何?

李靖可不是一般的武将,他是军事家,但更是政治家。立马听出了唐太宗这番话中的弦外之音。他明白这是试探,这是考验,军事上的可行性必须服从于政治上的忠诚性,倘若傻乎乎地随着唐太宗的话题讲什么“君命有所不受”之类,那是冒失进入唐太宗预先设计好的圈套,是自己去找死。

所以,李靖不慌不忙说出另外一番意思:臣下我私下认为,古代圣贤制定在宗庙举行斋戒仪式,这是为了假借神灵的威力;授予将帅斧钺和推动将帅的座车,这是为了赋予将帅以机断指挥的权力。如今陛下您每当出师作战时,都必定先同大臣们商议,并祭告于宗庙,然后再遣将出征,这样,假威于神灵的​礼仪​已经完全做到了。每当您任命大将,总让他们机断处置,便宜行事,这样,赋予将帅的权力已经足够充分了。这与古代的斋戒与推扶将帅座车又有什么区别呢!完全合乎古代的礼制,其意义是一样的。因此没有必要参照古制重新制定​任​将的仪式了。

李靖的回答正中唐太宗的下怀。他乐不可支,开心​得​表示:“善!”并“命近臣书此二事,为后世法”。这段对话,其实可视为是对汉代卫青所作所为的一个呼应,从中看到“君命有所不受”在古代军事史上,只不过是一张画得漂亮的大饼而已!

(作者:黄朴民)

(易​茗​摘自《文史天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圆滑   单于   公孙   司马   孙子   军法   汉军   将帅   汉武帝   匈奴   大将军   世故   军中   美文   将军   古代   自然   卫青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