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书堂叔的一生


好人书堂叔的一生

书堂叔,是我自小最敬慕的长辈之一,他虽然家境贫寒,但是父母在他小的时候,非常重视他的读书,竭尽所能使他完成了小学的学业。由于他悟性很高,特喜欢写毛笔字,所以从上学开始,除了一年级用铅笔写字之外,从二年级开始就开始用毛笔练习写字,因此他的一手小楷,写得非常工整漂亮。有一次我无意间在家里翻到了上世纪50年代国家颁发的土地证,看到上面毛笔写的小楷字那样的工整漂亮,很有功底,我很好奇,便问妈妈这是印刷的吗?妈妈说:“哪有什么印刷的,那是当年工作组写不过来,请你书堂叔给每家每户写的。”哎呀,我当时敬佩得五体投地,发誓也要像书堂叔一样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

于是我便有意拜访书堂叔练字,让他教我写毛笔字的要领。书堂书是一个非常热心的人,他每逢下雨下雪没事的时候就到我家来教我写字。他从运笔到汉字的间架结构,从一笔一画,一撇一捺,认认真真地教着我,可是我又是一个很淘气没有耐心的孩子,最终学到四不像就放弃了。

好人书堂叔的一生

由于我们一直住在大山深处,所有人的文化程度几乎为0,上下十几里地只有书堂叔一个像模像样“秀才”,所以每逢村里有人过红白喜事或者是春节的时候,总要去聘请书唐堂叔来为自己写对联,他的对联确实写得漂亮。记得他每到一家,家里人总是把他当着贵客来招待,泡着一壶上好的茶喝好之后,女主人便端出一碗放着红糖的荷包蛋让收藏书吃个痛快,然后才会拿出所买的几张红纸,他便笑眯眯地认认真真先折叠起来,然后用割麦子的刃片刀裁纸,再密纸,之后按照对联字数的多少折叠好每一个字所写的位置并在折叠字的中间折一个交叉的十字,这样就先算准备好了纸。

接着下来是研墨。那时候是没有现在用的现成的墨汁的,都是将一块一寸多宽,四五寸长的黑色的固体墨块,在砚台上的凹陷部位倒点水,然后右手的中指、大拇指和无名指夹住墨块,围着砚台底转圈研磨磨起来。我每一次在书堂叔给人家帮忙写字的时候,总喜欢跟在他的屁股后面打个下手,比如说研磨,帮着压纸等等,书堂叔很是喜欢我 ,常常当着我父母的面夸我眼头活,有眼色。等墨研好到了不浓不淡,恰到好处的时候,他便将发好的笔从白开水的碗里拿出来,将笔头压在碗沿上向上拉,将笔头上面多余的水分空干,然后开笔写字。他写字非常认真,不写行书,也不写草书,更不写隶书,就喜欢一个楷书,那一笔一画,一撇一捺,缓急自如,运笔自然,该长的长,该短的短,该重的重,该轻的轻,间架结构配合得像人体一样恰到好处,贴起来端端正正的,非常漂亮。说实话,书堂叔在我们这是没有一点架子的,他平易近人。往往在对联写好之后,总是帮着主人家一会儿抹桌子,一会儿擦板凳……见活就干,总是忙得不亦乐乎,脸上总是挂着惬意的笑。

按照我们这里的乡俗,主人每天要给每位前来帮忙的客人发一包香烟,敬两杯酒的,书堂叔是不吸烟的,所以别人发給他的烟他从来不接受,酒是喜欢喝两盅的,但不多喝,喝了之后脸总是红红的,有点儿飘飘然的样子。一旦沾了酒 ,书堂叔的话就多起来了,从古到今,他好像什么都知道,总是给帮忙的人讲个不停,有时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孩子们是最喜欢书堂叔的,最喜欢他讲故事,他的故事好像永远也讲不完,我自己从小就听到了书堂叔给我们讲的神话故事,比如说《开天辟地》,《亚当造人》,《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神龙尝草》,《大禹治水》 ,《精卫填海》……但这一切都要在农闲时间他有空的时间才会给我们讲的,农忙时节他和别的村民们一样,要么在田里忙着种地,要么进山搞一点副业,一年四季除过下雨下雪,从未见过他悠闲地坐下来眯一会儿或者喝一口茶,总是忙忙碌碌的。

好人书堂叔的一生

书堂叔是一个善良的人,由于有点文化也好学上进,所以从附近的一些先生那儿也学到了一些医术,会看点疑难杂症,更会针灸。小时候我们这些小孩子的头疼脑热都是通过他的手用一点中草药或针灸治好的,特别是哪个孩子不小心,胳膊脱了臼,报到他那儿,他三下五除二的左摇右摆或者拉一拉捏一捏,立马就好了,我真惊叹他竟有这样神奇的功夫。人们请他看病,他是空着手来的,往往把脉之后就开出了药单,人们按照药单,要么去其他药店里抓药,要么按照他的指示去山上采一点现成的草药回来熬。有些刚刚采挖回来的药是需要炮制的,因此又拿又都请他来炮制,他总是乐此不疲。炮制好了以后按照他的指点熬好按剂量服用并很快就会好的。

你不可相信,他这样一位普普通通的农人,竟然会接骨!无论哪一个人,胳膊或者是腿摔坏了,他摸一摸疼痛之处,很简单地用盐水将伤口清洗干净,很快给你接好,让你到药店去买一点消炎药服用,过不了百天,完好无损,和原来一模一样,走路也没有任何异常的举动。有一次我悄悄问他:“书堂叔 ,你没进过医学学校,也没有拜过师傅,怎么接骨接得这么好呢,丝毫不差!”他哈哈一笑,指着羊圈对我说,他是从放羊和放牛那儿摸索到的,我感到奇怪,就问:从那儿怎么能学会呢?他说:“你不知道,我放羊或者放牛的时候,常常遇到羊或者牛腿被石缝扎伤的情景,起初我抱回来的时候看着牛羊疼痛的样子,我也很难过,后来慢慢的在杀牛杀羊的过程中,我掌握了牛羊腿脚骨头的结构,所以慢慢地就悟会了。我最初是从给小牛和羊羔开始接骨的 ,接了一次偶然成功了,我就大着胆子,凡是牛羊有腿骨碰坏的时候,我就大着胆子给它接骨 ,接一个好一个,也没有什么后遗症。后来有一次,我儿子的腿不幸在上山途中也被石头砸坏了,我就按照给牛羊截骨的方法试着慢慢的把它捏到一块儿接好,在伤口上敷了些消炎药,用了一些草药,经常洗一洗,结果奇迹般的好了,从此人们都知道我会接骨,所以十里八乡的人们只要有这种毛病都会请我前去,我一一给他们接好了,也都没有什么后遗症。”

好人书堂叔的一生

我真敬佩书堂叔的悟性,说实话,在一些医院里,一些骨科大夫接骨的本领都没有他的本领大。曾记得有一次,离我们不远的一个大型国家企业的一位工人不慎从架上摔了下来,双腿骨头摔坏了,当时我们村的几个人正好在现场,就建议将他拉回拉到我们这儿让书堂叔给他看,可是主人家怎么也不愿意,还是到了矿上的医院。两个月过去了,这个人虽然早已出了院,但手脚始终不能动,疼痛万分,而且肿胀得厉害,无奈之下就把书堂叔用车接到了他家里,书堂叔摸了摸两只腿,诊断说病人的骨头接得不对,根本没接住,这很麻烦的,现在重接必须要到医院里去,将原来的伤口割割开,剔去余肉,书堂叔建议他们赶快将病人拉到省城医院去重新进行手术。这家人听从了书堂叔的建议,就将患者拉到了省城医院,果不其然:两处断骨接得都没到位,所以重新实施了手术之后,没到三个月就痊愈了。从此以后,书堂叔的名声大振,上上下下几十里内,人们都知道他会接骨,但是每一次给别人治好了病,他是从来不收费用的,别人过意不去,给他送一点礼品,他也会原封不动地退回去。

书堂叔由于读的书多,懂的道理多,因此当地的人都把他当做一个“和事佬”(这个词用得不是很恰当的,也就是说他是一个善于劝化解矛盾的人),无论哪一家有了纠纷,或者这一家与那一家发生了矛盾,不可开交的时候,书堂叔准会不请自到,总会通过娓娓动听的语言,浅显明白的道理,将矛盾解除,因此人们都非常敬重他。

按照我们农村旧的习俗,男婚女嫁是要有媒人来牵线搭桥的,书堂叔能说会道,懂的道理又多,说话往往会说到点子上,因此他便被被人们当做了一个廉价的媒人。凡是经他撮合的恋人都会终成眷属的,因此只要人们物色到了一定的对象,不好意思前去撮合,就会想到书堂叔,只要他一到场,再难说的婚姻在他的磨合下都会成为美满的姻缘。

好人书堂叔的一生

正因为如此,所以每到年节的时候,人们都会拿着礼品,恭恭敬敬地前来为书堂叔拜年,这个时候也是书堂叔最快乐的日子,因为家里一年到头从来没有这么多的人,也少了许多热闹的氛围,而过年的时候,特别是从大年初二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之间,几乎天天家里都有前来感谢他的客人,他也乐此不疲,会尽最大的努力去按照最高的标准招待这些客人。

可是这么一位极其善良热心的人,在我们这一带命运却是极其不幸的。他的一生前前后后竟掩埋了8位亲人。

我和他相识的时候,他已经从我们家乡的一条大山沟里搬了出来,住在了河川里,三间很小的茅草房子,收拾得干干净净,但从来没有见过他的父母。只有他的爷爷还健在。听别人说他是他的父亲抱养的。那还是他很小的时候,他养父到山里去打柴,无意间发现了山路上一个破棉袄包裹着的婴儿的啼哭声,他便抱了回来,养大后便就成了他的孩子,这就是书堂叔。书堂叔的养父养母一生只生了一个女儿,一个儿子,连同他这个养子,一共只有三个孩子,他是三个孩子之中年龄最大的,听他说在他9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患了一种什么结核病,因为家里没有钱,没看好就去世了。他跟着爷爷用了一张草席将养父掩埋了的。

尽管日子非常艰难,但是爷爷看到这个孙子悟性很高,所以倾其所有,宁愿让自己的亲孙子和亲孙女不上学,也将他送到了学堂。艰难地上完了小学,就在他刚刚十六岁的时候,母亲和爷爷托人终于给他成了家。成家不久,母亲便身患疾病,还是因为没有钱去医院及时救治,早早地夺取了她的生命,这时候爷爷年龄大了,本来身体就很虚弱,现在更加失去了劳动力,作为家里的长子,他担负起了所有的责任,便通过邻里的帮忙,草草掩埋了自己的母亲。听他说就是父母两个早早去世的这两件事触发了他非要下功夫好好的学医,医治那些像他父母那样因没有钱而早早夺取生命的这样的父老乡亲。经过刻苦努力,他终于学到了一些医学手艺。

好人书堂叔的一生

不久,他的爷爷也病逝了。他的妹妹和弟弟在他的艰难养育下都渐渐的长大成人了,他分别给他们都成了家。可是弟弟不知道什么原因,结婚不到百天,突然之间就患病去世了,他当时无法接受这一现实,也听从了别人的劝说,觉得自己的房庄子一定有邪气,便请到了一位很有名气的阴阳先生前来为他驱邪。据他说,当时阴阳先生告诉他,他的房屋健在了太水头上,因此家里总是不安宁,过几年就要出一条人命,他不相信这一套,也没有经济能力来重新建造一座房子,所以把这件事就没有完全放在心上。岂料没有多久,他的弟媳也患上了疾病,这时候他已经懂得了一点医学,但是仅凭他的医术根本无力回天,他的弟媳还是年轻轻的就跟着他的弟弟走了。

他的妻子是一位贤惠的农村妇女,每一次人们请他的时候,他的妻子都是大力支持,从来没拖过后腿,不但如此,凡是到他家的人,妻子总会及时的端一碗白开水出来,递给前来的客人,所以前来的客人都很尊重他的妻子。妻子先后为他生下了两儿两女。我只见过他的一个名叫逃生的儿子,人高马大,面色红润 ,有一点像关公的样子。从来没见过他的另外两个女儿和另外的一个儿子。有一年我偷偷问过书堂叔,他说另外的两个女儿和另外的一个儿子都在那一年瘟疫的时候,不幸夺走了他们的生命,当时他们已经十几岁了。我感到奇怪,就问他:“你不是会医学吗?怎么没救下他们的命呢?”他说当时那病来势汹汹,等你发觉的时候他们浑身痉挛,连拉带吐,等我还没诊断清楚的时候,他们三个就已经去世了。后来才知道那是一场瘟疫,在这场瘟疫中夺去的不仅仅是他的三个孩子,许多人的性命都在这场瘟疫中丢掉了,当时的场景真是惨不忍睹……”说着他眼圈红红的,流下了伤心的眼泪。

好人书堂叔的一生

谁知祸不单行,他的儿子结婚不到10年的光景,突然得了一种肺气病,总是出不上力气,呼吸极其困难,当时也怪他手头没有分文,本来这病到医院里是能够看好的,可是由于没有钱,他尽管动用了他自己的能力,吃了好多草药,但是终不见效,最终在36岁那一年,他的唯一幸存的儿子也离他而去了。

好在他的孙子还健在人世,有一位孙女,一位孙儿,人都长得很结实。他的儿媳妇后来也改嫁到了外乡,但是她从来没有忘记书堂叔,每逢书堂叔家里有事或逢年过节的时候,她都会亲自回来看他一眼,书堂叔一直将她认作干女儿。


好人书堂叔的一生

那年我考上学的时候便告别了书堂叔,临走的时候,书堂叔亲自来到了我家,他很高兴,诚恳教导我,要抓住机会好好学习,将来好为大家多做些事情。我牢牢记住了他对我的教诲,可是就在我第一学期寒假回家的时候却不见了书堂叔,我问父亲,他说书堂叔已经去世了,我悲痛的心情难以描述,便买了一些火纸,亲自来到书堂叔的坟前,为他鞠了三躬,并烧化了一些火纸。

这一辈子对我影响最大,我最难以忘却的就是书堂叔,他教会了我做人,教会了我读书,更教会了我与人为善的最良好的品质。每当想起他的时候,我的眼前就仿佛出现了一位慈祥和蔼,多才多艺而又心地善良的老人站在我的面前,他就是书堂叔——我永远难以忘怀的恩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火纸   孙子   都会   养父   毛笔字   瘟疫   对联   美文   爷爷   好人   客人   家里   儿子   父母   漂亮   孩子   医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