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的玉米糕情结


高中的玉米糕情结

那天跟着孙子一同到县城游玩,临近吃午饭的时候,俩孙子吵着非要去“老农民饭店”吃玉米糕。我和妻子拗不过不过他俩,便来到了这家饭店。当服务员将黄橙橙、热腾腾、蓬松松、香喷喷的玉米糕儿摆上餐桌的时候,他俩像饿狼一般各自争抢了一块,孙女急急忙忙抹上一勺调和美味的青辣椒酱狼吞虎咽起来:小孙子也不甘落后,什么佐料也不加,就大口大口吃了起来。说实话,来到城里后,十几年都没吃到玉米糕了,我也用筷子夹了一块,抹了一层红绿相间的辣椒酱,真是通体透香,浑身舒服,不禁想起了四十多年前吃玉米糕的几幅情景。

玉米糕,我们这儿的方言叫做包谷馍,是老乡自古以来餐桌上的一道普普通通的食品。它是用细细的玉米面通过发酵蒸出来的,金黄金黄的,总有一种淡淡的甜甜的味儿。

在那食不果腹的年代里,人们不等玉米成熟,往往将刚刚孕育出含浆量较高的玉米棒子掰下来,剥去绿色的包皮,扣下鲜嫩的颗粒,泡在水里,除去夹杂在里边的淡红或淡黄的胡子(玉米花丝),将浸泡的脏水倒去,在拐磨上磨成糊状,加一点糖精,搅拌均匀,敷在蒸屉上,用铲子摸得浑圆,然后放到蒸笼上蒸熟,吃起来甜滋滋的,美味可口。

高中的玉米糕情结

记得我的小姑父曾是一位体格健壮的人,他饭量很大。有一次放工后回到家里,看到他妈妈放在灶台上的一篦子玉米糕,不分生熟,操起铲子铲了一大块就吃了起来,等到一小半吃完了,他才觉得味道不对,埋怨他妈妈没将玉米糕蒸熟,妈妈看着已被儿子吃了一小半的待蒸的玉米糕,心疼地告诉他,那是生的……

我当年是在县城读的高中,距离家里有七十多里的山路。由道路蜿蜒崎岖,路途遥远,每个星期只有星期日一天的休息时间,所以一般从开学到校后直到放寒暑假的时候我才回来,中途是很少回家的,所以很少从家里带干粮。那时候农村尚处在人民公社时期,大家吃着大锅饭,整天在一起干活儿,但是广种薄收的境况使人们整日填不饱肚子。别说白生生的白面馒头了,就是黄澄澄的玉米糕想也不敢想,因为那时候每年所分到的口粮,即使精打细算也还是吃不到半年的,每到青黄不接的时候,大家总是以野菜充饥,整天肚子饿得瘪瘪的很难受。

高中的玉米糕情结

特别是在高中上学的那两年,那是我一生最困苦最难忘的岁月。大家聚在一起整天饿着肚子,还要承担繁重的学习。一日两晌,特别是最后一节课,那几乎是在饥饿的煎熬中度过的,从上课开始总是盼着赶快下课去吃饭,可是盛到碗里的仅仅是大半碗很稀的糊汤(玉米稀饭),每顿只就这么一碗,多的是不敢吃的,你如果吃饱了,那么后面的日子就要喝西北风了。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精打细算着,只要不饿死就行。每顿饭是很少有菜的,学生灶上常常备有两样菜:一样是上面飘着红红的辣椒油花的豆腐炖白菜 ,每份一毛钱;还有一种纯是萝卜片,上面也飘着星星点点的油花,每份5分钱。这两样菜都是当时父母吃公家饭的有钱人家孩子的专利品,我们这些农家子弟想也不敢想,但每每闻着它浓浓的香味儿,总是垂涎欲滴。我们这些农家子弟中,离家近的每星期可以回家一次,提一桶腌菜下饭 ;离家较远的大多数是泡着干咸菜就饭吃;只有我们这些离家最远的学生,每顿都是看着别人就菜吃饭,我们只有艳羡的份儿了。为了容易下饭,我们常常三人一伙儿买一半食盐,每当吃饭的时候用筷子头适当蘸那么一点放在碗里,然后用筷子一搅,就这么呼噜呼噜就吃下去了。可是还没等到放学的时候,它的能量早已经消耗完了,肚子饿得咕咕直叫。

高中的玉米糕情结

特别是下晚自习后,每当看着从全县大平原上而来的孩子一个个啃着从网兜里掏出黄橙橙的包谷馍,我们一个个都垂涎欲滴,恨不得要一块儿来填填自己不争气的肚子。

说实话,在那个饥饿的岁月里,吃饱肚子是我们唯一的祈求,看着别人每每在吃饭的时候端着一碗胡汤,就着黄橙橙、香喷喷的玉米馍有滋有味地吃着,我们这些从山区来的孩子眼里直流口水。有时遇到相好的同学,他们不忍心看着我们干巴巴地张望着,喉咙在不停地蠕动,就会大大方方地送你一块让你尝尝,我们三下五除二就下到肚子里去了,还不知道是个什么什么味儿。

高中的玉米糕情结

说到吃玉米糕,还有一件心酸的事情。一天早上,我们班的一位从平原上来的男同学突然告诉老师,他昨天晚上的半网兜包谷馍不见了。他说入睡的时候还看见堆在窗台上的,早上起来就不见了,怀疑是同宿舍的一位同学偷走了,理由是他放玉米馍的地方就在墙角靠近那个常常饿肚子的同学的身边。今天早上他还在那位同学的枕头边发现了许多馍渣。班主任老师是一个非常有经验的人,他没轻易下结论,私下里就悄悄地将这个学生叫到了他的寝室,询问有没有此事。听说这位同学一言未发,只是摇头,流着眼泪,流露出一副极其委屈的神情。后来我们在打扫寝室的时候,才在墙角的垃圾堆里发现了残剩的几块,已被老鼠咬碎了,到处都是遗落的残渣,上面已经长了一层绿绿的戎毛,连精美的网兜也被老鼠咬得破碎不堪。

真相大白了,那位同学虚心地向所怀疑的对象进行赔礼道歉,可是名声已经坏出去了,还能收得回来吗?这件事情给他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他最终辍学回家了。

高中的玉米糕情结

玉米糕虽然好吃,但是一定要热吃,不能冷啃,因为它含有丰富的淀粉,冷的吃得多了胃里容易发酸,是很伤胃的,从平原上来的许多同学由于两年之内天天啃着这些冷包谷馍, 个个的胃最后都落下了难以恢复的毛病,从此以后也不再敢吃玉米糕了,有时看见玉米糕胃里就泛酸。但是我们这些山里来的学生,尽管没有这份口福,胃上也没落下什么隐患。这也许就是所谓的“得失”哲学吧?

物以稀为贵。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作为土生土长在农村的的我,在国家实行土地承包制以后,玉米糕也终于能够天天吃上了,可是吃得多了,总感到远远比不上白生生、软绵绵、香喷喷的白面馒头那么可口,总是难以下咽,特别是冷吃,总把人噎得伸长了脖子。为了改善口味,人们又将它切成半寸的薄片,放在油锅里炸得黄亮黄亮的,吃起来尽管脆生生的,但对于我们这些老年人而言,咀嚼起来更加困难,大多数索性不再吃了,倒是城里的人们却好上了这一口粗食,偶尔吃一顿,香气扑鼻。

2021年6月8日于樵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玉米   油花   大口   包谷   孙子   网兜   下饭   辣椒酱   铲子   垂涎欲滴   美文   筷子   平原   情结   肚子   高中   同学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