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出来的成功者


逼出来的成功者

我这一辈子最不能忘记的朋友便是正君了,他是我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在外地结识的一位朋友。认识之后才知道,他与我是同乡,但在此之前我们彼此都不认识,因为他为人正直,面对不正之风总是敢于站出来主持公道,因此人们都很敬佩他。他年龄和我一般,但是阅历比我丰富,自小父亲就去世了,他是随着母亲改嫁到外地长大的。由于饱受继父的折磨,最终在他上中学的时候,终于离开了母亲回到了老家,一直跟着他奶奶生活。他做事总是那么稳重而老练,对我们这些刚刚步入社会的老乡,就像照顾自己的弟弟一样,无微不至,我打心里敬他为大哥。

说心里话,我这一生一般的人我是不愿意深交的。人常说要交朋友,就要结交方方面面比自己优秀的人,这样自己成长起来也快。可是这样的人你怎么能接近他呢?一般而言,这种人是根本瞧不起各方面不如自己的人的,可郑君却不一样 ,他不知怎么搞的竟看上了我,便主动和我交往,最终竟成了最要好的朋友。

那年夏天,我带着高三毕业班,他也带着高二年级的语文课程。那天下晚自习后,不知怎么搞的,我肚子特别疼痛,在床上直打滚儿,但是学校里几乎都是本地人,他们都已经回家休息了,只有郑君和我守在学校,我拼命地喊,郑君终于听到了,当他推开门看到我满头大汗的时候,二话不说将我背到了镇医院,值班医生一检查,我得的是急性阑尾炎,便请示院长打电话让主治大夫从家里返了回来,立即为我做了切除手术。在医院治疗期间,他比我的亲人还要亲,天天利用工作之余,为我端饭送水。那时候我们工作在一个乡镇中学,镇子虽然很大,但是条件依然很差 ,特别是没有集市贸易市场,买一点东西都要亲自登临到农家之门,不用讨价还价,人家要多少就得开多少。他为了补充我的营养,就亲自上门去买了一只土鸡给我煲汤。说实话,在工作上他是一个行家,但在生活上他是个外行,汤虽然煲得不怎么样,但是当他端到我面前的时候,我感激的泪花便情不自禁地滴在了碗里。

逼出来的成功者

有一次,我们邀了几个老乡在一块喝酒,兴致正高的时候,他也许喝得多了一点,不知怎么搞的,竟伸手狠狠地打了另外一个同乡两个耳光,我感到非常诧异,一向沉着稳重温文尔雅的郑君,怎么突然间莫名其妙打了同乡呢?我站起来说:“你怎么这么粗鲁,有什么话不能说吗?为什么伸手打人?”他死死地盯着那个被打的同乡,然后对大家说:“各位乡党,我今天打他是让他永远记住这两个耳光。你知道他干了什么事?他竟然背着我们干了那样一件伤天害理的事情!”我觉得奇怪,没听说他做什么事啊?怎么还用上了“伤天害理”这个词呢?郑君一直坐在那儿喝着闷酒,眼睛直直地盯着被打的那位同乡,一句话也不说。

过了几天,他将我独自一个人约了出去,才告诉了我事情的原委。原来被打的这位同乡被分配在另一所初中工作,还当着班主任,谁知不到一个月的功夫,竟然与班上长得非常漂亮的一位女生厮混在了一起。有一天,竟然被校长发现了。在当时这可是撞不得的红线,如果让人们一传十十传百添盐加醋地张扬出去,这个乡党的名誉不但扫地,甚至有可能会砸了自己的饭碗。这事情我们都不知道,郑君说还是他们学校的校长告诉自己的,我这才恍然大悟。 我深为郑君的举动而感到敬畏。在外地,我们都远离父母,作为一个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难免会做出一些荒唐的事情,虽然情有可原,但道德和法律是不允许的,我为这位大哥能在关键时候伸出手来挽救一个同乡的命运而感到欣慰,从此我更加对他刮目相看了。

逼出来的成功者

郑君是一个特别好学的人。我们虽然都是大学毕业的,但外语基础都很差,因为我们在初中的时候没有开设外语,只是到了高中的时候,由于要考外语,但外语的总分只占30%。所以最初我们都处于好奇很用心地来学习,可是学着初中和高中的所有的课程渐渐地感到非常吃力,个个抱着只要不考0分的态度就放弃了。但是他始终坚持学着。工作之后,他一直边工作边学习着俄语,硬是用自己的狠劲啃下了俄语,最后通过努力考上了研究生,我对他佩服之至。研究生毕业之后,他依旧回到原来工作的学校,我们两个又可以在一起了。

六年之后,我们都从外地调回了老家,也都分在县重点中学工作。但是老家人的作风深深令我们失望,在当时大力提倡干部“四化”的时期,那些教育系统的领导依然全是年龄都在四十多岁以上的人,他们思想保守,倚老卖老,对我们这些从外地回来的年轻人的一些敢做敢为的行为总是看不惯,不但不支持,反倒常常在背后指手画脚,说三道四。大会小会上总是旁敲侧击地挖苦讽刺。郑君作为研究生,在当时学校里面还是第一个。有一次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上,领导又对我们几个从外地回来的年轻人大加指责,有些话说得很难听,让人实在接受不了,我们几个面面相觑 ,敢怒而不敢言。谁知郑君突然站了起来,当着领导的面与领导理论,虽然在理上领导败下阵来,但是你要知道,在一百多人的大会上,让领导下不了台,出了洋相,领导心里会舒服吗?

逼出来的成功者

此后,领导总是有事没事找他的岔子,不打招呼随便听他的课,背着他检查他的作业批阅情况,可是都找不出任何纰漏。就在这时,一个年龄50多岁的教研组长,为了投其所好,竟然告黑状说郑君从来不改作文 ,校长暗中一查,果然如此,一下便抓到了他的把柄。我知道,郑君有他独特的教学方法,他从来不重视对作文的无效性批阅,他常常对我说,作文教学重在多练 ,只有多练才能让学生掌握文章的谋篇布局,才能提高学生语言的表达水平,才能整体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他在作文教学中,很少详细批改每个学生的作文,他常常在布置作文后的第一节课结束要求学生必须写好,第二节课只选取好、中、差各两名学生分别阅读自己的作文,然后大家当堂评议,之后他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小组成员迅速将本组其余学生的作文交流批评阅,他只在课后随意抽查几篇就行了,他这种方法非常有效,虽然老师没有逐字逐句认认真真一个一个地批阅,但是每一次作文竞赛,每一年的高考,他所带的班级学生的作文得分总是全校乃至全县最高的。但是校长不这么认为,他认为不认真批阅学生的作业这就是不负责任,没有履行一位教师最起码的职责,于是抓住这个把柄,大作文章,并将这件事告到了教育局。

要知道,当时一所完中的校长的话,在教育局领导的心目中还是有分量的,领导们也不深入调查了解,就直接在全县校长大会上点名批评了郑君,并在暑期下文将郑君调离了这所重点高中,分配到了全县最偏僻的一所普通初中。郑君一气之下准备辞职下海。

当他拿着辞职信征求我意见的时候,我大吃一惊,我偷偷地将他约到了学校后面的小树林里,心平气和地对他做了耐心细致的劝导,让他要从长计议,三思而行,不能意气用事。因为我们辛辛苦苦考上了大学,好不容易跳出了农门,如果就这样轻易辞职下海,岂不是太可惜了。

逼出来的成功者

谁知他斩钉截铁地对我说:“你还是和我一起走吧,论能力我们不比别人差,但是在这里哪一位领导能看得起我们?因为我们太不会趋炎附势,太不会巴结领导,太不会溜须拍马了,我们这种自命清高的人,领导们打心眼是不屑一顾的,现在他把我打发走了,有朝一也会把你一脚踢走。你当初不是一直想去新疆,连西藏也去过吗?现在咱们一块儿到东南沿海去,那里正在招人。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郑君说的何尝不是呢?在这所重点中学,我们不分昼夜,辛辛苦苦,认认真真地工作着,每一年的高考升学率都创历史最高记录,可是我们得到的是什么呢?评职称的时候,学校领导总是论资排辈,我们还很年轻,年龄比我们大的教师太多了,等他们全部评完了,我们几乎都老了。虽然老师们对我们很好,但老师手中是没有权利的;虽然学生和家长对我们评价很高,可学生和家长爱莫能助啊。“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就这样,我俩都向学校递交了辞职申请,先后来到了江南一所私立学校。

来到这里不久,我暗中奉劝郑君:一定要记住,我们来到的私立学校不像公立学校,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正义情绪,千万不能一时冲动,又得罪了领导。今非昔比,我们再也不能年轻气盛了,为了生活,我们就认认真真的工作。就像鲁迅当年一样“躲进小楼成一通统,管他冬夏一与春秋”吧。郑军有了上次的教训,在私立学校锋芒毕露的毛病几乎没有了。

谁知就在这个时候,我们老乡的老家的教育局派了两个工作人员找到了这所私立学校,见了面我们都是彼此认识的,他们直截了当的代表局里向我们赔情道歉,劝我们回去。试想想:论工作条件,我们在这儿如果是天堂的话,当初的公立学校就是地狱:论工资待遇,我们这里一个月的工资是家乡几乎半年的工资:何况在这所私立学校里领导对我们非常器重,在这里,大家互相尊重,彼此虚心好学,谁也不会说长论短,更不会忌贤妒能。我们觉得我们的理想就是在这样宽松和谐能发挥自己最大能量的学校里面工作,我们终于找到了,我们还回去吗?所以我们婉言拒绝了。

逼出来的成功者

接下来发生了这样一件预想不到的事情:有一天,郑君在上语文课的时候,班上有一个男同学竟然拿出笔记本电脑摆在桌子上明目张胆地玩起了电子游戏(插游戏卡的那种),他上前制止这位同学,这位同学理也不理,继续玩着他的游戏,不时还发出哈哈的大笑声,惹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课没法上下去了,他只好将这个笔记本电脑连同游戏卡一起提到了讲台上。

下课后,他将这位同学叫到了办公室,谁知怎么劝说,这个孩子都不听,竟然当着全办公室老师的面骂我们这些老师是讨饭的,没有他们我们连饭都吃不上,有什么资格批评他们,他们是掏钱进来的,想干什么是他的自由,说我们管不着他们,并扬言,如果不把他的笔记本电脑和游戏卡还给他,他将向学校控告说老师私自将他的东西据为己有,强烈要求学校开除这个老师。

老师管教孩子,这是他的天职,如果面对在课堂上玩游戏不学习的学生老师视而不见的话,这是老师的失职,甚至是渎职。谁料这个学生真的将这件事告到了学校,而且他家长也直接打电话将这件事投诉给了董事长。学校为了稳定生源,增加收入,竟然不分青红皂白将郑君解聘了。

这件事情对我们打击很大,我们这才认清了私立学校的本来面目:赚钱是他们唯一的目的,学生和家长就是他们的上帝,老师永远是雇佣的打工者,根本没有任何的地位和发言权。没有切身体验的人是不会相信的,在这样的学校,教育根本不是教育,教育将人纯粹当作了机器。前来就读私立学校的都是有钱人的孩子,这些孩子身上早已沾染上了社会上一些不良习气,因此他们大多数不愿意学习,而且文化基础十分薄弱,有的到高中了,连初中的汉语拼音都搞不清楚,这是谁也无法相信的事情!但是学校要的是分数,无论学生入学时基础怎么样,但是你要用自己的一切努力使这些学生的成绩要超出当地同类学校或者要有长足的进步。许多老师为了保住这个饭碗,不惜一切代价,甚至超出了对自己的孩子教育的几十倍的努力,想方设法提高着自己任教科目的分数。一个学期下来,我们都感到疲惫不堪,几乎是在拿命赚钱的。想到这里,郑君对我说:“天下乌鸦一般黑啊,看来教育这块净土已经完全被污染了,天下没有一块干净的地方可以容纳我们,我们还是走吧。”

逼出来的成功者

不用说,我也辞职了,跟着郑君一块儿来到了深圳。深圳是一个外来人员最多的年轻城市,在这里,私立学校随处都是。我们有了第一次的应聘经历,很快便找到了一所不错的学校。在这所学校里,尽管有许多外国的“留学生”,他们学得很努力,可中国的孩子总是不那么令人满意。后来这里的公立学校招聘教师,我们俩从长计议,考到了当地的公立学校,一下子成了地方正式编制的教师。

我们被分配到一所地方学校。这所学校在当地名气很大,两年后,学校为了给教师解决住房问题,与当地政府部门联手争得了一块比较便宜的地皮,准备给我们骨干教师每人建一套比较廉价的房子。合同签订后我们交了首付,可是一年多了,老板迟迟不能将房子交付我们,当我们的代表去到工地参观的时候才发现,建好的毛坯房子不带但面积没有达到合同上的要求,而且质量很差。就在按照合同期限约定交房的前夕,老板以原材料和工价上涨为由,又向我们追要一笔很高的房费,老师们私下议论纷纷,谁也不愿意出这笔合同之外所追加的费用。后来听某些人说这是房地产老板和学校领导暗箱操作,变法敛财的一种手段。大家都不想要这个房子了,但是原先交的20多万首付按合同约定人家不但一分钱不会退给你,而且你还要承担几万元的违约金;如果要这个房子,就再需要补交20多万的首付。这不是明显的欺诈吗?大家背后怨气满腹,这时郑君一句话都也没说。谁知不几天他竟一封状子将学校领导和开发商告到了当地的司法机关。司法机关经过深入调查了解,觉得这是一起合同纠纷案,显然开发商是站不住理的,最后以败诉而了结。

这件事很快在当地引起了轰动,媒体上也进行了曝光,人们都知道了郑君这个名字,学校竟然以莫须有的罪名将郑君的工作停了。郑君虽然是公办老师,但是哪一所学校也不敢要他,因为他是一个危险的炸弹,说不清哪一天就会在自己的学校里引爆,谁敢要他呢?

要知道,没有工作的正式教师,当地是有严格规定的,三个月之内没有工作只给你发一半的工资,三个月之后一年之内还找不到工作,单位只给你发基本工资(也就是2800多块钱);如果三年还没有人聘请你,彻底辞退。

面对预想不到的这种困境,郑君无可奈何,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他只好又辞去了公职,来到了另一座城市。一个月后,他打电话告诉我,自己应聘做了一所私立学校的校长。

逼出来的成功者

听到这个消息我非常兴奋,电话里我询问他:“你连一天校长的经历都没有,怎么敢应聘当校长呢?”他说:“你知道吗?我们的经历就是一笔人生的最大财富,我们从每一个校长的身上吸取了宝贵的经验,也总结出了他们存在的致命的弱点,所以那天在众多的应聘者中,我是唯一一个没有当过一天校长的应聘者,但是在进行竞聘演说中,我以超常的理念赢得了在座的各位评委的好评,最终脱颖而出,竟然当上校长了,哈哈,行吧。”从他的话语里,我听到他的自信和自豪。

是金子总有发光的时候。这所学校在他的管理下,两年的功夫已经扭亏为盈,而且成了当地响当当的一所名校。他也成了当地私立学校一位著名的校长,有许多私立学校的后台老板找过他,要以高出现在这所学校几倍的年薪聘请他过去,但他都婉言拒绝了。他对我是这样说的:工资待遇固然很重要,但我这一生不纯粹是为了赚钱,我要实现个人的价值,我的理想是我要把这所学校办成当地一所出类拔萃的学校,我要让那些瞧不起我的人看看,我是不是没有能力?我是不是离开了他们就活不下去?

逼出来的成功者

他的举动总是出人意料。当了三年校长之后,突然有一天他打电话让我过来,说有要事和我协商,我不知道他又有什么鬼主意,出于好奇我就来到了他身边,他告诉我,他有一个新的想法,不能这样永远给别人打工,他要干自己的事情。他想办学,他想办属于自己的学校,他想在这所学校里实现自己的教育理念,体现自己的人生的最高价值。我经不住他的再三诱惑,终于辞去了第二个公职,抖落了全身的疲惫,与他并肩战斗。

经过艰难苦的努力,我们终于在另一座城市将学校办起来了。后来的发展过程当中,这所学校由于管理理念前瞻,领导作风民主,干群关系和谐,师资力量雄厚,办学条件优越,因此教学质量年年名列本地前茅,一下子成了家长们和孩子们首选的学校。

生源多了,就有优选的自主。由于良性循环,学校规模越办越大,现在已由最初的三个年级三个班发展成了在全国拥有三所分校,120多个班级,学生总数达到了4800多名。

逼出来的成功者

现在我俩都已经临近退休的年龄,但是我们的精力还像年轻的时候一样旺盛,总有使不完的干劲,每天的生活总是灿烂多姿的。面对朝气蓬勃的教师,面对意气风发的学子,郑君感到很满足。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他说,我们当初的决定和选择是明智的,我们的奋斗是成功的,虽然我们两个至今还是中学一级教师,但是我们不在乎那些外在的虚妄的东西,只要我们有能力,有实力,管他一级二级乃至高级呢?从我们艰难而又丰富的经历中我们知道,现在老师手中所持的职称证,有多少是名副其实的?职称并不能代表水平,真正的水平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才能真正体现出来的,所以我们都看淡了一切,我们只知道不断学习,不断汲取别人成功的经验,才是唯一的发展出路。

艰难的经历告诉我们:成功是逼出来的。只有经历过风雨的人最终才能看到彩虹,一点都不假。经历过非凡磨难的人,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意志,通过不懈的努力,最终是能够到达成功的彼岸的。

备注:文中图片与文章内容无关,均来自网络,侵权告知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成功者   同乡   美文   校长   私立学校   年龄   事情   初中   房子   努力   领导   老师   教师   孩子   学校   学生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