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者,域也——国庆节得《蓝田历史地图集》小记


國者,域也——国庆节得《蓝田历史地图集》小记


《蓝田历史地图集》是一本很大的小书。

大不只是开本大,更是气度。一页页的地理变迁是黄帝定鼎、禹贡九州的传承,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无论称呼如何演化,这片华夏儿女世代生活的土地因华夏儿女的劳作而值得被颂扬。一页页的历史沉淀,似乎承袭了从咸阳宫里流出的那些被萧丞相收纳的图籍文件的血脉,混同着黄土和浑身裹满黄土的祖先的精神汇入渭河、黄河,奔流向东方的大海。或许,还有一丝从那幅包裹着匕首的督亢舆地中渗出的气息,延续至近世倭人发起那场关乎民族存亡的侵略战争前倭人早就偷绘的地图,越是精美越是细致越发让人感慨。这些,也只有大八开的纸面能载得起。

小是因为地方小,那个叫蓝田的县,只是茫茫人海中一些人的故乡。这些人和他们的祖先生活在山下、原上、岭边、水畔。山和岭都是从秦岭延续下来的,因为是分支她们就担起了一方水土的养育之责,先人们也就给这些母亲山起了名字,有云台山、有石门岭、有王顺山、有青泥岭、有篑山、有尤风岭、有风雩山、还有横岭。山里有关,是武关、是尧关,关口有路,是那条连通关中和中原的古道。山里还有故事,有雅有俗,把神仙和人间烟火都堆积满密林深沟。那片白鹿原也是一座山,至少在很多不了解黄土高原地貌的人看来是这样。“原”这个称呼被赋予了独特的含义,那是一种包含着传统与现代、固守与突破的矛盾在内的群体意识,骨子里的硬气和柔肠都被包裹在厚厚的黄土层中。黄土生出了庄稼,庄稼养育了泥娃娃,泥娃娃长大,一个一个活生生的人就从这片土地上走了出去。其实把原叫山也没什么,白鹿山也挺好,横岭不也没叫原么。横岭的支离破碎成就了涓涓细流,一条一条翻腾着向前和辋峪的水蓄成灞。这河有着从山中带来的随遇而安的禅气,却又执拗地倒流到母亲河中,脾性就如同人海中的那个乡党。

國者,域也——国庆节得《蓝田历史地图集》小记


“我怀珍坊的。”

怀珍坊从巩村翻过鲸鱼沟就到了,按照老人的说法,过去站在南岸朝着北岸呼叫对面村里的谁谁,对面村里的谁谁也就站在北岸给南岸回应着,清清楚楚。蓝田段的鲸鱼沟两岸虽分属前卫镇和孟村镇,但前卫的中学曾是孟村中学的分校,而更早些的巩村高小也培养了孟村镇近代历史上的诸多志士仁人。两岸间有个水库和几个鱼塘,鱼塘边上建起了几家农家乐,农家乐的旁边盖了一个纪念馆,那是为了纪念中共陕西省委第五次扩大会议而营建的,红色旅游背后也是觉醒的先烈不屈不挠的奋斗史。据说怀珍坊村内有一口古钟,记载了商周时期有人炼铜于此,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黄帝铸鼎的传说。考古证明:这是真的。怀珍坊遗址现在是省保单位,被确定为商代早期的冶炼遗址,至少黄帝级别的部落首领是否曾委派还是指令某位小头领在此铸鼎也未可知。前卫到蓝田的班车从村内蜿蜒而过,我每次去县城路过时总会想这个遗址到底在哪,直到后来立了文保碑,还曾专程让司机中途停车下来,绕着走了走、看了看。

國者,域也——国庆节得《蓝田历史地图集》小记


怀珍坊的历史,辛江涛应该都写进了村志中。故土难忘是一种情怀,尤其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的因袭的乡情故史,会在骨子里凝成此生无法抹去的潜在意志。作为土生土长的原上人,辛江涛会不会上树耍水我不知道,但是他凭一己之力,用二十个章节详述了怀珍坊村的地理、历史、人文、风俗和传说故事等,煌煌一部《怀珍坊村史》就展现在乡人面前。而这部《蓝田历史地图集》更是收录了从旧石器时代至今的关于蓝田的各类地图五百余幅,涉及的文献书籍超过三千本。蓝田大事记作为骨架串起了整部书,地图这一核心要素便如同血肉之躯赋予了图集生命,点缀的土文物和人文典故更是给予了图集斑斓的色彩。庙堂国史、江湖村志,其背后所蕴含的不恰是修齐治平的传统政治理想么?我们的民族史就是这样在历史的长河中由奔流的点滴浪花书写出来的。

國者,域也——国庆节得《蓝田历史地图集》小记


“不会编历史地图集的机电工程师,不是真正的文化人。”

辛江涛在扉页的赠言中这么写。他的这个背景也激起了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的兴趣,人们对那些编写文史资料图书的理工科背景的人都有着天生的诧异:你是学理工的?搞文史,非有数十年积淀不足以成事的观念深入人心。可是实际上,兴趣和愿望才是动力。“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怀珍坊和蓝田的故土养育了辛江涛,辛江涛就用专研和书写家乡的历史来回报。两部书的问世,背后就是十余年资料搜集、实地走访的结果。就连在“孔网”上挂上村志时的附注说明文字,也标明是主要用来交流,特别言明可以用陕西省内出版的任何一本志书作为交换,满满的都是对家乡的热爱。微信沟通中,我始终在脑海尝试勾勒着辛江涛的模样:大我两岁,机电工程师,乡土文献发掘整理者。虽未能谋面,但同乡情谊的纽带迟早会把彼此拉得更近。我回复他:“没有乡愁的远行人不是真正的游子。”

國者,域也——国庆节得《蓝田历史地图集》小记


这本大大的小书翻到最后版权页,印数001-006猛然冲击过来,一幕熟悉的影像飘然而至——“朱先生把第九套县志托人转送给那位‘好人难活’的县长,剩下最后一套留给自己。”在陈忠实先生的《白鹿原》中《滋水县志》只是印了十部,原因是“主宰原上生灵的王朝将陷入死辙末路”,朱先生想要后生们等到太平盛世时再扩印。去年国庆期间的那句“这盛世,如你所愿”,道尽了人们对先辈的怀念。历经两个三十年,云阁书院已经是小学堂,而《续修蓝田县志》也真的由乡贤多次翻印广播四方。沟通中得知,辛江涛的这部《蓝田历史地图集》只印了寥寥几部,原因是为了更清晰的把地图都表达清楚,只能用大八开的铜版纸,导致印刷成本骤然升高,所以他自掏腰包印刷,供真正有需求的同好研究和收藏。与此同时,出乎许多人的意料,他无偿向求书者提供电子版地图集,以方便更多人或一睹蓝田历史变迁,或查阅研究资料信息。执着、开放、无私的文脉和精神,以这种现代独有的数据化形式扩散并印记在这片热土之上。

黄明,男,汉族,八零后,蓝田前卫人。初习物理于陕师大,执教十余年;后研律法于西法大,事教培至今。生于白鹿原之东南,居于长安城之西北,常念秦人秦地秦事,偶作文言文辞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蓝田   地图集   孟村   前卫   村内   县志   鱼塘   历史   华夏   鲸鱼   故土   黄帝   小记   国庆节   黄土   遗址   美文   地图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