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走曾经的路

周末去医院取中药,虽然两大袋,但也不是很重,又因为周末也没安排什么事情,就决定走路回家,约五六公里的样子,与每天上班的路程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上班时我是沿着河边走,穿过一个大公园,景色优美,而且还有专门的人行道,而这条路是我很早以前常走的,因为我以前就住在医院往南50米公路对面的小区,路上车多、人多、人行道上还时常被乱停的车辆抢占。

说起原来的住处,从医院出来等红绿灯的时候,我就不自然的寻找那个曾经属于我的窗口,毫不费力,因为楼下的那个渔具店的招牌还在,往上数四个就是我家,不,是曾经我的家,现在不知道又成了谁的家。我一直认为,只有我当下居住的才是我的家,因为只有一家人在一起才是家,而对于我曾经的家,我每跟人提起或被别人问起,我只说“我也曾经在那里住过”。

算算,在这个城市,自从结婚起,我已经搬了三次家,但每一处住过的地方,我都能清晰地记起它的格局、装饰、家具,以及曾经在那里发生过的或欢乐或悲伤的往事,但我从不后悔离开,不论什么原因,当我决定放弃它的时候,我与它的缘分便尽了。拥有时,我全身心地守护它,爱护它,装扮它,放弃时,它便另有了主人,与我无关了!

就像现在,我看到了它,当绿灯亮起时,我便走我的路了!

小区挨着路边的是一排门面房,除了渔具店一直在,其它的都不止换了几次了。20年了,又焉能不变呢。至于渔具店,我以为,大多爱钓鱼的人都是长情、寡淡之人,不紧不慢、不惊不扰惯了,不变也就成常态了。

正走间,不期然一个人闯入眼帘,虽然戴着口罩,但我一下便认出她,是和我在另一个小区的住户。我认出的不是她的眉眼,而是她的神态,十几年了,依然未变,挺拔、利落。

那时我们虽然没有说过话,但我就是喜欢她。一个女人,平凡的女人,每天都独来独往,每天都精神抖擞,每次见到她,我都会觉得自己也精神了很多!

我相信她也认出了我,我们不约而同地含笑点了一下头,未说一句话,擦肩而过,本来嘛,在一个小区时,我们也没有说过话的。当时我就想,我们都应该好好地善待自己,或许我们不经意之间就感召了一个注视我们良久的人,我们为了那些关注我们的人,也应该每天活出一副幸福的模样。

因为遇到了这个女人,又勾起了我对曾经往事的回忆,不知不觉间走了大半的路程。

路过一所学校,看到几个学生透过围栏买冷饮,我才感到渴了,也累了,索性坐在路边休息一下,不远处,在学校的西南角立着一个报亭,学生们买的冰激凌就是那里的老太太送过去的。

说是报亭,玻璃窗上展示的杂志,却只有孤零零的几本,而且一看也不是最新的,封面都被太阳晒得掉了色。估计应该是这个学校的学生和附近那些打短工、修自行车、修鞋的人,维持着报亭的生存,而且多半也不是因为报纸和杂志。

记得20几年前,我的婆婆退休后也开了一个报亭,在小区附近,旁边有个小学,生意不错,不过那时主营的确是杂志报纸,当然也会有一些连环画之类的,夏天也会有冷饮,但不管怎样,也应该是名副其实。

现在一部手机在手,谁还会劳神去买杂志报纸。

于此上面,我应该算是固执的人。我一直对纸质的,尤其是质感好的纸质书和杂志情有独钟,有时即使听过一遍的书,我也得再买一本纸质的,或者重新看一遍,或者偶尔想起来随便翻一翻,总之,唯有如此,翻过了纸页,闻过了墨香,我才觉得是真的看过了。

有些习惯,一旦形成,融入了感情,便很难再改变。

我看着报亭里那个老太太安静地坐在窗前,忽然间升起一股莫名的心酸,曾经啊,我的婆婆也是这样,坐在小小的报亭里,经营着她退休后的时间,可如今,那个报亭早已不在了,她也早已不在了!

甩甩头,起身,回家。

一路走来,路上行人和车辆比以前更多了,占人行道的车辆依然有,我单位的旧楼改造成了幼儿园,我熟悉的人好像变了,又好像没变,我熟悉的物好像没变,其实早已变了。

我呢?变了没有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渔具   报亭   纸质   人行道   冷饮   美文   老太太   路程   婆婆   路边   报纸   往事   车辆   小区   杂志   医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