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听秦香莲

昨日中午饭后,坐在办公桌前,就着暖暖的阳光,听了整整一部评剧《秦香莲》。记得大概在我十四五岁的时候,经常跟我母亲一起听收音机,她就喜欢听评剧,喜欢小白玉霜,喜欢她的《秦香莲》,我也喜欢,是那种不属于我的年龄的喜欢。我把所有的唱段都记在了一个自己装订的八开的牛皮纸做成的本子上,一遍遍地听,一遍遍地唱,有时心血来潮,站在床上,用枕巾做水袖,拿床单裹在身上当戏服,边唱边舞,母亲见了,就站着看,一边看一边笑。

现在说秦香莲恐怕会有些人,尤其是年轻人不知道,但如果说“陈世美”恐怕没有人不知道,他已经成了“负心汉”的代名词,中状元招驸马,试图杀妻灭子,最后被包青天一铡刀铡了。

那时候我是一边唱一边同情那个苦命的女人,可怜的孩子,憎恨那个陈世美,尤其讨厌那个皇姑和国太,仗着身份欺压弱小,那时就不懂了,她们不是应该恨那个陈世美嘛,是他欺骗她们啊!

那时候最喜欢听包拯铿锵有力的唱腔了,痛快,铡了这个忘恩负义的家伙。那时候就是认定了,只要有像包拯那样的好官,有冤就一定能申,可也不懂为什么包拯嘱咐香莲——教养子女把书念,千万念书莫做官!可不做官,怎么给老百姓做主呢?

后来,母亲说,有些戏文说,包拯根本没杀陈世美,用死囚顶了,秦香莲带领儿子女儿,就是冬哥和春妹上山当了大王,扶贫除恶,亲手杀了陈世美。我说,秦香莲也会武功了?母亲说,不会武功怎么当山大王,怎么报仇?

我很气愤,包拯也骗人,枉费了我还那么崇拜他!

母亲又说,还有的民间传说,陈世美是一个刚正不阿的好官,因为不畏强权,秉公执法得罪了当时的权贵,被歹人编了戏文,将他写成了杀妻灭子,丧尽天良的人!

什么?那岂不是说我咬牙切齿地竟然恨错了人,那么,哪个是真?哪个又是假的呢?

母亲说,不过都是唱戏罢了,何必认真呢?想恨就恨,想同情就同情,听戏的本来就是傻子嘛!

后来,我还是听戏,也学着唱,但就是那种听听唱唱而已,没了灵魂参与的听戏,我便不是傻子,而且,我觉得唱戏的人一直是醒着唱的,从来不疯!

母亲说,小白玉霜,就是扮演秦香莲的那个演员,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自杀了,大概是六十年代末吧!她演青衣,青衣似乎都是端庄悲情的角色!

我坐在阳光的前面,听着小白玉霜唱着琵琶词:华堂上夫君豪饮妻卖唱啊……

恍惚间,秦香莲衣衫褴褛,带着一双儿女,从遥远的正在闹灾荒的均州跋山涉水而来;

恍惚间,秦香莲英姿飒爽,手握长枪,骑着高头大马,带着一双儿女,冲出山门踏风而来。

我笑着,轻轻地用手敲打着桌面,一下一下,这曲调,这戏词,一直没忘!

早已不再讨论什么真假,陈世美也好,秦香莲也罢,不过都是饭后聊供消遣的一段曲调,一出折子戏,一个故事罢了,何必当真呢!

倒是现在,忽然间就想给母亲打个电话,告诉她,我听了整整一出《秦香莲》呢!

还有,我该不该也告诉她,我不但喜欢她喜欢的评剧,我更喜欢她不喜欢的京剧,尤其是程派呢!告诉她,每个周末,我都会坐在天窗下,一边喝茶,一边听上一段《锁麟囊》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闹灾荒   戏词   秉公执法   铡刀   武功   戏文   评剧   青衣   曲调   美文   饭后   傻子   恍惚   儿女   母亲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