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错的乐趣

我现在正在看《罗兰散文》,上下两册,是表妹在十几年前送我的。

记得当时很喜欢,虽然纸的质地有些粗糙,但封面设计还是很温暖,是我喜欢的风格,况且我当时也是极喜欢罗兰。

可最终我却将它束之高阁了,只因错字太多,只看了十几页,便再难看下去,那时的我凡事都要完美,正是眼里不揉沙子的年纪,这一搁便是若许年,但是因为是表妹送的,所以几经搬家都不好意思扔掉,也算是一份尘缘未了!

那天或许是机缘到了,鬼使神差的找出来,边读边改,兴趣盎然的一路读了下来,并且在改错时竟生出了欢喜的心情,自己都觉得很有趣!

我将这份心情归结为年纪渐老,情怀渐淡,知道了主次的分别,对与错,是与非的不确定性,还有就是接纳的心情,接纳生活中遇见的所有事情,以平静心,喜悦心悟得生命的从容。

比如,在将“呜”改成“鸣”时。

“呜”与“鸣”只差那么一点,可在文中,没了那一点,于我而言,仿佛鸡也好,鸟也罢,便没了眼睛,没了打开心灵的那扇窗,心灵暗了,就只能悲伤,因为悲伤而呜咽。我并未像改其它字一样圈起来,用一根线拉倒空白处,换上正确的字,我就在这一错字的“呜”的空白处点上一点,于是仿佛看到鸡开始动起来,在冬日午后伸了个懒腰,扑打着翅膀叽叽喳喳的呼朋找伴地觅食去了;仿佛看到了留在北方的鸟儿,在寂寞寒冷中冲天而去,紧握住漫天的阳光;仿佛,我看到了春天,袅娜而来,轻轻地,轻轻地,敲打着冬的窗棱!

于是我的心就在这一点下去后雀跃起来,甚至我竟然期盼着书中所有的“鸣”都错成了“呜”,好给我点上一点的机会,给我点上一点后灵动的心情!

同样是一点,“大”与“太”,我就很难在原地下手,总觉得似乎一点下去,就像是一幅好字滴了一点墨,一副洁白的手帕,染上了一滴污渍,很是不洁不清!

于是,凡是需要改处,我必是常规地圈起“大”字,拉一条线到空白处改成“太”字,不厌其烦,因为书中似乎凡是应该“太”的字都印成了“大”。

同样加一点,为什么竟有如此大的区别呢?是心理暗示而已!其实就是这样,不分青红皂白,不讲道理,霸道的,没来由的,在那一刻产生了一种心情,但就是那一刻,便决定了接下来的好恶,而我们明明知道被牵绊,就是走不出来,是不能,还是不想呢?其实都不是,不过是无关紧要罢了。

再比如“灰踘踘”,“踘”字,我查字典,无此字。

如果不是一直改下来,我自不会怀疑这是一个错字,因为不认识,我会去查字典,查不到,我会认为没查对,或者我的字典版本太旧,毕竟它是一本破旧到人家扔掉而被同事拾起,又于退休前送我留作纪念的字典,我已经形成了一个认知,凡是查不到的,都归结为字典版本太旧。

但因为一直在改,我便逐渐形成了一种笃定这个词,就应该是“灰黢黢”,是“灰黢黢的路上”。原来“挑错”的能力,就是在改错改久了之后生出的自信。

可接下来我又读到了“绿踘踘的幽林”,如果说“黑踘踘,灰踘踘”,我见之后便会毫不犹豫的改成“黑黢黢,黑黢黢”,那么这个“绿踘踘”呢?我犹豫了。

罗兰女士似乎很喜欢“踘”,喜欢用“踘踘”来形容山川大地,森林幽谷,面对着如此多的“灰踘踘,绿踘踘”,甚至“空踘”,我放弃了修改的心思,有什么关系呢?我恰好可以按照我的思想去聆听,去欣赏女士笔下的“踘踘”,我就认定了“空踘”就是空灵,“绿踘踘”就是“绿濛濛”,仿佛是罗兰女士拉着我的手指给我看,这山川风物,这绿踘踘而空踘的人间!

再比如“关子岭”。

看到这三个字,我竟然莫名的笑了,在前面的文章中,有几次罗兰写到了这个地名,但都是“关于岭”,我就知是不对的,但因为不熟悉地理名称,所以便不曾改,但心里却在时时牵挂着,直到看到这篇文章《啊,关子岭》,我就确定了,“关于岭”就是“关子岭”,忽然间如释重负,就好像上学突然解开了一直解不开的题,竟感觉欣喜而幸福!

幸福的感觉原来如此简单就能得到了,恰恰是因为你要的是简单的幸福!

现在,厚厚的一本书在我边改边读中已经被肢解了,我不得不承认,表妹送我的书,质量的确不怎么样,但我依然要感谢表妹,正是因为这质量不怎么样,错字太多的书,让我找到了改错的乐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山川   关子   错字   表妹   不怎么样   美文   字典   年纪   悲伤   乐趣   女士   心灵   版本   感觉   幸福   心情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