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九月九

家乡的九月九

文/王金枝(自由女神)

“又是九月九,重阳节,难聚首,思乡的人儿漂流在外头,走啊走啊走啊走,走到九月九,他乡没有烈酒,没有问候……”,近几日,当刷抖音或上线全民K歌,点击率最高的就数这首《九月九的酒》,听到熟悉的歌词和轻快的旋律伴奏,才意识重阳节姗姗而来,于是查看了日期和天气,网上约好同伴,九九登高,九九吉祥。

农历九月八日午后,途经乾广场,看到广场热闹非凡,舞台音乐响起,看到喷绘的红色字体“九九重阳日,浓浓敬老情”,为了迎接九九阳艳天,特举办文艺汇演,急忙拿出手机,拍下暖暖的一幕,几位理发师在观众中,流动义务为老人理发。

演出开始了,首先隆重揭开“乾县老年节忇会”挂牌仪式,接着为贫困,孤寡,“五好”老人佩戴大红花,发放米,油和崭新的棉衣,过一个舒心的暖冬。接下来是流行歌曲,歌唱幸福生活。还有秦腔爱好者前来助兴。

小品,贴近家庭生活,把现实搬上舞台,打造的各种人物形象,虽不是专业名演,但地道的乾县话,引起场下阵阵掌声,塑造了一个典型的婆媳关系,从矛盾,演变到大战,最后和睦相处,孝敬老人的故事,教化人们,尊老,爱老,敬老,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九月九日清晨,淅淅沥沥下起了秋雨,天公不作美,重阳日不见日,雨中咋登高?又在微信中语言一通,与友商订,管天下不下,九点半准时出发。

公交站旁,已站了好几个人在等公交车,平时坐车的人寥寥无几,今日佳节,有点拥挤,但大家还是有秩序的扫健康码,投币或刷卡,县城内全程只需一元,十分钟一趟,方便快捷,给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便利,而且电动新能源,低碳环保。

沿途苍翠欲滴的松柏,站立旅游路两旁,隔着玻璃,欣赏黄土高原地貌,听乡党们谈家长理短,不知不觉,已到乾陵脚下。

今儿过节,上乾陵公开,免费。出门时,便带了身份证,怕要身份证,今沾了瓜婆的光,自由出入。乾县人,平时在下午四点以后,可凭身份证免费参观乾陵,乾陵博物馆,章怀太子懿德墓。这是瓜婆给乾县人的绿色通行证,感谢生在乾州,感谢瓜婆的先见之明,才拥有如此嘉宾的优待。

行人一波又一波,三五成群,大多是老年人,精神抖擞,上台阶的速度不比年轻人慢,有儿女搀扶老人,也有推着婴儿车的,朋友,亲人,三三两两,又说又笑。这么多人,想拍个抖音都不好意思了。终于等到一截台阶,看看暂无人上下,赶快点击抖音,搜索歌曲,打开倒计时,在台阶上笑着上跑,回过头,看时间到了么?竟然看到好几个人,站在台阶下,停止不前,看我正在拍抖音,弄得我尴尬地向他们笑了笑,说:“你们上呀,不影响。”一位大姐回应说:“没事,看你跳舞呢。”我嫣然一笑,怪不好意思,希望音乐立马结束,等游人走过,马上加速跳起了独舞……

在台阶路西侧,有一条石子小径,两旁用铁栏围着,插着彩旗,尽头有一寺庙,是专门为瓜婆武则天修建的,重阳节这天恰好是瓜婆的庙会。信神们虔诚的嗑头,烧香,挂红符,几个道人在写文书,游人求个吉祥平安。寺庙西边,庵房内有一樽很大的如来佛像,雕刻得栩栩如生,像下有个空洞,可供游人爬行,听寺庙里的人说,从此洞爬三个来回,可保佑平安。爬洞的人还真不少,我和友也随之爬了,洞里有灯,供有佛像,装裱的经文,虽无宗教信仰,但对瓜婆的崇拜,今也作一回瓜婆的信徒吧。在寺庙的旁边,还临时搭了一个饭棚,供烧香拜佛的,还有游人,用餐,几个小菜,雪白的馒头,烩面片,吃到肚里,暖融融的。爱无处不在,只要你善于发现。

石马道上,游人云集,有几家旅行团,还有导游讲解的话筒回声,民间艺人表演,抖音爱好者直播,自拍,合影,乐此不疲。我在六十一蕃臣像中穿行,拍了两段抖音,搜索了有关蕃臣像为什么无头的历史性解说,并上传了,发布在抖音平台,让更多的抖音爱好者了解乾陵,解读女皇之神秘。

咦,这几人屁股蹲着,在地上干嘛呢?走近一看,在草丛里拾地软软,一男士,好家伙,边聊天,边拾,竟然拾了一小袋。因刚下过雨,草丛千年的历史,腐叶变质成纯天然的地衣了,家乡人都叫地软软,忽听一游客用普通话大声说道:“看,我拾了这么大个地软软。”地软软,这三个字,用乾县话听惯了,刚一听到普通话版的“地软软”,竟有些别拗,不禁笑出声,模仿了遍“地软软”,拗口。

站在唐高宗李治墓碑前,放眼往去,主峰上青石依稀可见,满山遍野,苍翠的松柏,黄巢沟幽深莫测,雾气蒙蒙,似境,当年上县一中时,还在梁上(五凤山)植过树呢,不知我栽的树在哪儿?

遇到陡峭的路段,需手脚并用,方可心安,否则,一脚踩空,便会滚进绿色的密林中,有几次,我还穿着高跟鞋,爬到顶端呢。主峰顶端还有一个铁架台,登上去,呀,确实美极了,环顾四野,如世外桃源。情不自禁,吟道:“爬上主峰顶,一览乾州景”。

从主峰下来,沿着台阶路返回,已到午饭时分,公交车司机去吃午饭了,要等到两点才上班,于是有人提议,与其在这干等车,还不如去包子窑洞小院一逛,她昨晚上在直播间看到,重阳节去免费吃饭呢。说走就走,沿着环陵西路,几个人边走边说,都不知路线,边走边问,看到彩旗飘飘,终于到了网红地方一一包子窑洞小院,路边停了好几辆车,栅栏内,一人拉着风箱,熬着罐罐茶,围在一起聊天,还有特意从外地赶来的,男女老少都有。参观了窑洞,洞口挂着两串红辣椒,蒜辫儿,窗户摆着南瓜,墙上挂着旧草帽,小院中心有一囗大铁锅,主人包子正在炒菜,边炒边讲,人们边听边拍视频,地地道道的农家乐,实实在在的黄土情,弥满了小院,我已陶醉在其中了,笑着,跳着,拍着……

吃完饭,搭了一辆顺车,外地人特友好,将我们几个捎到了家门口。

重阳节这天,家乡有一乡俗,舅舅家要给未满十二岁的外甥和外甥女送柿子和麻花。小时候姊妹们都盼大舅和碎舅多送点,以解解馋。和端午送的油曲连一样,叫追节。正农忙,要掰玉米种麦子,没功夫追节(家乡把有关小娃们的节日,都叫追节),就让赶集的顺路捎去了。我们家要给姑家的娃送柿子和麻花,因农忙,有时一直就拖到忙罢才去追节,只要不出九月,都行,把吃柿子的等得能急死。现在网络发达,水准都高了,早用红包替代了,一转账,发几句语音:”马上过节呀,快把红包一领,看娃想要啥,就买啥吧。”

九九重阳日,不见艳阳天,却逢秋雨绵绵,登高无阻,忽阴忽晴,不冷不热,最佳时节,浓浓的乡土风情,不寻常的重阳节,超过了预期的快乐!

(写于九月九日,重阳夜。)

家乡的九月九


家乡的九月九


家乡的九月九


家乡的九月九


家乡的九月九


家乡的九月九


家乡的九月九


家乡的九月九


家乡的九月九


家乡的九月九


家乡的九月九


家乡的九月九


家乡的九月九


家乡的九月九


家乡的九月九


家乡的九月九


家乡的九月九


家乡的九月九


家乡的九月九


家乡的九月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3

标签:乾县   窑洞   重阳节   主峰   平安   彩旗   柿子   小院   重阳   寺庙   游人   美文   包子   台阶   身份证   家乡   老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