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堂,坤哥散打聊新闻(68)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心路》

走进2021,

主动搞点耍事。

坤哥散打新闻,

也许开卷有益。


微课堂,坤哥散打聊新闻(68)

微课堂,坤哥散打聊新闻(68)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心路》


腹有诗书气自华

——读付世坤散文集《心路》

(代后记)

杨 锐


仰天长啸出门去,恨不早生五百年。”这是我见世坤的第一印象。忘不了我们的第一次见面,那是1996年的暑假,经四川人民出版社华光兄介绍,我们相识于酒桌,拘谨仅仅电光火石,我们便放开: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大声说笑,谈理想,论社会,说情感,道世故,我们的观点居然如此一致,我们很快相见恨晚。

酒桌上华光兄说起一件事:他去世坤家作客,见其藏书甚丰,便随手乱翻,无意间碰翻一编织口袋,口袋封口不严,一堆红色证书脱颖而出:“十佳青年教师”、“育人能手”、“优秀骨干教师”、“杰出青年”、“全国诗歌大赛金奖”等字样映入眼帘。原来,那是世坤从教多年、笔耕多年所得的证书。写作,仅仅是他的业余爱好,虽说是业余,但一点不“业余”,近年来既出版诗集,又发表报告文学集;既收获小说,还搞电视剧本,什么体裁都写,什么果子都摘,我们便玩笑:你这样整,叫人家专业作家咋个活?他只顾谦虚,说不过是玩玩儿而已。于是我们得出一个结论:这是一个真正的全才,桂冠多多,成绩多多。

这以后,我们就成了朋友,无话不说的朋友,既是酒肉朋友又是可以交心的知己。

老实说,读他的文章,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痛苦。说享受,是说他的文章写得精彩,写得真挚,写得感人;说痛苦,是说他的一些文章过于沉重,让人喘气不过。我之所以这样说,肯定带有感情色彩而“爱屋及乌”,但更多的却是以文论文而实话实说。

微课堂,坤哥散打聊新闻(68)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心路》


读罢世坤散文,我深深感到一种浓郁的人文色彩缠绕其间。世坤总是喜欢把笔头对准一线,把镜头推向底层,描他们的勤,绘他们的奋,展现他们的精神风采;书他们的苦,写他们的乐,关注他们的生存状态;替他们喜,为他们忧,谋划他们的发展蓝图;不唯上,不唯书,不唯功利,只唯真理,以作家的视角,站在记者的立场,秉笔直书,切中肯綮。不论是《大山里出来的城市乞讨族》,还是《孔雀何时不再飞》;不论是《渝达提速100分》,还是《跨越120》,无不体现这一特点。对倾洒汗水的现场职工,对辛勤劳作的一线工人,世坤倾注了心血与智慧;对艰辛度日的底层人民,对它乡流浪的无业人员,世坤掬出了同情之泪。

世坤用形象的文字,把我们与一线溶为一体,把我们与基层溶为一体,把我们与底层溶为一体,我们从“字字读来皆是泪”的文字中间,看到了世坤一颗善良敏感而执着的心。“面对这群城市里的特殊乞丐,记者心里真是五味俱全。她们离乡背井,携老扶小,身无一技,成了无定居、无工作、无身份证明的盲流,成了路人讨厌、保安驱赶、影响市容市貌的城市多余人;她们风餐露宿、昼伏夜行,在呵斥驱赶中牺牲自己的自尊,以换得基本的温饱。她们究竟该怎么办?”是的,他们该怎么办?我们又该怎么办?世坤关注社会与人文之心,牵动着读者的神经。“漫漫打工路,遥遥致富路,凝聚了民工几多情:憧憬之梦,收获之笑,酸楚之泪,辛勤之汗。”民工,“城市梦醒何处?”是同情,是叹息,是呼唤,更是呐喊!

微课堂,坤哥散打聊新闻(68)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心路》


幽默风趣,机智尖锐,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和警世作用,是其作品的又一特点。世坤是一个爱憎分明、个性鲜明的人,每一次朋友聚会,他一般来说都是主角,其渊博的知识,幽默的谈吐,爽直的性格,常常让我们开怀大笑;其深邃的思想,雄辩的口才,严密的推理,又常常让我们沉默良久。他是一个性情中人,一个善良的好人。正因如此,他的作品才显得如此旗帜鲜明,幽默机趣。《戏说阿Q与乾隆》,把阿Q与乾隆进行比较,把侍权弄人者讽刺得恰到好处,让读者在捧腹之后点头称是;《糖弹与肉弹》,赋予糖弹肉弹以新的内涵,讽刺坏人入木三分,刻划贪官穷形尽相,其幽默的禀赋,让人忍俊不禁而开怀大笑。其实,第三辑“老山野趣”的任何一章篇什都是明证:从“硕鼠”“赛酒”,到《擒鼠记》;从《角逐猫王》到《灭鼠记》;从《山村采访》到“夜郎自大”,无不让人先捧腹,后沉思,最后警醒。

世坤在幽默的同时,使尖锐凸显。有朋友开玩笑说,如果早生五百年,世坤也许是一员武将,也许是一个剑侠,也许是一个杀富济贫的草莽英雄,也许是一个“手弹铁琵琶高唱大江东去”的豪放诗人,反正不是一般的人物,因为他浑身充满了正义、勇敢与刚毅,血管里奔涌着生猛巴人的血液,眼睛里一点揉不得沙子,(我还记得他写过的一首小诗,题目叫《眼睛》,诗是这样写的:“容得下/整个宇宙/容不下/一粒沙”)所以一入作品,便成了生猛海鲜似的“响当当的铜豌豆”。《侃侃足球》《“性”福时代侃幸福》《不谈腐败》等文章,无不体现这一特点。

世坤常说自己“好读书不求甚解”,我看是谦虚。读他的文章,我们明显感到其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统一。世坤涉猎广泛,知识渊博,引经据典但不空掉书袋,穷经揽胜却不娇揉造作。

我知道,他棋琴书画粗通棋琴,对音乐有一定的基础;田赛径赛精于球类,还是国家三级篮球运动员;吟诗作赋样样精道,诗歌小说散文戏剧一一涉猎,并且都有斩获、成绩斐然,我为这样的朋友感到自豪。这样的人必有这样的作品:包容,博大,读他的文章,犹如进入了一个知识的小花园,不但可以享其乐,而且还可以获其知。在《非典时刻需要非常韧性》中,世坤从《十日谈》谈到了《水调歌头》,从三国“空城”谈到了老庄玄学;在《非常时刻见证非常道德》中,他从苏格拉底谈到了独立宣言,从文化革命谈到了公民道德,放得开,收得拢,开合自如,收放有度,读者尽可从第二辑“一家之言”中管中窥豹。

微课堂,坤哥散打聊新闻(68)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心路》


世坤在大学中文系里“滚”了四年,受了四年专业的文学理论训练,所以他对文学总有自己独特的认识,文学评论总是写得生动形象,少理论探讨,多形象刻画;少空洞说教,多以情动人。在《诗情画意画人生》一文中,世坤满腔热情,纵横捭阖,饱蘸感情之笔,把文学评论也写得感人肺腑,回肠荡气。而《试论英雄的主题及其它》中,世坤又开始了幽默:“在下要说的是,真他爷爷的太到位、太精彩,太那个了!你看那个张曼玉,美仑美奂、美丽炫目而又个性突出,那双勾人的汪汪大眼,那张摄魄的玉琢似的猫脸,那一举手一投足,简直要把人搞疯才作数;梁朝伟表演很细腻生动,刚毅中不乏温柔;明朗里暗含暧昧,你看那一段与张子怡的激情戏,那简直让人骚动,其眼神其表情其动作,不论是扮演一个嫉妒的男人,还是扮演一个痛失情侣的爱人,抑或是扮演一个参悟‘天下’的剑客,都能让人感到他心中的矛盾与重压。”“好了,老谋子,在下情不自禁地给你当了一回媒子,哎,谁叫自己领了那么一本中国新闻出版署统一签发的听说进公园可以免票的‘绿壳壳’呢?”幽默机智,妙语迭出,举重若轻,随手拈来,让人十分佩服。表面上,世坤粗人一个,球场上可以纵横驰骋,杂文里可以嘻笑怒骂,酒桌上可以横扫数杯,但其细腻之处仍然时时闪现。在新年的钟声里,“我分明感到了一种力量,一种气势,一种精神,更有一种潜在的蕴味。”在人生的旅途中,“为了新世纪,我们活着;为了活在新世纪,我们创造生命!”在登山比赛的拼搏时,“这时,我感到那沧桑的古道在我心底强烈地碰撞上什么东西,我不能不被生命的壮美与传承所感动。在我急促的呼吸与艰难的攀登中,我的步履开始蹒跚,我的视野开始缩小,紧随其后的步伐咚咚入耳,我知道,这是比赛,这是竞争,我必须拼其所能地甩开步伐,在异常艰难的呼吸中去品味生命的壮美。”也许,在第一辑的“心灵独白”里,世坤就是要用细腻的笔触告诉我们:生命需要创造!

好了,我已经说了不少好话,这些话其实是多余的,因为“群众的眼睛才是雪亮的”,我就不再说了,让读者自己去鉴别吧。


2003年11月7日于成都陋室

(原载《西南铁道报》2004年8月6日第四版、《四川文学》2004年第四期。作者杨锐,原四川文艺出版社编审,著名作家,编辑家)

微课堂,坤哥散打聊新闻(68)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心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散打   糖弹   刚毅   乾隆   肉弹   新世纪   壮美   诗书   开怀大笑   心路   美文   底层   课堂   读者   幽默   生命   朋友   作品   文章   新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