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作家孙老作品:白求恩,生命中的一盏灯

白求恩,生命中的一盏灯

孙贻荪

知名作家孙老作品:白求恩,生命中的一盏灯

两个老英雄合影(左,99岁的刘新年;右,88岁的作者孙贻荪)

午后阳光暖人。我坐在成都铁路集团公司融媒体中心录制室一角,静候一位主角到来。他是谁?让大家如此殷切期盼。他是河北任邱人氏,1937年刚满14岁,参加八路军,投身抗日流洪,一直战斗在医务战斗上,1950年任西南军区成渝筑路工程总队卫生科科长。姓刘名新年。今年虚岁99了。

集团公司制作大型局史文献纪录片,特邀请刘老讲说新中国第一路---成渝铁路的亲身经历。他欣然受邀,提出个个小小要求:录节目时我一旁听候。有些事年辰久了,万一一时想不起,让我在他耳边提个醒。当时我是小参谋,同住一个大院。

录制室寂静无声,我静静等候。他不需要人搀扶吧?和他分别60个年头了,还能认出我吗?心中正在遐想,走廊上电梯门开了,脚步声由远而近。一抬头,忽见一个人影从门外闪入,刘老革命健步走了进来。急忙快步向前,向他敬了个军礼!他举手还礼,亲热地和我握手,手很有力。依然军人风采。

知名作家孙老作品:白求恩,生命中的一盏灯

两个老英雄互敬军礼

按照当年部队的称渭,我亲切地喊他刘科长。一个他曾经熟悉的声音,在耳边消失多年,此刻突然回来了,如一股暖流,流进他的心田。霎时他满脸笑容他拉住我的手:小孙,想不到我们能在这里相见。两颗滚烫的心,在他和我的胸膛里剧烈跳动!当时我刚满18岁,是初出军校大门的“学生兵”,任参谋。小孙,是当年部队首长对我的亲昵称呼,刘科长是老资格团级干部,也这么喊。当然,正场合喊我的职务。

知名作家孙老作品:白求恩,生命中的一盏灯

作者孙老

我们坐下,年轻人捧上热茶。我把椅子向他挪近,尽力回忆当年部队上的情景:部队奉命修筑成渝铁路,从重庆浮国关军营出发,日夜兼程,驻扎内江。这里是全线的中心点。总队(师)部驻友好路2号院子。我的办公室在进大门左侧,卫生科在我对面,中间隔个天井,推开窗子喊得应…。刘老不住点头。我又说罗崇福、薛焕章两位首长,都是有勇有谋的好领导!他随即脱口而出:还有吴文清政治部主任,也是位好领导,边说边竖起大姆指。我心中大喜,刘老的记忆已经激活了,无须我在一旁帮腔。

那时部队面临诸多困难。两位首长多次对我说,刘科长从不给领导添麻烦,有困难总是自己想办法。当时总队下属12个大队,分布在从重庆菜园坝至成都驷马桥工地沿线,每个大队设有卫生所,每个中队配有卫生员。漫长的战线,经历两个酷暑一冬严冬,部队指战员和上万名民工,没有发生一起中暑和冻伤,更没有发过传染性疾病。刘科长功不可没!

总队工地医院设内江桂湖街。由他接收的一所解放前教会医院改造而成。一天他兴匆匆地喊我和报社陈广谋去医院参观。在诊疗窒看见他亲自为病人照X光,我十分好奇。操作时他头上蒙一块黑布,像照相馆里的照相师傅那样。我一旁发笑,他开心地说,现在能用上这样一台机器算很不错了,当年在冀中军区后方医院那阵,白求恩大夫从加拿大带来一台手提式X光机,比现在的还小他边说边用手比划着。当时他是医院护士班长,生平第一次见到“洋机器”。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随处可见!他带来几十支盘尼西林,在当时它是救命的灵丹妙药!每一支都由他再三掂量,用到最需要的重伤员身上!他清楚地记得,最后两支盘尼西林救活了一位重伤的副营长。

不幸的是第二天白求恩做手术时,右手中指被尖锐骨渣刺破感染!假如还有盘尼西林,白求恩或可得救!可惜一支也没有了!他和医院里的指战员,怀著万分悲痛、万分崇敬的心情,送别这位国际主义战士。从此,白成了他生命中的一盏灯,无论是漫漫长夜,还是暴风骒雨,这盏灯从未熄灭,伴他前行。

随着工程节节向前推进,1952年初部队移师成都。司令部住东升街、政治部庆云街。刘科长奉命去平安桥接管教会医院,改建为铁路基地医院。这时离成渝全线通车仅剩120天。通车典礼进入倒计时!可是成都车站外边驷马桥四百多万方的大填方,却因连绵阴雨进度迟缓!罗总队长为之寝食难安。喊我跟他去驷马桥工地,在那里支个帐篷住下。他在雨中奔忙,溅得满身泥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工人们劳动热情高涨,大填方拔节升高。

就在这时发生了一件意外。由于多日来雨水浸泡,一座两米高的山包突失然垮坍!一块长长的石板,从高处飞落,砸到正在下面取土的民工右腿!更为不幸的事,随着石板的飞落,一截死人骨头凌空飞下,刀锋般戳进他的腿里!哎呀!死人骨头戳进肉里会得破伤风,要死人的!工地卫生员忙向在工地上领导报告。罗总队长果断地说,快!让孙参谋坐我的古普车,把伤员送平安桥基地医院,找刘院长。那天刘院长正在医院大门口,我把伤员交给他,由于救治得及时。这个民工不久伤好出院,回到工地,立马投入填土打夯的洪流。

节目录制完了,我问刘老还记得这件事不?怎么记不得,是我亲自做的手术。因为送得及时,争取到救治的黄金时间,加上正好有两支盘尼西林。他得救了!刘老说这个民出院后还去医院看过他,感谢救命之恩。

以上是我知道的卫生科科长的刘老,外科医生的刘老,医院院长的刘老。其实他还有人生的另一面:他的歌唱得好,录制节目时特意让他唱了几首,有的大家从来没以见过。是抗日后方流行的,唱得音訋铿锵抑扬顿锉。大家笑着说,幸好当年他没有被部队文工团发现,否则,后来就少了个继承白求恩精神的好医生好院长。

知名作家孙老作品:白求恩,生命中的一盏灯

两个老英雄合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白求恩   内江   盘尼西林   总队长   卫生员   驷马   伤员   总队   首长   成都   参谋   美文   工地   部队   当年   知名   作家   医院   作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