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堂,坤哥散打聊新闻(63)依然是27年前

走进2021,

主动搞点耍事。

坤哥散打新闻,

也许开卷有益。


微课堂,坤哥散打聊新闻(63)

依然是27年前

微课堂,坤哥散打聊新闻(63)依然是27年前


谈谈高考前的议论文辅导


近年来,高考作文题已由单一型向综合型、由一题作文向多题作文、由考查学生的一种表达能力向考查学生的多种表达能力方向发展(从历年高考作文的发展趋势来看,小作文一般着重考查叙述描写说明能力,大作文考查议论能力),而且高考作文的分值也在不断提高:1978年30分,79年40分,83年45分,1984年到1991年均为50分,可以说,作文的好坏直接关系着语文成绩的高低。因此,突出高三学生议论文的写作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我对学生的议论文辅导着重从“定体人格”着手。“定体”即写成以分析说理为主的议论文。“人格”即讲求议论文的格式,我们反对形式主义,反对八股文,但必要的形式还是要讲究的。我想,平时只要注意了议论文的“定体人格”,到高考应试时就能从容构思,自然成文,具体地讲,我是这样辅导高三议论文的写作的。

我先给学生分析了阅卷环境及阅卷老师的心理。阅卷老师都希望学生能写出字字珠玑、句句典雅、令人叫绝的文章来,并能给一个高分,尽量做到“手下留情”,但又不得不严格按照评分标准来判分。尽管如此,高考作文评分的主观性还是很强的,不同的阅卷老师有着各异的生活经历、审美情趣、愿望主张,但他们有共识喜欢明朗的观点,服人的论据,灵活的论证,完整的结构,工整的书写。他们在酷热的环境中、在有限的时间里,要细嚼作文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作文中鲜明突出的观点,明确丰富的材料,自然完整的结构,一笔一画的书写就直接成为他们捕捉的对象。为了使自己的作文一目了然,为了让老师一眼看出你的观点、材料、结构,那就必须充分重视“定体人格”。

所以,我明确要求学生在写议论文时做到以下两点。

微课堂,坤哥散打聊新闻(63)依然是27年前


第一,格式上的一、二、三、四。

“一”即一个中心论点。分论点可以有几个,但中心论点、中心话题、看法主张只能是一个,写作时一定要不枝不蔓,一定不能转移话题,一定要开门见山地提出来,使人一目了然。

“二”即二个层次,论点提出来以后,马上分两个层次进行分析、推理、论证。这两个层次即一正一反(正反事例),一中一外、一古一今,一事实一理论(或结合运用)。能做到此,就能以“丰富”服人。

“三”即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旗帜鲜明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尽量做到简明扼要,掷地有声,第二部分分析问题,用丰富的典型事例和理论论据来围绕论点进行论证,第三部分是解决问题,照应第一部分的论点。

“四”即四个段落,第一段提论点,二、三段正反对比论证(或一中一外,一古一今,一事实一理论的结合运用),第四段提办法,发号召。

微课堂,坤哥散打聊新闻(63)依然是27年前


这样一来,就做到了论点明确醒目,鲜明突出,论据丰富充分,纵横捭阖,论证逻辑严密,灵活多样,结构紧凑自然,浑然一体。

第二, “定体入格”上的“二讲”。

一要讲明白,就是要把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讲得自自然然,清清楚楚,给阅卷老师一个清晰的印象。近墨者为什么未必黑呢?你就必须讲清楚“墨”只是外因,还有起作用的内因。为什么勤奋出人才,懒懒散散,拖拖沓沓能不能成才,你必须讲得头头是道。怎样才能说得清呢?我想,它也有一个模式,不外乎首先条分缕析,讲清基本道理,然后列举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事例来印证,最后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来强化。

二是讲透彻。近几年的高考作文题有一个共同点强调考查学生的辨证观点。如86年作文题“树木、森林、气候”就是考查学生认识马克思主义的量变质变规律,87年作文题“写篇短文,谈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是考查学生认识与实践的观点……1991年作文题“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考查内因与外因 的观点,可见,1986—1991年的高考作文题实际上都在考查学生的辩证分析能力。只要政治学科中的“辩证唯物主义常识”学得较好,真正处处做“有心人”,时时当“发现者”,要讲透彻一个问题,还是比较容易的。

以上是我辅导高三学生议论文的一点尝试和体会,至于效果如何,还待实践和事实检验。

(1994年自己教高中毕业班,给学生传授的高考作文技巧。原载《四川师范大学校报》1994年6月8日第三版)

微课堂,坤哥散打聊新闻(63)依然是27年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外因   议论文   内因   论据   散打   论点   事例   美文   高考作文   人格   课堂   年前   观点   能力   理论   自然   结构   老师   学生   新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