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长大》:当世界以痛吻我,我可以回报以歌

长大从来不是慢慢长大的,而是一瞬间长大的,就像变老一样。

慢慢长大是一种幼稚,慢慢变老是一种虚假的浪漫。

很多人都见识过:有的人在经历疾病或者重大的变故之后一下子变得苍老。这种苍老变化是一种无能为力却又心有不甘的矛盾外在表现。我身边有几位亲人,他们都是因为突如其来的大病后的无能为力在心理上遭受了重重一击,然后就再也起不来了,打败他们的不是疾病本身,而是对疾病的恐惧,对死亡的空洞无力感。在我的另外一篇文章《衰老和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没得选择》中发表了我对阿图·葛文德的《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这本书的读后感受以及收获,并学习到面对疾病和死亡,我们可以做的事情和选择是可以很多的,但是我们并不知道。

在那种关于突如其来的大病面前,慢慢变老就变成了一种虚假的浪漫,因为在大病面前,爱情都要经受多番的考验。

在一个不确定的世界中生活,想要慢慢长大就是一种不成熟,因为没有真正地了解这个真实的世界而纯粹地活在一个线性变化的理想中是幼稚的幻想。对理想世界和现实世界的不平衡判断就是一种不成熟。现实生活中,永远都不会在你完全准备好的时候再去考验你——就像那只得到青瓜的猴子一样,它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的同伴居然拿到的是葡萄——因为它也不知道其实就是个实验,青瓜给到哪只猴子其实是人类随机选择的。对待社会的不公平,我们人类不同于猴子,我们能够思想的,我们能够对我们所生活中的世界进行自己的解读的。

《琅琊榜》这部剧我看了三遍了,每次看还是会热泪盈眶,后面看的时候再也不崇尚梅长苏的权谋,再也不嫉羡梅长苏的可动用丰富的资源,而是为剧中的每个人的成长和跌落深感触动,而最为贴合这里话题的就是这个环节:梅长苏终于要开始动谢玉了,而扳倒谢玉注定会让萧景睿受伤的,但是梅长苏还是这么做了,在萧景睿要和妹妹去南楚出到城外的时候跟梅长苏对话的那段,尤为感动,这一段我对萧景睿深深的感到同情而又欣慰。

这一段结合展现了太多我以前看书学习得来的理论了,以得出萧景睿是真的长大了的事实:

1.“理性最终达到成熟”

萧景睿清楚的知道在这件事后面的事实并不是梅长苏捏造的,也不是梅长苏一手造成的。他母亲所有过往是她自己选择的,只是萧景睿把自己的母亲形象刻画得太完美了,从来没想过自己的存在是牺牲了其他性命。理想和现实落差太大了,但是萧景睿明确的知道,事实就是事实,他也明确的表示对事实的痛心而不是逃避。

2.非暴力沟通,表达感受,并阐述事实

梅长苏跟萧景睿一见面的时候,梅长苏就对萧景睿表示了自己的抱歉。萧景睿也在梅长苏说没有考虑到他的感受的时候表示的确曾经因为梅长苏这么做了很难过,但是他知道世间所有得失取舍都是正常的,而且自己再也不是个孩子了。萧景睿母亲的问题,谢玉的问题,这些都是真相本身,而梅长苏只是揭示真相的手而不是真相,所以他能够清楚的明白这是事实,并没有对事实或者揭露事实的梅长苏进行评价和指责。

3.去自我中心

没有人是以你为先的,萧景睿说,你选择谁舍弃谁都是你自己的选择而已,而我不能因为你选择了其他舍弃了我而心生怨恨。如果事事这么想,世间不可原谅的事就太多了。即使自己希望也不能强求。

4.课题分离和爱的艺术

萧景睿对梅长苏说,你怎么待我,在某种程度上与我无关,而我选择怎么待你是因为我愿意,如果真心能换来真心,当然是件美美的事儿,如果不能,其实也没什么好抱怨的。因为我们能够决定自己做什么样的选择,我们不能要求别人对自己做出的选择给出指定的行动。选择信任和爱,是一种能力。

即使世间不公太多,希望你也能抱有初心——赤子之心。

萧景睿的可贵,是难得的。但是可以学习的。

幸福是危险的,只有痛苦是真实的,就像叔本华在《悲喜人生》中写到:一切幸福都是虚妄不实的,唯有痛苦才是真实的。我这里用的词语是危险的,而不是虚妄不实的。因为幸福永远都是人类追寻的命题,而且很多时候我们是可以接近幸福的,只是我们一直在调整这个幸福在自己生活中的定义而已。就像萧景睿在谢家没有被扳倒之前,都是生活在幸福中,有两对父母爱护着自己,而自己不涉党争不入朝廷逍遥地过着游侠生活,逍遥自在。而庆幸的是萧景睿有强大的内心,没有因为变故而一蹶不振。

幸福是危险的,因为幸福很容易让我们得意忘形,一直沉浸在这个美好的世界中,并误以为外面的世界就是这样幸福的。白岩松也说过,成功是不需要做成调整的,只要在失败的时候才需要变阵法。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的不公平,需要我们去面对的,现在回头看,为什么上天派我到这样的一个家庭当中,为什么现在学校只看成绩,为什么大家都是毕业于同一个学校有些人出来工作后待遇这么好而有些人待遇这么一般,为什么在感情上付出了这么多换不回来真心。我们会有很多很多的为什么,如果有人告诉你,世界本来就是这样呢。

爱弥儿的生活堪称完美,有完整的知识体系,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接受着自然而然的成长教育。但是苏珊·奈曼也提出了一个问题:爱弥儿可以面对世间的不公吗?因为在她的世界里没有公平和不公平,只有自然而然。面对世间的不公,纯粹有全面的知识是不够的。康德说勇气比知识更重要就是这个原因,知识不会教你怎么面对不公,而勇气可以让你接受它或者抗衡它。而对理想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判断力也不是知识可以给的,而是通过观察他人对这种不公的处理方式以及结合自己的价值观形成的一个体系。只有掌握知识并接触现实,我们才能成为更加健全的人,而且现代的教育环境根本做不到像爱弥儿那样,不管是因为我们的家长还是导师都没有全面到如此地步,而且要脱离这个现实的世界也难以做到了。

如果长大过程都会经历痛苦,那我们为什么要这么虐待自己呢,我为什么要长大呢?

因为在生活中,痛苦的事从来都不会缺席。就像人类在追寻幸福一样,幸福永远都无法到达,但幸福还是值得我们用终身去追寻它。长大也一样。长大能够帮助我们消除幻想,接受现实,在世界以痛吻我的时候,我能回报以歌。我们不再沉迷于一些物质的小玩具,我们不再因为别人对世界做了什么而埋恨对方,也不会因为自己的付出得不到应得的回报而愤恨不平,我们更加能够看到自己内心,和看到世界本身,并把两者联结起来。

《为什么长大》作者苏珊·奈曼说,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可以在哲学上找到答案,哲学是什么,哲学是学习思考。如果我们还在迷茫中,那我们一起来读书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青瓜   世界   虚妄   大病   不公   美文   猴子   真相   世间   事实   痛苦   现实   疾病   理想   幸福   知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