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代人负债那么多——致贫容易致富难,读《贫穷的本质》

如果当下所得利益比曾经做出其他可能性选择所得利益低得多的时候,我们就会说“早知道……就好了”。


为什么现代人负债那么多——致贫容易致富难,读《贫穷的本质》

比如说如果当年你把钱都投进了股票市场而没有选择买房,然而现在在股票市场里的资金还在套牢,而那些选择房地产投资的人的资产价值都翻了番了。这个时候你就会说,哎呀,早知道把钱投到房产,还不用天天揪心看盘。

可惜千金难买早知道。

看《贫穷的本质》以后,我认为的导致贫穷的两个重大原因是:认知和思维

认知,就是所能接收到的信息与对信息的了解程度。通过这本书我们了解到了很多相关信息,有数据事实支撑的信息,例如儿童营养问题导致的收入差距,受教育程度对收入的影响程度。但是如果没有本书,我们未必能够得到这部分的信息,我们未必了解到哪些重要因素影响着我们的收入和贫富差距。作者说:“穷人所陷入的困境与我们其他人的困扰似乎是一样的——缺乏信息、信念不坚定、拖延。的确,我们并不贫穷,受过良好的教育,见多识广,但我们与穷人的差别其实很小,因为我们的认识比我们想象中要少得多。”即使我们了解了这本书,了解了这些信息,我们还有更多我们未能掌握的信息,所以我们要用谦逊的态度去看待这个世界和所有人。

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生活在一个伟大富强的国家里,但是并不代表着我们就拥有着认知的优越性。类似书中谈到的疟疾问题、痢疾问题,还有其他的健康问题,并不是我们自身有着很强烈的认知认为我们需要注意这些问题,我们要避免产生这样那样的不好的结果,而是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拥有了和享受着这些东西而已。我们有着干净的自来水,我们被强制要求着小孩到哪个年龄段就要打哪种疫苗,还有一些学校强烈的要求学生购买商业保险才能入学等等。

我国实现小康社会以来,我国人民基本有了受教育是很重要的认知,现在的学生除了要完成学校里的基本学习外,还要报读多项兴趣技能班,以便踏入社会以后更具竞争性优势。这个结果有赖于我国实现了义务教育作为大前提,使得我国青少年、儿童能够得到均等的受教育权利。记得在我们的那个年代,比我年长几岁的伙伴们,还有受到家长的这些建议:学习这么差,还不如提前出去挣个几个钱。而这种事实在书中也有被反映到,特别在一些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中,家长权衡当下可得利益的高下而选择让孩子出去工作还是在学校读书。当然,这些家长们是从来不知道每年的受教育差会导致以后的收入水平的差距有多大。

在我国,并没有书中谈到的那些贫困国家中存在的大多数疾病问题,但是我们有着自己特有的一些健康问题,例如很多老年疾病都趋于年轻化,很多疾病都趋于普遍化。我们现在知道是否患过疟疾而会存在50%的收入差,但是我们并没有统计出针对我国多发的疾病问题是否影响收入差,所以我们对这部分的认知还是一无所知。然而我们并没有从其他的案例中得出相应的忧虑,还喝着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吃着晚来的第n只炸鸡腿。但是我们可以预测,不健康的状态在未来肯定会加重我们在健康护理的成本,或者医疗支出。

我们大概没有想过,这些很大程的影响着我们是否贫穷的因素在我们还没有察觉的时候就被我们背后的强大的国家给优化了,我们不需要承受有蚊子肆虐而带来的疟疾,我们不需要饮用不干净的水源,我们拥有独立的家庭卫生间,这些层层的优越环境造就了我们不需要受到更多的健康担忧。

信息发达的今天,拥有正确的思维方式,能够让我们生活变得更加宽裕和富足。书中的一些案例告诉了我们一些事实,在我们身边也存在的一些现象。信息和物质的困乏是贫穷的一个外在原因,但绝对不是形成贫穷的根本原因,贫困是一种状态,脱离贫困是一个行动也是一个目标,脱离贫困最重要的是改变导致贫困的一些思维,和用有效的思维指引脱离贫困。


书中提到,到了2009年的时候,全球还有十亿人口还处于温饱没有解决的这种困境中。书里讲到一个例子,一个印尼的人帕克,家庭并不富裕,但他抚养有十三个孩子。按照我们现在的思维就会疑问,家里这么穷了,为什么还要生养这么多的孩子。用经济的角度看其实很好理解,抚养多个孩子在现在看来应该是压力很大的,但是这算是一种投资,对于抚养多个孩子就等于是把投资风险分散开,最终为自己的养老获取回报,因为不知道哪一个更加有可能给家庭带来更好的条件,所以抚养多个就有更多的机会。其实这种现象,在我国早期也是很常见的,在现代社会部分家长还留存有这种思想,养儿防老。一个福利制度越健全的国家或地区,这种养儿防老的思想就越少,因为父母不用担心养老问题,养育孩子越少,孩子获得的资源越集中,父母的生活也相对轻松。养儿防老思想的牢固程度间接也反映了该地区的富裕程度。其实很多投资成功的投资人并不是喜好分散投资的人,他们会集中地把资金集中到一个可能给自己带来更多回报的投资方向去,所以转换一下思维,生养越多的孩子,反而更难给孩子更好的营养,和更多的读书机会,最后导致孩子的收入继续低下。

同样是这一个案例,作者发现帕克手上的钱增多了以后并不是屯储食物或者用来存储起来以备不时之需,而是用来消费了享受性的产品,例如手机和电视。帕克说电视和手机比吃得还重要。在困难的环境中,他们更加愿意消费享受,以获得更多的安慰。这就是不能脱离贫困的基本因素——不能延迟满足。

导致贫穷其实很容易,只要顺应身体或者内心的基本诉求就可以,脱贫致富是需要克制,需要与这些短期带来快感的行为做相反的选择。脱贫致富是增加资金积累减少资金流失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分成几个阶段。

为什么现代人负债那么多——致贫容易致富难,读《贫穷的本质》

第一,就是产生收入,解决温饱问题。这个比较简单,在我们身边的情况看来,温饱问题基本上已经得到解决,或已经在小康生活以上了。

第二,防止从温饱小康的生活重新回到贫困状态。书中说到,其实低产阶级时刻处在经济危机,一个尽可能小的黑天鹅也可能把一个脱离贫困边缘的家庭一下子拉回到贫困环境。书中有一个案例讲述一个家庭开着小作坊经营自己的生意,一个朋友给这个家庭提供一个订单,订单完成后,朋友写下了一张支票,这个家庭去银行兑取支票的钱的时候被告知这是一个空头支票,因为无从找到这位朋友,最后只能变卖家产去交付各种物料费。最后这个家庭就这样一下子回到了贫困的环境里面。这个案例只是一个因为在经营生意中的一个不谨慎导致的,书中另外提到,最容易让一个家庭倒退到贫困的因素是重大疾病。我们在电影《我不是药神》中也能看到,一场大病是导致家庭倒退得最彻底的可能性原因。致富中,我们需要注意,最大可能的减少不情愿消费带来的压力是脱离贫困的一个关键过程,而最不情愿的消费也只有医疗支出了。其他的消费我们都能有计划地去储蓄资金,选择消费,即使是投资品,例如房产。医疗支出却不同,它可能是突如其来的,消费上限不确定的,没有充足时间准备储蓄,最重的打击是必须消费的。所以健康保险对这个生活水平的群体在保护不被倒退回贫困环境起到重要的作用。在《事实》一书中说,收入分为四个阶段,而每个阶段的晋级需要在原有的收入水平提升四倍,才能保证不会被掉入下一个生活水平状态。但是提升四倍相对于保住现有的财产要艰难得多,所以在这个阶段要减少不情愿消费变得极其重要。

第三,不断地增加资产积累,在解决温饱和减少不确定不情愿的消费支出以后,再选择有效的资产增值。这个方面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有人会选择房产投资,有人会选择股票投资,有人会选择古玩投资,投资渠道五花八门。但是从众多的书籍或者资料看来,如果把投资时间放得足够长,股票投资是一个低风险而且收益可观的选择。

贫越贫富越富是有一定的原因的,在一个界限内得以突破需要做出很大的思维转变。蜕变总是需要勇气和技巧,减少损失增加收益就是最根本的过程。

我一直认为,人生中,最为重要的两件事情,就是健康和学习。健康可以让自己减少不情愿的消费支出之外,还能让自己有更多的机会和时间去积累更多的财富。学习是让我们捕获更多的信息,并把这些信息据为己用,并为自己积累财富时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做准备。所以,除了不可改变的一些外在因素,能够让我们脱离贫困的就是增加见识和拓展思维。

美好的生活总是在慢慢坚持后,迅速脱贫,慢慢富有——减少负有,慢慢富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贫穷   养儿防老   疟疾   温饱   美文   现代人   认知   贫困   本质   思维   程度   因素   收入   孩子   家庭   更多   健康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