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那年,儿子是这样过的“六一”

早晨,儿子在被窝里宣布:“今天六.一,是我最后一个儿童节了,怎么过呢?”我在厨房里听到这懒洋洋满含潜台词的话,知道儿子又要提要求了,我假装糊涂,“这不是最后一个,上了初中你还可以过的,并且还多了个节日,五.四青年节。”

“唉!在学校里也没冒着看节目,校长太可恶了,让我们考什么试?”

听着儿子的满腹牢骚,我突然想到昨晚在网上看到的消息,可以给灾区的孩子捐书,我还写下了地址。想到这儿,我对儿子说: “儿子,我说你怎么过吧,你给灾区的小朋友寄些书去,写上一封信,这不就过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儿童节吗?”

儿子一听,烦了,“寄书可以,写信有什么用呢?”

汶川地震那年,儿子是这样过的“六一”

儿子对“写”这个字特别敏感,一听就烦,其实他写的作文不错,昨天就写了一篇新童话《龟兔赛跑后记》,受到了他爸爸的夸奖,高兴的一家三口在饭桌上各编了一篇。

我拿出教育学生的派头,教育儿子:“汶川地震中,一个人失去家园是不是很难过?甚至失去亲人,他们是多么的痛苦!有的人被救出后成了残疾,从此拄起了双拐,他们又是何等的不幸!你写封信,收到你信的小朋友会非常高兴的,他会变得更加坚强。”

“好,我写。哎呀,我还是第一次往外寄信呢!我可得好好写。”

汶川地震那年,儿子是这样过的“六一”

中午,儿子没睡午觉,从自己的书橱里,挑出七本课外书,《安徒生童话.》、《封神演义》、《哈尔.罗杰历险记》、《科幻故事》、《智慧故事》、《睡前百问》、《妈妈讲得好故事》。

我问儿子:“为什么挑七本呢?”儿子说:“在俄罗斯,“七”表示吉祥如意。我祝灾区的小弟弟、小妹妹吉祥如意。”

下午,我帮着儿子把书打好包,儿子的信没有署自己的名字,而是署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学生。”

我问儿子为什么不署名字,儿子说:“人家做好事都不留名,我也不留名。”

来到邮局,邮局的人员一看边问:“是不是往灾区寄?”

“对,得需要多少钱?”我问道,因为我从未寄过包裹。

汶川地震那年,儿子是这样过的“六一”

“免费。”

我和儿子一听很高兴,我指导着儿子填好汇单。 服务员看了看汇单说;"你写的地址不免费,你可以写四川成都红十字会收。”

我和儿子都有些纳闷,我看了看我从网上抄的地址,是“四川省成都市新南路90号附7号 邮编:610041 接收人:文小慧”。我和儿子只好改写了地址。

回来的路上,我问儿子;“过得这个六一挺有意义吧?”

儿子略有遗憾得说:"是有意义,但我没能和小伙伴去小树林捉蚂蚁。不过,我还是很高兴的。”

2008年6月1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汶川   安徒生   双拐   儿子   着儿   震中   满腹牢骚   吉祥如意   灾区   儿童节   美文   小朋友   邮局   童话   地址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