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庆的“弱智”与潘金莲的“明智”


闲读《金瓶梅》

吴营洲



“使豁了的”与“皮靴儿没反正”


  第二十五回,来兴儿告诉潘金莲:来旺儿扬言要杀西门庆,也要杀潘金莲。(因为来旺儿知道了西门庆勾上了他老婆宋惠莲,而潘金莲又为西门庆提供了方便。)

  来兴儿说这话时,孟玉楼也在场。玉楼并不清楚其中内情,于是便问金莲:“真个他爹和这媳妇可有?”金莲道:“你问那没廉耻的货!甚的好老婆也不枉了教奴才这般挟制了。在人家使豁了的、九炖十八火的主子的奴才淫妇……”

当我看到这句“使豁了的”,差点儿笑喷。潘金莲的头脑与口齿,真真是太她姥姥的令人叹佩了!

  “使豁了的”是句方言土语,意思是使用的次数太多、太费,都使得有豁口了。

  接着潘金莲又道:“左右的皮靴儿没反正,你要奴才老婆,奴才暗地里偷你的小娘子,彼此换着做!”此处的意思是:“你西门庆要了来旺儿的老婆宋惠莲,来旺儿也要了你西门庆的老婆孙雪娥。”


西门庆的“弱智”与潘金莲的“明智”


西门庆的“弱智”


  第二十五回,西门庆至晚来家,只见金莲在房中云鬟不整,睡搵香腮,哭的眼坏坏的。问其所以,遂把来旺儿酒醉发言,要杀主之事诉说一遍。

  西门庆听了妇人之言,走到前边,叫将来兴儿无人处问他始末缘由。这小厮一五一十说了一遍。走到后边摘问了小玉口词,与金莲头说无差。这西门庆心中大怒,把孙雪娥打了一顿。

  西门庆在后边,因使玉箫叫了宋惠莲,背地亲自问他。这老婆便道:“啊呀,爹你老人家没的说,他可是没有这个话。我就替他赌个大誓。他酒便吃两钟,敢恁七个头八个胆,背地里骂爹?又吃纣王水土,又说纣王无道!他靠那里过日子?爹,你不要听人言语。我且问爹,听见谁说这个话来?”那西门庆被老婆一席话儿说的闭口无言。问的急了说:“是来兴儿告诉我说来。”

  由此可知,西门庆在女人面前,总是特别“弱智”——他怎么能把来兴儿“供”出来呢?


西门庆的“弱智”与潘金莲的“明智”


潘金莲的“明智”


  第二十五回,西门庆为了和宋惠莲私通方便,便想给来旺儿一千两银子,让他去杭州做买卖。潘金莲知道此事后便对西门庆说:“不争你贪他这老婆,你留他在家里不好,你就打发他出去做买卖也不好。你留他在家里,早晚没这些眼防范他;你打发他外边去,他使了你本钱,头一件你先说不的他。你若要他这奴才老婆,不如先把奴才打发他离门离户。常言道:剪草不除根,萌芽依旧生;剪草若除根,萌芽再不生。就是你也不躭心,老婆他也死心塌地!”

  一席话,说的西门庆如醉方醒,遂就变了卦。因为潘金莲说的确实有道理。由此也能感知到潘金莲的超常聪明。


西门庆的“弱智”与潘金莲的“明智”


陷害来旺儿的主意是谁出的?


  第二十六回,西门庆诬陷来旺儿是“贼”,并诬陷来旺儿想用刀子杀他,还诬陷来旺儿是抵换了他的银子。(西门庆此前交给来旺儿六包银子共三百两,让他在家门口开个酒店做买卖,不曾想西门庆取回那六包银子时,发现“止有一包银两,余者都是锡铅锭子”。)

  这三桩“罪”,任何一桩西门庆都可以随意收拾来旺儿。

  我只是不大明白,如此“险恶且下作”的招数,是西门庆自己想出来的吗?估计不是。西门庆除了在勾引女人和经商方面颇有头脑外,其他方面基本上是个夯货。

  如果不是他想出来的,那又是谁给他出的主意?

  对此,书中没有明言。

  从此后的一些情节看,肯定不是吴月娘。因为吴月娘曾为来旺儿说情,并称西门庆“不知听信了甚么人言语,平白把小厮弄出去了”!看样子也不是孟玉楼。因为孟玉楼劝宋惠莲道:“你爹正在个气头上,待后慢慢的俺们再劝他。你安心回房去罢!”更不会是孙雪娥了。因为孙雪娥和来旺儿有首尾。


西门庆的“弱智”与潘金莲的“明智”


宋惠莲的“不当不正跪下”


  第二十六回,来旺儿被西门庆捉住后,只见宋惠莲云鬓鬔松,衣裙不整,走来厅上,向西门庆不当不正跪下,说道:“爹,此是你干的营生!他好意进来赶贼,把他当贼拿了。你的六包银子,我收着,原封儿不动,平白怎的抵换了?恁活埋人,也要天理!他为甚么,你只因他甚么,打与他一顿。如今拉剌剌着送他那里去?”

  此处的“不当不正跪下”几个字用得真好。宋惠莲知道西门庆是她的主子,此时她是不能不跪的。但她心里明镜似的,知道这都是西门庆下的套,她又不愿意恭恭敬敬地跪,因此才有了这个“不当不正跪下”。


西门庆的“弱智”与潘金莲的“明智”

吴月娘的“糊涂”


  第二十六回,到天明,西门庆写了柬帖,叫来兴儿做证见,揣着状子,押着来旺儿往提刑院去。说来旺儿某日酒醉持刀,夤夜杀害家主,又抵换银两等情。

  才待出门,只见吴月娘轻移莲步走到前厅,向西门庆再三将言劝解。说道:“奴才无礼,家中处分他便了,你要拉剌剌出去,惊官动府做甚么!”西门庆听言,圆睁二目喝道:“你妇人家不晓道理!奴才安心要杀我,你倒还教饶了他罢!”不听月娘之言,喝令左右把来旺儿押送提刑院去了。月娘当下羞赧而退。

  其实,这个吴月娘真是“糊涂”,她不清楚西门庆为何要诬陷来旺儿。


西门庆的“弱智”与潘金莲的“明智”


宋惠莲的“单纯”


  第二十六回,这宋惠莲自从丈夫来旺儿被拿了去,头也不梳,脸也不洗,黄着脸儿,裙腰不整,倒靸了鞋,只是关闭房门哭泣,茶饭不吃。西门庆慌了,使了玉箫并贲四娘子儿,再三进房劝解他,说道:“你放心!爹因他吃酒狂言,监他几日,耐他性儿,不久也放他出来。”惠莲不信,使小厮来安儿送饭进监去,回来问他,也是这般说:“哥见官一下儿也没打,一两日来家,教嫂子在家安心。”这惠莲听了此言,方才不哭了。每日淡扫蛾眉,薄施脂粉,出来走跳。西门庆要便来回打房门首走,老婆在帘下叫道:“房里无人,爹进来坐坐不是。”西门庆抽身进入房里,与老婆做一处说话。西门庆哄他说道:“我儿,你放心。我看你面上,写了帖儿对官府说,也不曾打他一下儿。一两日还放他出来,还教他做买卖。”妇人搂抱着西门庆脖子,说道:“我的亲达达,你好歹看奴之面,奈何他两日,放他出来。……”西门庆道:“我的心肝,你话是了。我明日买了对过乔家房,收拾三间房子与你住,搬了那里去,咱两个自在顽耍!”老婆道:“着来,亲亲!随你张主便了。”说毕,两个闭了门首……


西门庆的“弱智”与潘金莲的“明智”


“甄妃之玉”与“汉署之香”


第二十六回,“于是二人(西门庆与宋惠莲)解佩露甄妃之玉,朱唇点汉署之香……”

什么是“甄妃之玉”?“汉署之香”?

经百度方知,“甄妃之玉”是指像三国时美女甄妃那样的纤纤玉手,“汉署之香”是指鸡舌香。(鸡舌香即丁香,含在口中,遂就呵气如兰。)

这俩典故在这里,是比喻二人:“解衣露体,接唇亲吻。”

而在第七十六回、第九十七回,竟又出现了大致相同的语句:一是月娘见任医官时,“春笋露甄妃之玉,朱唇点汉署之香,望上道个万福”;二是春梅与陈经济,“两个在花亭上,解佩露相如之玉,朱唇点汉署之香。”只是第九十七回将“甄妃之玉”换成了“相如之玉”。

由此可知,一个大致相同的比喻,竟在书中前后出现了三次,感觉《金瓶梅》一书的文字真的不大讲究。

看起来,《金瓶梅》的作者,还真如梅节先生所说,并不是什么名家巨儒,只是个说书艺人。而说书艺人所面对的听众,一次和一次或许是不一样的,所以他使用重复的比喻,听众或听不出来。而《红楼梦》则没有此等现象。

西门庆的“弱智”与潘金莲的“明智”

“好物不坚牢”与“彩云易散”

在《金瓶梅》中“不坚牢”这三个字,先后出现了三次:

第一次是第二十六回,“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第二次是第七十一回,也是这句话。

第三次是第九十六回,“老年色嫩招辛苦,少年色嫩不坚牢。”

而在《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第三回,恰巧有句眉批,正是“少年色嫩不坚牢”。

而在《金瓶梅》中出现的“彩云易散”恰巧在《红楼梦》中也出现了,是形容晴雯的。这说明了什么呢?

其一,或是说明《金瓶梅》的文字不大讲究,同样的词语不该原封不动地重复出现。

其二,当是说明《石头记》的评批者脂砚斋是读过《金瓶梅》的,不然就不会一字不差地引用。


西门庆的“弱智”与潘金莲的“明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彩云易散   坚牢   红楼梦   小厮   由此可知   皮靴   银两   金瓶梅   奴才   金莲   弱智   妇人   美文   银子   比喻   明智   说道   老婆   潘金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