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里的“下书”二字


《金瓶梅》里的“下书”二字

吴营洲


  “下书”二字,在汉语词典中仅有三个意思:一,投递书信;二,致送婚约;三,送达战书。但在《金瓶梅》中,“下书”二字有时就不是“词”,而单是两个“字”了,其意思即:“下面书有”,或“下面写着”。

而具有这一意思的“下书”二字,在《金瓶梅》中竟达十二三次,诸如:

第十二回,西门庆梳笼李桂姐后,流连勾栏,约半月不曾回家,潘金莲渴念不已,便托小厮给西门庆捎了个帖儿,是首《落梅风》:“黄昏想,白日思,盼杀人多情不至。因他为他憔悴死,可怜也绣衾独自!灯将残,人睡也,空留得半窗明月。孤眠衾硬浑似铁,这凄凉怎捱今夜?”并且,“(下书)爱妾潘六儿拜”。

第四十回,吴月娘告诉西门庆说:“今日乔亲家那里使乔通送了六个帖儿来,请俺们吃看灯酒。咱到明日,不先送些礼儿去?”教玉箫拿帖儿与西门庆瞧。见上面写着:“十二日寒舍薄具菲酌,奉屈鱼轩。仰冀贲临,不胜荣幸。右启大德望西门大亲家老夫人妆次。(下书)眷末乔门郑氏敛袵拜。”

第五十一回,这玳安交下毡包,拿着帖子,骑马云飞般走到夏提刑家,如此这般说了:“巡按宋老爷送礼来。”西门庆看了帖子,上面写着:“鲜猪一口,金酒二尊,公纸四刀,小书一部。”“(下书)侍生宋乔年拜”。

第六十六回,正吃之间,忽报东京翟爷那里差人来下书。温秀才接过书来观看,其书曰:“寓京都眷生翟谦顿首,书奉即擢大锦堂西门四泉亲家大人门下:……(下书)冬上澣具。”

第六十七回,西门庆见玳安中用,心中大喜。拆开回帖观看,原来雷兵备回钱主事帖子都在里面。上写道:“来谕悉已处分。……(下书)年侍生雷起元再拜。”

另外,第七十二回,第七十七回,第七十八回,第八十五回,第九十六回,第九十八回,第九十九回,均有“下书”二字,恕不俱引。

为何“下书”二字在《金瓶梅》中,一改其词义而仅仅具有字义了?

关于这一点,梅节先生在其《从文本探索〈金瓶梅〉的作者》一文中说得清楚:

我们的视觉可以感知空间的方位,听觉却不能。遇到书启体,便用“上写”“下书”的指示词。京剧《四进士》,“上写田纶顿首拜,拜上了信阳州顾年兄”。

这是“上写”用法,表明以下是田纶给顾读密函的内容。

第十二回,潘金莲寄给西门庆一首《落梅风》,桂姐抢过来让祝日念念给众人听:黄昏想,白日思,盼杀人多情不至。……下书爱妾潘六儿拜。

这是“下书”的用法。但是潘金莲的原柬帖是不会有“下书”二字的,“下书”是说书艺人(此处是祝日念)加上去的方位指示词。

“词话”完整的书柬共十六封,其中十二封有“下书”,其他四封信属“上写”体。到崇祯本改编为案头小说,已将“下书”大部分删去,刘本栋先生校点本则全部删除。

值得注意的是,第九十八回陈经济与韩爱姐孽恋故事,大段采自《古今小说·新桥市韩五卖春情》。原韩赛金与吴山的书柬均无“下书”,但《词话》录入,却加上“下书”。这是《金瓶梅》原属听的平话、词话的铁证,徐朔方先生据此指《词话》为小说发展史的活化石。

  由此便可确知,《金瓶梅》一书,就是说书艺人的记录底本,兰陵笑笑生就是一说书艺人。


《金瓶梅》里的“下书”二字

《金瓶梅》里的“下书”二字

《金瓶梅》里的“下书”二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金瓶梅   贲临   崇祯   书启   柬帖   年兄   毡包   爱妾   词话   亲家   西门   白日   美文   艺人   帖子   小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