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游狄公故里,延续太原文脉

畅游狄公故里,延续太原文脉

谈起狄仁杰,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廉洁奉公的神探,文武双全的才子,举贤任能的伯乐,以身护法的大法官,还是再造唐室的忠义之士?

畅游狄公故里,延续太原文脉

阎立本画作《步辇图》

唐朝宰相阎立本称狄仁杰是“海曲之明珠,东南之遗宝”,他以民为本、举贤任能、勤政为民、刚正不阿、不畏权贵,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了“尊祖尚德、家国情怀、勤劳节俭、嫉恶如仇”的狄家家训,用一生传承发扬了廉、忠、孝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畅游狄公故里,延续太原文脉

狄仁杰(630-700),字怀英,并州太原人,唐武周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出身太原狄氏家族。狄仁杰一生为官,两次做宰相,终身清廉,为民请命,剿匪除恶,惩治腐败,铲除贪官,辅助武则天建立起盛唐大业。

畅游狄公故里,延续太原文脉

晋阳为省会重地,故名臣将相附翼攀鳞后先代起。余字丙辰冬(1616),分符至此眷懐曩烈凭吊其山川里居,未尝不感慨流连。而余有唐狄梁公尤不禁景行叹息也。

畅游狄公故里,延续太原文脉

狄梁公祠和狄公故居初建时间不详,明崇祯十年,吴元辅巡查山西时,对狄公祠进行了修缮扩建,清康熙十一年,知府周令树对狄公祠和狄梁公祠碑进行了修绪,并撰《狄梁公祠碑记》;清康熙二十年,知县戴梦熊再次修缮。

畅游狄公故里,延续太原文脉

另有《重修狄村官厅记》一文,记载了阳曲县南郊十里是狄仁杰的故里,在旁边设有官厅,官亭东侧便是狄仁杰故居,戴梦雄为纪念狄仁杰的人们功绩里新修缮狄公祠和狄仁杰故居,并在故居匾额上题名《白云飞处》匾额,在紧依宫道处竖《狄梁公故里》碑。如今,留下来的只有千年唐槐和《白云飞处》匾额。

畅游狄公故里,延续太原文脉

如今的狄仁杰文化公园是在原有唐槐公园基础上扩建而成,为纪念唐朝名相狄仁杰而精心打造的太原历史文化名人园,其面积比此前扩大了一倍多。

畅游狄公故里,延续太原文脉

公园占地面积1.7万余平方米,全新打造的狄仁杰文化公园内设有狄梁公祠、狄公故居两大仿唐建筑群以及镜池 等景观,游客入园后可全方位、多角度感受唐朝名相狄仁杰的廉、忠、孝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由此可见,此旧址在此建设狄仁杰文化公园,是对历史文化珍贵遗产最有力的传承,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最真诚的颂扬。

狄梁公祠

畅游狄公故里,延续太原文脉

从公园的正门进入,首先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宽敞的文化广场,穿过鱼沼,就是狄梁公祠,位于镜池的西侧,主要展示狄仁杰勤政为民、清正廉洁、执法公正的卓越功绩。

畅游狄公故里,延续太原文脉

畅游狄公故里,延续太原文脉

畅游狄公故里,延续太原文脉

畅游狄公故里,延续太原文脉

狄梁公祠采用唐代传统祠庙“日”字型布局,坐北朝南,二进院落,中轴线由南至北依次为祠门、镜池、大殿、后殿,共计建筑5座,均采用仿唐代风格,抬梁式砖木机构。

畅游狄公故里,延续太原文脉

园内建筑充分利用了月亮造型横拱、上窄下宽支柱、人字形斗拱等建筑元素,还原了大唐时期民风民俗和唐式建筑风格,同时还借鉴了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建筑样式,让游客在游览的过程中,尽情地品味大唐文化。

畅游狄公故里,延续太原文脉

在狄梁公祠的正后方,是一个蜡像展馆,呈现的是狄仁杰“规劝武后”,“祚唐宗归”的故事场景,通过摆放蜡像,模拟朝堂布景的手段,生动地还原了狄仁杰劝说武后的场景。

畅游狄公故里,延续太原文脉

畅游狄公故里,延续太原文脉

园内绿化、水系、叠石与景观建筑的布局将充分体现中国传统古典园林美景,设有多处亭、廊、轩、榭等景观建筑,满足游人游览休憩需求。

狄公故居

畅游狄公故里,延续太原文脉

狄公故居位于镜池的东侧,整体采用唐代传统住宅布局,设内外宅,分设厅堂,前后并立,主院由南至北依次为大门、二门、前堂、后宅,主要展示狄仁杰传说故事以及大唐时期民风民俗,大家可以观赏到唐朝的服饰、狄仁杰的官服以及大唐疆域图,并从狄仁杰书屋、起居室了解唐朝的生活方式。

畅游狄公故里,延续太原文脉

畅游狄公故里,延续太原文脉

狄公故居的外墙采用了麦秸泥抹墙的工艺,这是古代建筑最常用的一种建造手法。 

在狄公故居的后殿,设置了全息投影屏,用来展现大唐盛世、太原在唐朝的地位、狄仁杰的一生、廉政文化等内容。

畅游狄公故里,延续太原文脉

狄梁公祠、狄公故居东西相望,中间由一面800平方米的镜池相隔。旁边,是临水而建的清波榭,是有“清如水、明如镜”的寓意,象征狄仁杰的品格,站在清波榭中可以欣赏整个公园的景色。镜池北边是一座假山,灌水后,会形成一个小型瀑布。

畅游狄公故里,延续太原文脉

畅游狄公故里,延续太原文脉

畅游狄公故里,延续太原文脉

畅游狄公故里,延续太原文脉

在狄仁杰文化公园,有一株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古槐树。相传狄仁杰在朝为官,狄母十分想念,为了儿子回乡光宗耀祖时能有个拴马的地方,便在门前栽下了这棵槐树,所以被称为栓马槐,但儿子公务繁忙,尽忠便难尽孝,年年春来季季花开,狄母在树下盼了一年又一年,不见儿子归来,日久天长,连这树枝也有了灵气,向西弯曲,为母盼儿而低垂枝头,所以这树枝便取名“盼儿枝”。

畅游狄公故里,延续太原文脉

畅游狄公故里,延续太原文脉

许多著名的古树专家和园林专家,对它作了极高的评价,称它为“古槐之最”、“活的文物”,遗憾的是这样一株价值极高的古树被无知的人们烧坏了一部分树木,影响到了古树的正常生长,现今在政府的保护下又古树逢春,郁郁葱葱地欢迎八方来客。

畅游狄公故里,延续太原文脉

一心清正千家福,两字公平百姓安。

惟有昌平旧令尹,留传案牍后人看。

视频加载中...


时光虽逝,

他的故事,广为流传

他的精神,后世称道。

他的廉政故事是山西宝贵的精神财富,

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的璀璨瑰宝,

后人也将在他的影响下,

将廉政文化弘扬传承下去……

文字:黄琳

摄影:范勇、曹雯雯、何强

视频剪辑:范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太原   阳曲县   举贤任能   大唐   文脉   匾额   蜡像   故里   故居   唐代   唐朝   美文   中华民族   布局   公园   建筑   故事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