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寺祖师塔,全国仅存的北魏时期的两座古塔之一

佛光寺祖师塔,全国仅存的北魏时期的两座古塔之一

塔是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传统建筑形式,它记录了一段段沉淀的历史,承载了古建筑学、美学、哲学等诸多文化元素,静默如斯,风雨不改。

佛光寺东大殿南侧偏东,有一座六角形的砖塔。下层空心,西面开门;上层实心,设假门。这就是寺僧们所说的初祖禅师塔,即祖师塔。

佛光寺祖师塔,全国仅存的北魏时期的两座古塔之一

祖师塔建于北魏时期,是唐代会昌五年灭法,佛光寺被毁时留下的唯一建筑物,是全国仅存的北魏时期的两座古塔之一,非常地珍贵。

佛光寺祖师塔,全国仅存的北魏时期的两座古塔之一

祖师塔为等边六角形砖塔,外观二层,上下层均单檐。塔下层有六角形心室,面西开一素火焰形券门,余五面素墙。上层实心,西面砌一假门,门西侧两面各砌假窗,另外三面是素墙,但是在六个转角处都有饰以三朵束莲的倚柱,是古印度犍陀罗式建筑风格。

塔身由青砖砌筑而成,表面涂以白色,以示清净纯洁。上下层檐各用三层砖仰莲叠涩挑出,塔刹为二重仰莲为座,上承宝瓶,最上为火珠。

佛光寺祖师塔,全国仅存的北魏时期的两座古塔之一

上层塔身以上六角柱上,作出角梁头的形状,梁头之间出涩一层,其上出三层莲瓣,成为上檐。塔顶的砖刹,用仰覆莲作座,其上又安仰莲一层仰莲上安六瓣的覆钵,其上又出莲瓣两重,以承托最上之宝珠。

塔身上部微出迭涩一层,涩面砌出斗拱,每面九枚,其上又出迭涩一层,上层密列莲瓣三层,莲瓣上又出迭涩六层,构成第一层檐部,下层檐的背上,用反迭涩仿木制胡状的形式,每角立瓶形的角柱,每面作壶门四间,剔透凌空与内部塔体脱离。束腰上下收分甚紧束腰上涩之上,又出仰莲瓣三重,以承托上层塔身。上层塔身的六个角上都立倚柱,柱头柱脚,柱中都用仰莲花捆束着,富有印度风格。

佛光寺祖师塔,全国仅存的北魏时期的两座古塔之一

西面假券门券面也作火焰形,近券顶处并用施纹装饰,券下两扇假门左扇微起错缝,仿佛开着一些,这层塔身表面用土朱画作一部分结构作装饰。西北直棂窗以上,在柱头间画额两层,额内画五个短椁,额以上画人字形的寂间铺作。

斗转星移,古旧的砖石构生出裂缝,古塔正随着城市渐渐老去。瞭望古塔,他已不再神秘,亲切地像过往的老者,循循善诱,没有宗教的约束,只需一颗诚心。

文字:黄琳

摄影:范勇、曹雯雯、何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佛光寺   北魏   祖师   会昌   角柱   风雨不改   时期   柱头   束腰   实心   下层   美文   火焰   表面   形式   风格   全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