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之“旅”——“七一”走访记

寻根之“旅”

——“七一”走访记

今年喜逢建党100周年,这两天,学校对退休老党员代表进行了慰问走访,我随行其中,见到了几位久违的老领导和老同志,内心激动,感受颇多。


第一站到了于家围子村,看望了于家围子村小学的孙德发老校长。老人家70多了,虽然经过几次大病,但身体硬朗精神矍铄,是个精神老头。老人家和老伴儿独门独院,屋内屋外一尘不染,院内寸草不生,园中植被繁茂,一派欣欣盛景,不用多说,晚年生活宁静幸福。回忆当年于家围子小学辉煌历程,往事历历在目,老校长对学校发展如数家珍,言语中充满留恋和自豪之情。当年,正是这样一大批默默扎根基层的村小校长挑起了乡村教育的重任,给无数乡村的孩子插上了梦想的翅膀,改写了乡村教育的明天。领导代表组织表达了慰问之情,老校长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对党的关怀充满感激之情。他们,才是应该被记住的一代功臣。


寻根之“旅”——“七一”走访记

寻根之“旅”——“七一”走访记


第二站到了永安卜村,看望了永安卜村小学退休的朱国良老师。朱老师是我较为熟悉,当年我做教学主任的时候,曾经多次在一起搞过教研活动,他是一名老主任也是科学教师,当年的教学那是顶呱呱,我还记得当年他确立的科学小课题《别把学具当玩具——提高实验操作的有效性研究》,就看这个课题你就知道他是个务实的人,在我眼中,他是一名好教师。朱老师家庭情况特殊,至今生活拮据条件仍不宽裕,从他身上我看到了更多乡村教师当年的影子——执着、敬业、朴素、认真,这一批乡村教师永远是我们值得铭记的人。


寻根之“旅”——“七一”走访记


寻根之“旅”——“七一”走访记


第三站到农安,看望了四位我最为尊敬的老领导。碰巧的是,他们四位竟然都相距不远,时不时可以经常相聚于附近的公园当中共同排遣闲暇的时光,我曾在心里想,他们也许是有意的,因为,他们不仅是领导和同事,更是伙伴和朋友,彼此的心离得近一些。


先看望的是张贵咸老校长。老人家79岁了,受心血管病影响,这几年身体一直不好。大女儿照顾他,现在可以勉强下楼,虽然自己能够走路但是需要人照料了,据说记忆力也有所下降,但见到我们,老校长还是有些激动,对于过往的工作记忆依然清晰,握着我们的手,

我们感觉到他的手温暖而又有力。当年,作为业务校长的他,肩负着全镇教学的重任,也可谓日理万机,但从未见他懈怠过。印象最深的是那时候他经常带领业务领导听课,听课后必须评课指导,他说的话大家都服气,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他都付出了不少心血。对他,时至今日,我的内心里仍然充满敬畏。因为,在他身上具有那个时代鲜明的烙印——严谨、求实、勤奋、创新。平时的他不苟言笑,但是其实是内心火热的人,至今清晰记得一次教师节聚餐后,他喝了点酒,带领着全体教师扭秧歌的情景,那还是我第一次扭秧歌呢,回忆起来温暖而又幸福。和领导起身向他告别,他说“真想和你们喝点酒!”,老校长的心依旧那么火热,祝福老人家身体健康。

寻根之“旅”——“七一”走访记

寻根之“旅”——“七一”走访记


第二位看望的是陈福财老校长,他是高家店小学的第一功臣。从学校建校到发展进而成为农安县知名的乡镇小学,老校长倾注了毕生的精力。从1978年开始到2000年,22年的校长生涯,他一直执着的耕耘在这里,扎根在这里。老校长今年81岁,但身体异常硬朗,思维敏捷逻辑清晰,不亚于年轻人,让人尊敬而又羡慕。回忆学校的历史,他动情地说“高家店是个好地方啊,老师们好、老百姓好,不好的话,我哪能在那里干那么多年啊!我一直也惦记着学校的发展,你们干得都不错!”我们说:“都是您打下的好基础啊,一想到当年您对我们的要求,我们丝毫不敢懈怠!”老人家听了哈哈大笑。我们隐约感觉到他话里的深意。当年师范学校毕业分配到高家店小学做班主任,对老校长真的是满怀敬畏之心,他以严格管理著名,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细致入微,标准极高,要求极严,老师们心里都有一些畏惧,自然对自己的要求也严格起来,学校各项工作都非常出色。我还记得一次期末总结会,老校长让我说说感受,我说在高家店小学工作,始终有一种危机感,不努力工作就会被淘汰,我记得他向我投来一丝少见的微笑。工作期间能够遇到这样一位严格的领导,确实是一种幸运,时至今日,对待工作仍不敢马虎大意,因为始终不能忘记那道严厉的目光。和老校长攀谈了较长时光,临别,他执意送我们到楼下,我们满怀敬意的和他挥手告别。


寻根之“旅”——“七一”走访记

寻根之“旅”——“七一”走访记

寻根之“旅”——“七一”走访记


第三位看望的是当年的后勤主任崔佑恩老师,是大家非常敬重的人,今年85岁了,去年患病,身体不如以前了,不能长时间站立需要坐轮椅出行,我们知道他就在附近,真是碰巧在公园里找到了他。他正和几位老伙伴在一起,让我们高兴的还有张贵咸校长。老人家坐在轮椅上,见到我们,非常惊喜。虽然不能站立,但是精神十足,口齿清楚,表达没有任何问题。往事历历在目,当年一起工作的情景他记忆犹新,回忆起来也不免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当年,崔老师是学校的后勤主任,用今天的话说善于调试外部环境,为老师的利益没少费心,积极学校争取资金改善办学条件,用我们的话说崔老师就是一个外交家。最让人感动的是,崔老师心肠火热,老师们谁家有困难,他都想方设法帮助解决,很多时候他是老师们的主心骨,有困难的事都是请他来办,我当年工作的调转,都是他帮的忙,心里面不能忘啊。老爷子这些年来过多次学校,印象很深,每次来,周围都会围上不少人,特别是一些老同志,都惦记着他。


寻根之“旅”——“七一”走访记

寻根之“旅”——“七一”走访记


最后看望的是老主任王显贵,他是我非常敬重的人,在内心深处我也一直将他当作我的一位贵人,因为在他肯定和赏识下我有了信心和勇气,在工作中不断努力进取并不断跃上新的台阶。不能忘记当年总结会上对我的表扬,不能忘记一次次给我讲课和锻炼的机会。他有才华,有魄力,工作中雷厉风行,敢说真话,敢于直面问题。作为教学主任,在指导教研工作时不拘小节,大刀阔斧,方向明确,思路清晰,一听就懂,让人受益无穷,是一位具有独特风格的出色教学领导,为当年学校的教研工作指明了清晰的方向,这些年,他也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以至于当我走上教学主任岗位时,经常以他为标杆,时刻保持清醒头脑,认清自身角色和定位,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因为我总觉得背后有一双眼睛在注视着我。近几年,老主任受疾病困扰,走路说话也不及从前了,幸得老伴的精心照料,身体大有好转,这次见到我们也是激动异常,隐约间有泪光闪动,虽然是新班子但都是一条战线,这些老同志、老感情,还有组织的关怀都温暖到了心里,又怎么能不激动呢。临走,老主任执意挽留我们吃饭,虽然我们不能留下,但我们知道那是一片真心。


寻根之“旅”——“七一”走访记


寻根之“旅”——“七一”走访记

寻根之“旅”——“七一”走访记


结束了两天的慰问走访,我的内心很不平静。这些老领导老同志把毕生献给了农村教育事业。从一九七八年到二千年,我们国家经过改革开放实现了快速的发展和壮大,教育事业更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期间,凝聚了无数教育工作者的辛勤汗水。那是一代纯净的教育工作者,他们朴实无华敬业奉献,为我们积攒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身上有着真正教育工作者该有的样子,他们是真正值得铭记和感谢的人。

我时常想,高家店小学能有今天的气象,是有根的,根就在他们那里。

向所有退休在家的老同志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诚挚的问候,你们是高家店小学精神和力量的源泉,你们是高小最宝贵的财富。

诚祝你们身体健康,晚年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围子   老同志   美文   老人家   乡村   校长   激动   当年   主任   清晰   身体   领导   老师   小学   学校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