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波 │部队大院生活之四“兵味”满满的院子

作者:王云波

武装部相对于正规部队,是个特殊的单位,官多兵少只有一个兵(通信员),鼎盛时期也没超过40人。

干部们来自全国北至东北三省南至东南福建的13个省市。办公区和家属区住在一个大院里,干部资历有深有浅既有行政十三级的老红军也有抗战入伍的老八路,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入伍的老兵也有行政二十三级的新干部。有从大军区、省军区、军分区机关下来的干部,也有从野战部队、地方部队、生产建设兵团调来的干部。虽然干部们年龄有大有小,每个人的经历不同。但是父辈们仍按照部队《内务条令》的规定,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我们这些孩子们有样学样,努力向父辈们学习,大一点的孩子在衣着打扮上,除了没领章帽徽队,其它和兵们一样。要知道绿色军装是我们那个年代,年轻人眼中最美的服饰,男孩每人一顶军帽,甚至一身军装,同学们都羡慕我们有真正的军帽带,有真正的军装穿,因为那时能有一件军装穿不仅时尚,而且让我们虚荣心满满。

王云波 │部队大院生活之四“兵味”满满的院子

老式枪械

在武装部院子里有一处神秘的地方,那就是经常大门紧闭的弹药库。库里的枪械过一些时间就需要擦试,民兵打靶也需要提前修枪、试枪。一些嗅觉灵敏的孩子,总是会在弹药库大门打开的第一时间,站在门口。满眼巴巴地望着仓库的枪。怯怯地讨好管仓库的叔叔,好让他开恩允许我们摸摸枪,叔叔们仿佛懂得我们的心思,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经常会满足我们的心愿。我就是那时候基本认全了步兵枪械,一眼能看出什么三八式步枪、中正式步枪、五六式步枪。而且各式手枪、步枪我都能自主拆解,并能做一些简单的维护保养。

王云波 │部队大院生活之四“兵味”满满的院子

民兵训练

靶场也是我们经常快乐玩耍的地方,男孩子们在玩耍和游戏中的习武练兵,随着时间的推移,竟然也有模有样。也为我们从军入伍奠定了良好的军事基础。

民兵和县中队战士打靶训练的时候,我们这群孩子就会神秘地跟在后面,大孩子们会趁他们休息的时候,学着他们的样拿枪进行瞄准训练。空闲时有的叔叔还会教我们一些基本的战术、技术动作。我们只要听见靶场响起了枪声。总会想尽办法到靶场,厚着脸皮,软磨硬泡,寻机放上几枪。

日积月累我对轻武器射击的操作达到了比较熟练的程度,有了这个基础,我和院子里的孩子用气枪打鸟,基本上不会打空枪。那些小孩子们则会远远地看他们打靶练习,听到那清脆地枪声,更是想入非非,梦想着自己也能一试身手。等他们打靶完毕,伙伴们更是一窝蜂似的争相恐后抢弹壳,在地上扒来扒去,比着谁拾得多,兜里装满鼓鼓地拾来的弹壳,更是跟得到战利品一样兴奋不已,引以为荣,我们对各种型号子弹的弹壳,都能叫出名称,如数家珍,但大家都喜欢要三八式步枪弹壳,那是铜做的,拾到一枚弹壳可以到小书摊上换好几本小画书看呢。

我参军后在新兵营组织的实弹射击中,我以五枪49环的成绩打了全团新兵射击第一名的好成绩,受到了新兵营里的嘉奖。说实话,我原有把握打50环的,看到我打得这么高的成绩,新兵营里的干部都到了我的靶位前,有的干部在我身旁大声说“好好地打,打了50环给你立个三等功。”这样一干扰,我一射击,最后一枪一扣,我就感觉不对,结果打了9环,49环这个成绩是我所在团当年度新兵射击维一最高成绩。

与武装部一条小路之隔的县中队也是我们经常光顾的地方,放学后、节假日的时间里,我们和战士们一起走队列训练,一起打篮球。县中队院南边的一座小山就是我们进行‘战争’游戏的战场。山上长满了板板栗树,还有其它叫不出名的树和植物很适合玩打仗的游戏。首先,每个人都会像战争电影那样,利用树枝做个伪装圈戴在头上,还会利用各种材料和工具,制作出我们能想象到的攻击性武器步枪、手枪、刀等等。

弹弓也是我们的武器!找一个树杈、两根橡皮筋、一块皮子。用细铁丝把橡皮筋紧紧地缠在树杈上,把长方形的皮子两边剪个孔,连上橡皮筋,弹弓就做成了!弹弓可以满山打麻雀、可以打别人家的窗户、可以打野鸡、打猫、狗,进行恶作剧。

最偑服的是大孩子们用几根铁丝,一把钳子、几节自行车链条,就能造出一把能发出声音火柴枪。那时,2分钱一盒的火柴是家家户户的生活必须品,(有一时期还要凭票供应)男孩子就想方设法从家里弄到几盒,把火柴头刮下放到“枪”里,利用橡皮筋的弹力打击火药,发出鞭炮一样的响声,特别过瘾。小孩子们为了过这个枪瘾,就从家里偷拿火柴来与大孩子换取开一次枪的机会。这一枪我们可不敢轻易发出去,就像电影里的台词“不见鬼子不挂弦!”直到短兵相接时,才舍得放。

为了增加战斗游戏的趣味,我们还会埋地雷,挖陷阱,我们会在里面拉一些小便或者放一些脏东西,上面用小棍撑着放一张报纸,然后撒上一层薄薄的沙土,在树林里故意暴露自己,引诱对方按着我们设想的路线,跑向我们设好的陷阱,一旦对方中招,看着对方生气的样子,孩子们就像打了大胜仗似的欢呼,笑的前仰后翻。有时胜利方也会乐极生悲,受到捉弄的小伙伴,不甘心被人嘲笑进而与胜利方大打出手,最后以鼻青眼肿收场。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的战斗,影响我们的友谊,打过仗以后转眼又成了好朋友。

每个人都拥有自己五彩缤纷的童年,童年是人生最珍贵的东西,它是你一生的开始。我们来自不同地方,每个人的往事不同,但在大院的时光里相处融洽,年龄相仿的孩子们操作“八一式”普通话,自然组合一起玩耍, 一起长大、一起欢笑的记忆,相信一定植根在每一个人的脑海中,我们应该尽量去守护住属于自己的回忆,不要让它悄然淡忘。

王云波 │部队大院生活之四“兵味”满满的院子

作者近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靶场   弹壳   橡皮筋   弹弓   兵营   武装部   枪械   民兵   步枪   中队   军装   大院   美文   火柴   院子   部队   干部   孩子   地方   王云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