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中的烟火气:《朝花夕拾》(二)

烟火中有不平事,入木三分增烟火。

现实生活中,如果有人骂你,你会如何;如果你看到书中某个观点你完全不敢苟同,你又会如何;对当今社会中的某些乱现象看不过眼,你会如何;对在专业上故弄玄虚,坑蒙拐骗的人或行为,你又会如何?

这都是烟火社会中的不平事,你是在公共场合吐槽一番,还是和朋友一起讨伐之?鲁迅先生不随便乱发牢骚,他是这么做的:

(一)被对立方扑风捉影安了个”仇猫罪行”时,他用犀利的文笔不给地方留一点情面,见《狗·猫·鼠》一文。

名著中的烟火气:《朝花夕拾》(二)

对方也是大家熟悉并广受热爱的徐志摩等人,徐志摩的感性思维遇上鲁迅的理性批判,那可是输得体无完肤。既然对方给自己安上这样一个罪名,鲁迅干脆就骑驴下坡,毫不避讳地承认:行,我是狗,让你们来痛打。狗与猫是仇敌,自古以来乃至世界人们都是认可的,所以,我当然讨厌猫啦。不过猫确实不是好东西,我之所以讨厌它,理由可是很充足且光明正大的。列举如下:

1.尽情玩弄到手的猎物,惯爱折磨弱者;

2.天生一副媚态;

3.发情时烦人的叫声总叫人心神不宁;

4.在我十岁时,就谋害我心爱的隐鼠。

对这样一种动物,鲁迅哪有不恨之理,更何况,它与当时那些自称是“正人君子”却又不付诸实际行动保家卫国的伪君子又是何其相似,不怪先生口诛笔伐之。与《狗·猫·鼠》很类似的还有《无常》一文,你会发现,鲁迅的犀利是有多么淋漓尽致。

烟火社会,处处是战场。既然要开战,就不应打太极般你来我往,而是积蓄力量,一招致命,这才大快人心。

名著中的烟火气:《朝花夕拾》(二)

(二)推行一项有利于文化进程的政策(及白话文运动),总是遇到或上或下的人们的阻碍,这让先生大为恼火,于是借《二十四孝图》中的几个极端的孝道故事来表达自己对封建制度的厌恶。

鲁迅对阻碍白话文运动的人们是有多么地憎恨,竟用了“只要对于白话来加以谋害者,都应该灭亡。”用这样的话来诅咒他们。无他,实在是在以古文为代表的封建文化实在是积重难返,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已到了让人心麻木的地步。当时的中国缺的不是治病救人的医生,缺的不是教书育人的老师,缺的是民众思想的觉醒。正是为此,鲁迅才用一刀见血的笔法,试图挖出封建制度残余的毒瘤。

所以,针对那些已经过时的,特别是愚蠢地矫揉造作的“卧冰求鲤”、“郭巨埋儿”、“老莱娱亲”这样的孝道故事,先生觉得这种丧失人性的孝道行为太过荒谬,必须连根拔起,栽种新的思想,让其深根发芽。只有如此中国才有救!

名著中的烟火气:《朝花夕拾》(二)

大抵,民国时期的烟火气就是如此浓烈而沉痛,毕竟那个时期是个沉疴已久,亟待新生的时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烟火   鲁迅   沉疴   太极   积重难返   白话文   朝花夕拾   孝道   犀利   美文   中国   不平   封建   名著   讨厌   时期   思想   制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