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尚志碑林

走进尚志碑林

陈苏锦

当看到波哥在我们“同游同乐”群里发布这次旅行行程单里标注有一站是“尚志”的时候,我多少有些诧异,“尚志”有什么呢?“尚志碑林”?我没听说过,比盘锦碑林更好吗?但一走进尚志碑林红漆大门之后,我的心情豁然开朗,波哥是对的,一种情怀索绕在我们彼此之间……

我们一行十一人还是来的早了些,还没到开门的时间。但听说我们从辽宁远道而来,专门来看尚志碑林,园区破例很热情地为我们提早开了大门……

刚一入门,偶遇尚志文化局的于局长,听说我们是来自辽宁盘锦的专门来看尚志碑林的客人,很热情地邀请我们好好看一看、品一品。

走在这个占地三点二万平方米的园区里,我们时不时地被这里或飘逸或隽永或粗犷奔放的书法艺术所震撼,被这里规划设计的古朴厚重所折服,我们知道这里的碑林一部分是由长约六百米的碑廊组成,一部分是由地面的碑林组成,共有碑刻1400余块。一路向前,我们看到有“将军艺苑”里毛泽东主席和他的战友们或遒劲或挥洒自如的墨迹;有“珠河情缘”本土贤人雅士的书法;有“翰墨滥觞”、有“千秋国粹”、有“印坛异彩”、有”联苑撷英”、有“智慧之光”一共七个栏目的墨宝,我们也不是所有的墨宝石刻都能看明白,但就是在这种信马由缰地走马观花的浏览的过程中,我们已经陶醉其中。当大家走到那个墙里墙外从一层逐渐上升的距离里刻的我数了半天没数岀个数的抬望眼到处是各种各样的字体的大大小小的“寿”山的时候”,我们每一个人都那样啧啧称赞,而我在想,一个“寿”字能写岀这么多独具匠心的体式来,这里面倾注了多少人对长寿的憧憬和实实在在的渴望?在“天下第一印”的石刻前,我注视良久,那尊红底儿的一尊篆刻印章是世界上最大的“九龙印”,在2001年12月1日被吉尼斯总部认定为世界之最。恢宏的气势!当我们在赵尚志和赵一曼的雕像前伫足的时候,我们不约而同地感慨这两位都曾经毕业于黄埔军校的高材生牺牲的时候仅仅三十多岁太年轻了,那是人生多好的年华!为了民族的抗战,在白山黑水中领导东北抗联经历了怎样跋山涉水艰苦卓绝的斗争?在高高的“珠河游击队纪念碑”前,我和波哥有一段交谈,他说这些人图啥呀?跟小鬼子干,自己吃了常人想像不到的苦和磨难,为了后代的孩子们不受苦,咱们这些人不就是那些孩子们吗?这是出生在六十年代初的人啊!他有强烈的饮水思源的情感,这种情怀在骨子里……

师哥建平说他觉得“尚志碑林”跟“辽河碑林”有区别,辽河碑林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惟一不断代的碑林,从甲骨文到历朝历代的书法大家都有,是一个仿古建筑。这里的特点把爱国主义教育和书法艺术结合到一起了,这里规划的好。

小伟在看荷塘里层层叠叠叶子上的几朵温婉地开着的睡莲,引得王丽嫂子和丽梅还有亚娜都跑过来看,左看右看,睡莲还是更可人,又研究它是怎么繁殖的呢?似乎师哥已经动心了,回家之后要去挖一株两株送给小伟养着呢!瞧瞧,这也是让人心生感动的呢!为园区布局中的荷塘的细节兼顾,为师哥的贴心……

当我和波哥、其武一同走到一处正在进行石刻的师傅跟前的时候,那石片上已有莫言为这里题辞的龙飞凤舞的刻字了,交谈中师傅说他知道辽河碑林但他没去过,而且饶有兴趣地打听着,我还简单地为他做了介绍,波哥和其武都在邀请他去盘锦的“辽河碑林”走一走、看一看。

当我们在“俯仰乾坤”的朱红大门往外走的时候,我回望这里的白杨树,看上去不知道经历了多少风霜,但依然竭力向上生长着,在尚志的纯纯的蓝天下张扬而不失个性!

对了,我在大书法家王義之雕像的右手边,见到一个作品释义为“圆满”的类似于苹果的图形里的一个藏文符号,作者是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四川甘孜扎嘎寺活佛阿旺慈诚加措,他也是云端道场和家庭佛教的倡导者,他竟然是八零后最具影响力的导师,他的代表作是《一切是最好的安排》,真好!不论他的作品是《圆满》还是《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光论名字已经让我心生欢喜,我们这一次出游不就是最好的安排吗?圆满?怎么能不圆满?佛家讲因果,我们的彼此善良、彼此有爱心、有那么强的行动力……

尚志,一个因为纪念抗日英雄赵尚志和他领导的抗日将士在珠河县的丰功伟绩而改名的地方,我记住了,我们都记住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2

标签:尚志   碑林   藏文   黄埔军校   辽河   盘锦   师哥   睡莲   墨宝   辽宁   荷塘   石刻   雕像   美文   圆满   大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