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三角洲湿地的芦苇

辽河三角洲湿地的芦苇

陈苏锦

深秋,高远的蓝天下,浩浩汤汤,扑天盖地,芦花绽放的紫红,和这还在绿着的芦苇齐齐地一齐涌入你的视线的时候,辽河三角洲的秋天,真正地走来了。

这辽河三角洲的芦苇,比春天刚萌长出水面的芦苇,经过一夏天的阳光风雨,越发地成熟起来,有一米多高的,也有超过两米多高的,那一节节里是它自己的粗壮和结实,风,已经吹不折它,因为,在这里,它,从不一个人独活!岀生,就是数不清的兄弟姐妹,长大,也是数不清的兄弟姐妹的嬉戏,成熟起来,那它是一个芦苇家族盛大的狂欢,有丹顶鹤,有黑嘴鸥作证!自由地游曳穿梭在这里的鱼兵虾将可以作证!在这里横行霸道、张牙舞爪的野生大螃蟹可以作证!这茂盛的矗立在辽河三角洲湿地的芦苇家族啊!从来就是以它兄弟姐妹的亲密和团结,傲然地站立在这一百二十多万亩的家园,它是今天世界上最大的芦苇荡啊!

不知道古人是面对了多少长在江河湖泽、池塘沟渠、湿地的芦苇,面对了生命力怎样坚韧执著的芦苇,才能写出那样“蒹葭苍苍”的大美诗句,也不知道南方的江边是怎样的秋天夜里让白居易能够“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甚至连刘禹锡都在对着秋天里感怀那叫做“荻花”的芦苇感叹一番,“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这种在含盐千分之七的水内正常生长,在含盐千分之十的水中生存,在常年积水的淡水中也能正常生长的芦苇啊!

在我的意识里,古人赞美芦苇的诗句大多在南方。

不管古人多么抒情,这芦苇是不怎么挑南方、北方的,可我还是比较了一下,芦苇这种水生植物,在我眼里,南方的芦苇,似乎纤弱些,似乎更柔美,北方的芦苇,似乎更粗壮、更结实、更耐盐耐涝。

我去过杭州的西溪湿地,那里沟沟汊汊里也长了碧绿的芦苇,你在坐游船的时候,在那里你会和那些芦苇有亲密的触碰,它们在江南,可能因为气候更温和吧,那里的芦苇更纤细而柔弱……

我去过常熟,那里一直在给你讲述《沙家滨》的故事,见过那些在抗日斗争里茁壮成长的芦苇的后代,在夏日的微风里安安静静地矗立在水边,让我忍不住想起那句耳熟能详的诗句,“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只有在那里,我的脑海里才会跳跃出那样的句子……

而我坐在白洋淀的小船儿里触摸到那里的芦苇,我亦不忍心让小船碰折一根芦苇,那里的湖面曾经有日本侵略者的船在横行霸道,更有“雁羚队”神出鬼没在这一片湖面的芦苇丛里打得敌人鬼哭狼嚎、落荒而逃,我,在心里,向那些英雄的芦苇致敬!

我,在大西北的沙湖,看那一面是浩瀚的沙海,一边是湖中一丛丛、一簇簇正开着芦花的碧绿芦苇,那里的人说这沙湖的芦苇,有相当一部分是来自辽宁盘锦辽河三角洲湿地的移植,这里有和盘锦一样的军垦和农垦,这是大西北的奇迹!

走来走去,我还是没跳出更爱辽河三角洲湿地的芦苇这样的心结。

这,是我从小就熟悉的芦苇啊!

虽然,这里没有那些古代出名的大诗人跑到这遥远的东北来作诗咏情,也没有那些英雄的传奇在这里呈现一种可歌可泣的流传,可,依然,它,成了我从心里往外的一种朴素的依恋!

春天,芦苇刚冒出成片的新绿,我们小孩子们就迫不及待地等着它快快地长高,快快地舒展叶子,叶子长宽点儿,再宽点儿,我们就能吃到用这些苇叶子包好的糯米粽子了,芦苇的清香和和绿叶里包着的那一团儿糯米,香香的,粘粘糯糯的,沾上一点白糖,咬下去,人间还有什么美味能比这端午的芦苇糯米粽好吃?想不出来了。

夏天,那绿绿的苇塘里能飞出这样那样叫不出名的鸟来,那都不要紧,要紧的是我们能捡到野鸭蛋,夜晚,胆大的人拿手电一照,会有野生的螃蟹大摇大摆地冲着亮光杀过来,这不知死活的家伙说什么也想不到它离开了芦苇的庇护这是在赴一场死亡的约会啊!它,不经意间,成了饭桌上一道鲜美的菜!

秋天,芦花开了,满眼的在风里晃晃的淡紫的芦花,在阳光下,反着光,怎么看都看不够,我们那时不知道世界上还有一个帕斯卡尔,更不知道他把我们家跟前辽河三角洲这样的芦苇和人联系到一块儿,他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

话又说回来了,即使在当时,我们知道了又怎么样呢?一样不耽误我们折下来吹苇笛,一样不耽误我们折几支芦花嬉笑着你追我赶在回家的路上,因为,炊烟袅袅笼罩的村庄里,有热乎乎的饭在等着我们……

冬天,天寒地冻了,芦苇收割了,那是真正的艰苦活儿,吃的都是带着冰的东西,、割苇子都是人在冰天雪地的苇塘,一把镰刀,一把苫刀,人工地割,这是累的,但,不是最最危险的,危险的是掉队、迷路,苇塘,是不容易走出来的……

孩子们,才不管那大堆的芦苇是要拉去造纸厂造纸还是干别的,反正放学回家,是要帮妈妈编苇席,既能铺在火炕上又能拿出去卖钱,家家比手艺,比能干,热闹,可不是三言两语好形容的,哪知道有朝一日都成了非遗名录的手艺呢?可惜,现在这辽河三角洲边上的人家,会编一领好苇席的人,可是越来越少了……

现在,来观赏浩瀚的辽河三角洲湿地芦苇的人,越发多起来,写文赞美它的清新碧绿,写它芦花的美,写它如何调节气候,写它的价值,赞美它情操的思想者更多了,那些专业摄影的更了不得,有单枪匹马杀过来的,有专业团队协调拍摄的,无论是这些芦苇在春天刚泛绿还是一支芦苇在最美的夕阳里摇曳,都被发到世界的各个地方……

辽河三角洲湿地的芦苇,现在,想不出名?门儿,都没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8

标签:辽河   湿地   芦苇   盘锦   苇席   苇塘   芦花   大西北   横行霸道   粗壮   碧绿   糯米   诗句   美文   叶子   秋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