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酱,连着丝丝缕缕的乡愁

家酱,连着丝丝缕缕的乡愁

陈苏锦

过去,在东北的乡下,自己家用自己种植的黄豆做大酱是很平常不过的事情,家家有酱缸,一点儿都不为过。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下大酱这件事其实是满族人的发明。是当年行军打仗过程中为了保障军中将士的营养而发明的。

我小的时候,在农场生活,看过同学家下大酱的过程的。先把黄豆用带称坨、称杆儿的带托盘的称把黄豆称好,挑去坏的,洗净,把黄豆用大锅煮熟,晾凉,挤碎,做成立方体的酱块子,放在阳光下晒,晒好之后再包上,留着发酵。真正到下酱的时候,把那发酵好带了绿毛儿的酱块子打成小碎块儿,放到大缸里,按照比例放上盐水,把缸用盖封好,继续发酵好之后,每天用酱耙子上下搅开,每一次都要把浮上来的沫子撇掉,慢慢的,大酱的渣子什么的都被滤掉了,大酱越来越细腻了……

我同学的母亲下酱下的全村都有名,大酱下好之后,酱缸里最上面会有一层油,舀一小勺拌米饭吃,很香。

听村里老人们说每一家下酱的味道都不一样,就是一家一味儿。豆酱下好了有香味儿,下不好就臭烘烘的。

我还见过有的人家下的酱,酱缸里长了白色的、胖胖的蛆的。

酱缸是不能进雨水的,我小学二年级的夏天的一个午后,天,阴起来,已经上课了,班里一个女生站起来跟老师请假要跑回家盖酱缸,要不等她妈下地收工回来,她家那一缸酱就泡汤了。知青老师二话没说让她赶紧跑。

村子里的人家,一年四季离不开大酱。

春天,用家酱沾婆婆丁、曲麻菜、小萝卜菜;夏天,用家酱沾红皮蒜苗、黄瓜、辣椒、茄子;秋天,家酱沾大葱;冬天,用家酱沾白菜萝卜,沾夏天晒干的灰灰菜……,总之,只要能吃的生的菜园子里的青菜、田地里的野菜,都可以洗洗拿来沾酱吃……

开始看的是当地村子里的人吃酱沾各种各样生菜吃,后来看来下乡的知青也学会了大葱沾大酱,后来那些天南地北军转的、走五七道路的下放干部们也都入乡随俗吃起生菜沾大酱来。你家不会做不要紧,当地人热情,手把手教你,还不会,端着酱碗送你大酱……

那时候,是单纯的家酱原味儿地沾这些能拿来沾的各式青菜、干菜,不像现在一会儿鸡蛋酱,一会儿又要肉酱、蘑菇酱的……

我妈妈虽然努力学做酱,可是始终没做出拿手的酱来,我妈妈在我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就说啥时候你爸爸给我弄来蒲包包酱块子的话,我就能把豆瓣酱做好给你们吃了。我爸爸是不信的,我那时小,我信!可是现在我的孙子过两年都该上小学了,我妈现在还经常提起这个话题怨我爸没给她准备蒲包,否则,她也能做一手好豆瓣酱了。可是,我没跟我妈说,我那同学的妈,做一手好酱,没听说非得用蒲包包酱块子呀?

有一天,我和一位佟老兄唠起家酱,他说当年他在上高中的时候,真穷啊!多亏有大酱带,喝学校食堂的菠菜汤,吃自己妈妈做的酱,有书念,他不觉得生活有多苦。他说他的同学们也有不少带酱的,只不过有的条件好的把酱用一点儿肉炒一下,借个肉味儿,可是那也太不禁吃了,吃饭时候,跟前的同学都想剜一筷子。他说就是他去辽宁大学读书的时候,开学了,他也要带一点家里酱缸里腌渍的芥菜疙瘩,他觉得那才是真的美味呢!虽然当时不像今天他要切成细细的丝儿,拌上香油或辣椒油放上香菜蒜瓣儿弄的有香有色的。他说现在他也坚持吃的就是纯正的酱缸里的酱味儿的芥菜疙瘩,有老家的味道儿!无论什么时候,他喜欢!

我有一个舅妈,年轻时在村子里住,是个下酱的高手。现在年过九十,住在城里的大房子里,家里有专门照顾她的保姆,也有专门做饭的阿姨,她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看电视,可是,有一样活儿,她要亲自长眼、上手。就是下酱。别人整,她信不过,她说现在的酱太多样子的了,可是她最喜欢的就是她自己下的家酱,她喜欢用最原始的酱耙子来搅酱缸,酱好了,她觉得特别香。这让她会想起许多与酱有关的人和事儿,想着这陪伴了她从小到老每天的吃饭这个程序里的必有的一碟酱,她心里很得劲儿……

她说了一句很文艺的话,酱香日月长。

我把这句话重复了两遍,讲给和我一样年龄的两个同事听,他们同样感慨,说自己怎么能忘了家酱呢?土生土长的我们,谁?不是吃着家酱长大的?

就在今年的夏天,我先接到一个从本地调到省里工作的朋友的电话,说是非常想念农村家里做的家酱的味道,让我去村子里找一找看一看谁家有没有下得好吃的家酱。他,非常想念老家的家酱,是他小时候天天吃的那种,可惜老家还在,已经没人为他下酱了……

隔了不到两周,迁居南方快四十年了的一个同学微信微我,希望我给她邮两瓶老家乡下村子里人家老太太做的那种豆酱,我笑她大酱哪没有卖的?她说味道不一样,我就想闻一闻、吃一碟咱东北村子里自己家下的那种酱……

人,也许不是想吃这种家酱的多么好吃,因为这不添任何添加剂的、朴素的大酱,除了黄豆,除了水和百分百的氯化钠,还有什么呢?

我想来想去,乡下村子里的家酱,有阳光的味道,有风和日丽时的等待,也有狂风暴雨时的等待,在时间的发酵里有充满希望对一年新酱的等待,有妈妈的味道,有过往时光的记忆,有发酵过的所有岁月的痕迹,有家人围在桌前吃饭吃沾酱菜时的温暖的话题,还有那一去不复返的小时候的美好……

我重新看了一遍韩国李曙君导演的那部有关酱的浪漫的电影《大酱》,我知道,找我要酱的人啊,一个个地,开始想老家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8

标签:蒲包   豆酱   酱缸   耙子   豆瓣酱   芥菜   大葱   生菜   乡愁   黄豆   连着   美文   乡下   老家   味道   夏天   同学   妈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