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数学公式套用一样

像数学公式套用一样

陈苏锦

我的一个熟人,讲起她妈妈的日常,平淡,平凡,按部就班,性格很好,年老了依旧身体不错,这也听不出怎么特别,可是熟人的结论是:与我姥姥的人生,像数学公式套用了一样。

在一个平凡日常的上午,我乍一听到这句话,愣了一下。我的熟人与我一样,学文科的,能想到用这样的语言描绘她妈妈的生活,勾起了我对她妈妈的一举一动的兴趣儿。

事实上,及至我见了她的母亲,很平常、很慈祥的老太太,丈夫去世有些儿年头了,她说年轻时她也不算吃了多大苦,没有那些大喜大悲的事儿拿来说,过去在农村乡下的日子,缺东少西又不是她一家,干农活谁不干呢?吃不上穿不上的日子有,大家都那样。后来政策好了,大家也都差不多都好了。我现在八十岁了,念过书,在村小当过代课教师,十九岁结的婚,二十岁生第一个孩子,一辈子生了四个孩子。他们长大都出来念书,念得不错,对我也很好,我这一辈子一天到晚没啥可抱怨的事儿,什么事儿都知足,我是老百姓,能过消停日子就好呗!

熟人告诉我,她从小到大没见她妈一心二用过,干一件事就是一件事儿。她妈妈一辈子给人感觉干啥都磨磨蹭蹭的,像偷懒似的。你一说她,她会慢悠悠地回你一句,赶着去投胎呀?

那说话的语气,活脱脱的一个我姥姥。

我姥姥也是生了四个孩子,也是二十岁上生了孩子。孩子们的生活也波澜不惊的,儿女们没有太急躁的人。我姥姥就是干啥不急,慢悠悠的,年轻时被妯娌和大姑子嘲笑手脚干活慢,她也不跟她们急眼儿,按部就班。农村里烧大锅需要抱柴禾,她妯娌一边烧火一边还出去抱柴禾,结果着火了,她不幸灾乐祸,过去帮着提水救火,被人嫌弃提水慢,她也不吱声。她就是干一样算一样,当地农村里人家柴禾在外屋地放着,屋里屋外乱乱糟糟的情况,在她家没有过。就是偶而去结伴儿赶集,她也不像人家那样风风火火的,她把自己收拾利整了,慢慢地挑那些她在心里琢磨完了需要买的东西,不乱买。因为钱少,也不因为钱少。

她姥爷去世了之后,她姥姥随子女进了城,依旧慢悠悠地,不慌不忙地,从来不抱怨。九十四岁那那年夏天,白天被搀扶着还能出去在楼外的树荫下小坐一会儿,夜里睡觉的时候,走了,没遭罪。

她说你听了我妈和我姥的经历,像一个数学公式直接套下来的吧?

我说真是的哈!可我从来没这么思考过某人和某人的人生经历的重合度,更没想过用这样周密的数学公式的方式来形容人和人的一生,有趣吗?

至于两代人的生活轨迹,都是一样的慢悠悠,不着急,不着慌,不抱怨,这都是难得的好品质,而且能一以贯之到一生,这是多么不容易的坚持!不,不是坚持,这是骨子里的东西。坚持,本身是有一个方向,有人为地靠意志、靠信念撑着的艰难痕迹,有呕心沥血的不容易,有冲破千难万险的勇气。而像数学公式一样套合的人生,只要有公式,即顺理成章地套合,重复不重复,无所谓,不跑偏,水到渠成般地自然……

我想起我读过的《越简单,越美好》那本书里提到的瑞典人的生活模式,不会出现一边织毛衣一边看电视的场景。在他们那里,织毛衣就是织毛衣,看电视就是看电视,为什么把两种休闲方式绞和到一块呢?慢悠悠的,不着急,不着慌……,从这个意义上说,我的熟人的妈妈和姥姥的生活思维、生活方式是不是就有了北欧风格?确切地说,只要有人类的地方,就有相通的地方吧!

像数学公式一样套合的人生,不论是谁,从大的范围到小的一个一个的家庭,应该是很常见,只不过有的套合过的人生是苍凉的,有的是冷漠的,有的是温馨的,慢悠悠的日子里,温情日日可见!

我希望在那些像数学公式一样套合的人生里,不一定没有狂风暴雨,不一定都是彩霞满天,不一定都时时美好,但,最好,不缺温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大姑子   妯娌   柴禾   数学公式   按部就班   姥姥   美文   熟人   年轻时   有的是   温情   事儿   日子   妈妈   孩子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