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的年味


文/平淡生活


一恍眼,已到年底了。

现在的人对过年,好像已经没有太多感觉,吃穿不愁了,生活红红火火,感觉每天都像在过年。

而我们小时候过春节,那种翘首以盼、那种热切、那种兴高采烈,仪式感满满,常引起我们无限的追思。

我们家里弟兄姊妹五个,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共九口人,很热闹。特别是过年的时候,虽然物质匮乏,可是周围的人都是一样的。俗话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所以虽然穷,大家也乐在其中。

过年,是每家每户一年中最舍得花钱的时候,节衣缩食一年,辛辛苦苦一年,捂着钱袋子过日子一年了,到年底,怎么也舍得拿出攒了一年的几个钱,买点年货。


从前的年味

首先,腊肉是必不可少的,香肠属于奢侈品几乎遥不可及。其次是粽子,还有就是汤圆。这三种是每家每户最基本的年货。家里负担少的就会多做点,过完年都还能剩下一些,到了青黄不接的二、三月拿出来解馋。负担重的就只能做少点,只是春节的时候招待来拜年的亲戚了。

我家里除了准备上面三种年货外,是奶奶做的糖豆。别的小伙伴家都没有,也许没人会做,而这是我奶奶的拿手好戏。

依稀记得糖豆的做法:先将黄豆炒熟,然后把红糖放在锅里加热熬化后,再将炒熟的黄豆均匀撒在红糖上,然后等它冷却后黄豆就粘在了红糖上,吃起来又香又甜又脆,可口极了。现在的零食千奇百怪,什么口味的都有,却没有一种是我记忆中的味道,没有一种有我奶奶做的糖豆好吃。

爷爷总是早早地到集市上去买几根红甘蔗回来,放在堂屋里,大年初一才能拿出来吃。红甘蔗预示着来年红红火火,工作生活节节高升。

从前的年味

年三十,我们姊妹几个会协助大人做好几件事。一个是洗粽叶,把晒干了的粽叶用热水洗干净,必须要用热水,一张张地用帕子擦干净,抹去上面的绒毛和灰尘备用。另一件事就是做汤圆心子,就是馅。我们当地都是用自己种的苏痳,和着红糖一起,放在沙盔子(石臼)里用石锤子鼓捣,将它们完全糅合在一起后,捏成一个大圆蛋,放在那里备用。还有一件事必不可少,那就是把春节几天的猪草都准备好,那样才能安安心心地过个年。

接下来,大年初一,最兴奋的一天开始了。

头天晚上,小孩子们都把新衣裳放在床头上,初一起床就穿上,然后,挨家挨户地拜年去了。出去转一圈回来,一般都会满载而归,衣服裤子四个包里塞得满满的,花生、胡豆、瓜子、糖果什么的,哈哈哈......平时很少看到吃到的东西全集中在了一起,那个高兴劲儿别提啦!我们几姊妹像一群小麻雀吵开了,谁得的东西多,谁去的人家多,谁家给的东西多......

初二,就开始走亲戚了。大人们准备拜年的礼物,小孩子则期待着亲戚家给的年钱了。那时候可没有红包的说法,都是那种硬币,以分为单位的。一般的人家就每个小孩给一分或者两分。我一个姑婆家出手最大方,因为我姑老爷在银行工作,他家又只有一个孩子,所以条件很好,每年都给我们每个孩子五分的压岁钱,所以我们都最喜欢到他家去拜年。

拿到压岁钱后,女孩子都会把钱存起来,以后买自己喜欢的东西。男孩子就会约几个伙伴开赌了——丢窝儿,在地上用小刀挖一个小窝儿,然后隔二、三米远的地方画一条线,每个人出一个相同的硬币,轮流着把全部硬币握在手里,站在线外往窝儿里丢硬币,丢进去了就算自己赢的,直到最后一个硬币丢进去为此。有些比较“蛮”的女娃娃也偶尔参与丢窝儿的游戏。


从前的年味


女孩子爱玩的是踢毽子。奶奶会用大公鸡翅膀和尾巴上的毛,做成鸡毛毽子。女孩们一般会围在一起看谁踢的多,会踢的一次性要踢一百个左右,毽子也不会掉在地上,她就会得到大家的赞扬,那是一种很高的荣誉啊。

时过境迁,光阴飞逝,那种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纯粹而快乐的童年,只属于那个年代的我们。

我真切地感受到,年味,正在慢慢飘散......


从前的年味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姑老爷   毽子   都会   红糖   年货   甘蔗   压岁钱   黄豆   汤圆   硬币   姊妹   必不可少   美文   奶奶   从前   家里   东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