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看半开,酒饮微醺「禅宗智慧」

#禅宗智慧#

饮酒、赏花是人生两大乐事,不过最能感受到此间趣味的还得要“花看半开,酒饮微醺”,等花开到糜烂、喝酒喝到烂醉如泥,反而不妙,其中微妙的意境、韵味已然丧失了。

花看半开,酒饮微醺「禅宗智慧」

春秋时期,孔子的学生询问孔子:“子张和子夏两位弟子谁更好?”孔子说:“子张做事容易过头,超乎礼的标准,子夏则过于拘谨,达不到礼的要求。”学生便道,看来子张比子夏更强。孔子却回答说,这两人都一样,做过了头和没有做到没有什么不同。

可见,万事万物间,往往存在一个最佳的“度”,而人生,就是“度”的艺术。

极饥而食,食则过饱;极渴而饮,饮则过多。很多时候都是如此,水满则溢,月盈则亏,凡事超出了这个度,便显得过犹不及。春秋时期,介子推隐居山上。晋文公知恩图报,求人心切,想要介子推出山,却过于心急放火烧山,没想到介子推十分刚烈,最终在焚天烈焰中抱树而死,晋文公最终只得满心遗憾、悔不当初。

花看半开,酒饮微醺「禅宗智慧」

观诸历史,大凡执迷不悟,往往不得善终。隋炀帝政事虽优,却好大喜功,一心征调百万民夫强修大运河,无视民怨沸腾,导致“天下死于役”的惨象,最终崩于民怨,王朝倾覆。

小火暖身,大火焚身。不懂得掌握事物间的度往往自食恶果。这不仅是历史的前车之鉴,也是环顾周遭现实的经验之谈。我们身边,不乏有人汲汲营营,为了一官半职,请客送礼找关系煞费苦心,结果却事与愿违,甚至行差踏错走上歧途。

还有人,善于经商却不擅为学,偏偏要想不开强求学历,最终浪费大好光阴,既没有赚钱致富,也没有在学术上得偿所愿,竹篮打水可谓是一场空。此类人,不懂得量力而行,偏要不撞南墙不回头,撞得头破血流,实在不能称得上高明。这便是《菜根谭》中“凡事适度为好,若持求盈满,便殃及祸端”的道理。

花看半开,酒饮微醺「禅宗智慧」

那么,要如何把握人生的“度”呢?

有首诗讲得很是朴实,“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水深种菱角,水浅种水稻,两者之间便可以种上荷花。可见,松弛有度就是要审时度势,适当其时,适可而止,如此才能恰如其分。

参考这一原则,运用于日常,便能游刃有余。养花养草,要谨记肥盛烧苗、少则不及,适量的肥料才能使植物生机盎然;选择房屋时,要住不过宽,根据自己的收入水平进行选择,不必追求表面的光鲜亮丽,强行拥有高配的人生只会让自己苦不堪言;工作学习,既不能玩物丧志、沉湎声色,也不必废寝忘食、操劳过度,逸不过安,劳不过累,劳逸结合,才是最舒服的节奏;一日三餐,要荤素搭配,粗细兼具,吃到七八分饱便是最好;即使是穿衣服这样的小事,也要注意春捂秋冻,过于暖和或单薄都容易导致生病,不利于健康。

人生何其短暂,我们最理想的境界无非是恰到好处,多一分无意,少一分遗憾,加一分负累,减一分残缺。万事有度,不矜不盈,不疾不徐,便能耄耋无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菜根谭   乐事   放火烧山   民夫   民怨沸腾   惨象   孔子   民怨   王朝   介子   禅宗   美文   凡事   万事   半开   遗憾   智慧   春秋时期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