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想一二,不思八九,事事如意「自我反省」

#自我反省#

人言:“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

更有人说,“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者无二三”。人生不如意的事情往往占了八九成,顺心顺遂的事情却只有一两件。而即便是合乎心意的事情,却也是“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像指缝里的沙、奔流不息的水,转瞬即逝,永远也抓不住。

永远不见涨的工资,撒开脚丫子追也赶不上的早班车,从来没有牵过手的相亲,耳边喋喋不休地埋怨,愈演愈烈的“卷”……这些构成了我们不断重复的每一个今天,也好像变成了我们肉眼可见、却逃不开的、颓然失意的每一个明天。然后,我们称其为——人生。

生活在如斯境遇中的我们,好像负重累累的骆驼,生活已是岌岌可危,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被最后一根稻草压垮。到底该怎么活?

常想一二,不思八九,事事如意「自我反省」

台湾作家林清玄曾经向乔迁新居的朋友赠送一幅字,上面写的就是“常想一二”“不思八九”,横批“如意”。在他看来,人生本来就是痛苦的,这是一种无可避免的事实。但如果我们仍然向往过上快乐、幸福的生活,就必须要想着那些美好的一两件小事。

就如英国作家萨克雷所说,“生活好比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也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快乐与否,常常就是在一念之间。

有一位漫画家蔡志忠曾经拿句子比喻人生,一种橘子大但是酸,另一种甜但是小。一些人拿到大橘子就抱怨它酸,拿到甜橘子又嫌弃它小。但是,如果我们能换一种角度思考,却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感受——拿到小橘子,不妨庆幸它是甜的,拿到酸橘子则要感谢它足够大。

人生总有缺憾和不完美的地方,但我们仍然可以在幸福和不幸之间做出选择,因为生活的质量并不完全取决于际遇,而是取决于思想的瞬间。

常想一二,不思八九,事事如意「自我反省」

尽管人生有种种不幸,但我们仍要以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观诸历史,许多青史留名的文学大家都是在苦难中以乐观之心超越苦难。逆境之中,王维超脱有“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被贬时,李白豪迈有“我辈岂是蓬蒿人,仰天大笑出门去”;官场失利,苏轼豁达有“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岁月以刻薄相欺,他们却能以慷慨与岁月相爱。

面对同样的一朵玫瑰,悲观的人哀叹花下有刺,乐观的人则赞叹刺上有花;而同样的半杯水,悲观的人伤心有一半是空的,乐观的人则满足于有一半是满的;悲观的人先被自己打败,然后被生活打败,乐观的人先战胜自己,然后战胜生活。我们总是能在日常中看到截然不同的两种人生态度,而毋庸置疑,唯有后者掌握了人生幸福快乐之诀窍。

常想一二,不思八九,事事如意「自我反省」

他们能够抓住每一个闪闪发光的瞬间,下雨天温暖舒适的被窝,等车时路人的相视一笑,一进门就来迎接你的小狗……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琐碎细节,其实正是快乐的线索。

所以,停止抱怨和苦闷吧,找到为生命增光添彩的“一二”,自然能事事如意。

请您转发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青史留名   花无百日红   蓬蒿   橘子   美文   不如意   悲观   苦难   乐观   不幸   瞬间   事情   作家   岁月   自我   人生   快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