嫂嫂以母爱育小叔 小叔涌血回报嫂娘恩


嫂嫂以母爱育小叔 小叔涌血回报嫂娘恩

三十三年前,朱俊峰刚刚三岁,哥哥朱俊刚结婚了。漂亮的林招悌嫁到了沿河村,与朱俊刚结为夫妇。林招悌嫁到朱家还不到一年,婆婆王玉花上山采药材被毒蛇咬伤中毒死了。公公朱铁林一着急中风瘫痪了,一家人的生活重担全都落在朱俊刚夫妻身上。

朱俊峰比哥哥小21岁,他身上本来有三个姐姐,不知为什么都早早夭折。妈妈已经无心再生育,没有想到却在四年前无意中怀了朱俊峰,老夫妻俩一商量就把小儿子生了下来。这哥俩差了21岁,几乎是一代人的年龄差。

面对朱家的惨变,林招悌对丈夫说:“家庭突变,不是你我二人的错,既然摊上这种事情,我们就得面对。只要你我夫妻同心,其利可断金。只要我们俩勤劳持家,困难一定会过去,美好的生活也会到来的。”

林招悌不仅为人贤惠,而且特别勤劳。她每天和丈夫日出而作,戴月而归,还要精心地照顾着公公和小叔子。面对家庭的困难,林招悌和丈夫商量,晚两年生孩子。

从公公开始生病,林招悌和丈夫一直没有放弃,把家里所有的钱都用来给公公治病,可是公公在两年后还是去世了。为了给公公治病,家里欠了不少债务。

朱俊刚对妻子说:“招悌啊,我不忍心再拖累你了,家里欠了这么多的债要还,弟弟太小,不知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趁着你年轻,我看你还是和我分开吧。”

林招悌说:“俊刚,你说的什么话?你我相爱而婚,遇到了突发的家庭困难,怎么能分手呢?咱们眼下除了欠点债以外,没有其他困难。小弟还小,咱们没有孩子,就拿他当儿子养吧。”

一句话说得朱俊刚心里热乎乎的,夫妻俩从这一天起,加倍努力劳动,朱俊刚负责种承包田,还租赁了许多外出打工村民的地,成为村里的种田大户。林招悌则开办了家庭养牛场,她一边照顾着牛场,一边像妈妈一样照顾着小叔子,把他侍候到上小学。就在俊峰上学的前一年,林招悌这才怀孕准备生自己的孩子。

自从朱俊峰上了小学以后,林招悌让小俊峰一日三餐吃得饱饱的,夏天给小叔置单衣,冬天给小叔换棉衣。小俊峰头发长了她亲自给他理发,每个星期还给小俊峰洗澡,把小俊峰照顾得无微不至。

俊峰入学不久,学校召开家长会,小俊峰回家向嫂子说了这件事。嫂子快活地说:“俊峰啊,明天嫂子去给你开家长会,俗话说‘长嫂为母’我早就把你当儿子养活了。”


嫂嫂以母爱育小叔 小叔涌血回报嫂娘恩

刚刚7岁的朱俊峰已经懂了很多事,他心里一热,说:“嫂子,从今天开始我叫你娘吧?”

嫂子乐了,“哎呀我的小弟啊,这事可不行。古代有个大官叫包公,他也是嫂子养大的,他管嫂子叫嫂娘。我知道你没有妈的心酸,这样吧,没有人的时候,你可以叫我嫂娘。”

“嫂娘!”朱俊峰立刻叫了一声。

林招悌愣了一下,答应道:“哎!”

随后,林招悌把小俊峰搂在怀里,眼泪哗哗地流了下来。小俊峰依偎在嫂子的怀里,他似乎感受到了失去已久的母爱,嫂子怀里的温暖,就像是遥远记忆里妈妈怀里的温暖一样一样的。

这天晚上,哥哥从地里回来,林招悌把早已经烧热的水倒在大盆里,说:“俊峰,把毛巾和香皂拿给你哥。”

“好哩,嫂娘。”朱俊峰欢快地去拿东西。

朱俊刚接过弟弟送过来的毛巾,惊异地问道:“小弟,你刚才喊嫂子什么?”

小俊峰抬着头,天真地说:“我叫她嫂娘啊,从今天起,嫂子答应给我当嫂娘了。”

朱俊刚若有所思地想了一会儿,眼里闪烁着泪花,说:“对,对,她值得你叫这个称呼。”

在朱俊峰的记忆里,嫂嫂林招悌和妈妈一样亲。自从妈妈去世以后,嫂子从来没有因为忙碌或者疏忽让自己吃过一顿凉的饭菜,也没有让自己穿过一件脏的衣服,每天在学校里,自己都是穿戴最干净的学生。

朱俊峰7岁这年的秋天,嫂子终于有了自己的孩子。可是,嫂子并没有因为有了自己孩子而减少对小俊峰的照顾和关爱。当小俊峰读完小学上初中的时候,林招悌的孩子也上小学了。

林招悌高兴地说:“小弟,从今天起,你负责照顾你的侄子,上学、放学你俩一起走,一起回家。”

“嫂娘,你放心吧,小侄就交给我了。”

侄子朱泉涌有些疑惑地问道:“小叔,你怎么管我妈叫嫂娘呢?”

朱俊峰看着小侄,说:“你妈对我像妈妈一样,所以,我管她叫嫂娘。”

春去秋来,花开花谢。林招悌和丈夫把朱俊峰一直供到大学毕业,并参加了工作。如今,36岁的朱俊峰在县政府工作,已经当了科长。据说,眼下组织正考验他,要提拔他当什么局的副局长。也许是嫂子的影响,朱俊峰不仅为人诚实,而且工作特别能吃苦,在工作单位里,连年都是先进工作者。小侄朱泉涌也已经29岁了,大学毕业后在南方一个上市公司里当高管,前年小侄也结婚安家了。

侄子结婚以后,要接爸妈去南方一起生活。林招悌过不习惯南方的生活,没有答应。儿子说:“爸妈的年龄大,你们在家乡的农村里生活,我不大放心。”

林招悌笑着对儿子说:“你放心吧,这边我还有一个像儿子一样的弟弟,你担心什么?”

儿子听了妈妈的话,也就释然了。是的,叔叔朱俊峰和妈妈的感情不是母子却胜似母子。

如今, 57岁的林招悌,鬓角已现白发,但她与朱俊峰一家的感情仍然不变。有人问她:“你当年嫁到朱家的时候,朱家那么困难,你能把未成年的小叔养大,这多不容易啊。”

林招悌听了这些问话,只是微微一笑,说:“中国有句老话,长兄为父,长嫂为母。我是他的亲嫂子,公婆既然不在了,我就应该把他当作自己的孩子养活。这孩子也知道感恩,从小就管我叫嫂娘,对我的感情始终没变。我的付出没有白费,值了。”


嫂嫂以母爱育小叔 小叔涌血回报嫂娘恩

2005年8月16日,朱俊刚对妻子林招悌说:“后天就是8月节(中秋),我磨了新粳子(新大米),明天给小弟送一袋,让他们尝尝鲜。”

“行,我也想他们一家子了。” 林招悌答道。

第二天早晨,林招悌给朱俊峰打了一个电话:“小弟啊,今天我和你哥去县城一趟,给你送一袋新大米。这可是咱们家没施化肥和农药的那块田里产的。”

朱俊峰在电话里说:“嫂娘啊,这种纯绿色粮食在市场上找不到了,商场里虽然有卖的,也不知道是真是假,老贵了。你们大概几点能到,我去车站接你们,今天正好休息。”

“9点的车,大概10点半到县城汽车站。”

朱俊峰放下电话,对妻子说:“快去买东西,做几样好吃的。今天哥和嫂娘来咱家,还送来了新大米,今天我得和哥哥喝几杯。”

妻子笑着说:“这个嫂娘在你的心里,真比爹妈都重啊。”

朱俊峰眼睛湿润了,说:“妈妈生了我,嫂娘养育了我,这天地之大恩,我终生无以为报啊。”

自从放下电话,朱俊峰不大一会儿就看一次钟表,他希望时间快一点。已经两个多月没有看到嫂娘和哥哥了,心里真想啊。

时钟刚刚9.30分,朱俊峰突然接到哥哥的电话:“小弟,出事了!我们坐的车肇事了,你嫂子正在咱们镇医院抢救呢。”

“哥,你别急,我马上打车去镇医院。”朱俊峰放下电话对妻子说:“坏了,嫂娘出事了,正在镇医院抢救。你把家里的现金和咱俩的银行卡都拿着,赶紧去救人。”

夫妻立刻下楼,拦了一辆出租车,上车就让司机驾车后飞快地向松林镇驶去。当汽车走出县城的时候,后面传来救护车的鸣笛声,时间不大,救护车就超过了朱俊峰夫妻乘坐的出租车。看来这辆救护车也是去松林镇的。

大约一个小时,朱俊峰乘坐的出租车停在松林镇医院门口。朱俊峰跳下车,头也不回跑进了医院。哥哥朱俊刚正蹲在手术室门口,满脸焦急。

救护车下来的医生已经进了手术室参加抢救,不大一会儿,一个医生打开手术室门,探头喊道:“林招悌的家属在不在?”

朱俊峰和朱俊刚几乎同时说道:“在,大夫,有什么事?”

大夫说:“伤者失血过多,需要输血。她是AB型血,镇医院没有血库,现在往县医院送来不及。能不能立刻找到献血者,就地献血输血。”

朱俊刚说:“我也是AB型血,我可以献血。”

朱俊峰一把拉开哥哥,说:“哥,你这不是胡闹吗?你已经患了糖尿病,怎么能献血呢?大夫,我也是AB型血,抽我的血,我身体健康,什么病都没有。”

“好,你马上进来。”医生把朱俊峰让进了手术室。护士在朱俊峰的胳膊上消毒之后,把针管扎了进去。朱俊峰感觉胳膊上疼了一下,便侧身看了一下连接在针头上的胶管,一股股鲜红的血液向下面的瓶子里流淌着。朱俊峰心想:“嫂娘啊,您对我的养育大恩我无以为报,今天儿子终于有了报恩机会了。”


嫂嫂以母爱育小叔 小叔涌血回报嫂娘恩

时间不长,400毫升的血注进了林招悌的血管里,她苍白的脸色稍微有了一些血色。医生检查了一下,说:“输血量不够,至少还需要200毫升。赶紧让家属继续找血。”

正要坐起来的朱俊峰立刻又躺了下来,说:“医生,再抽200毫升,救我嫂娘的命要紧。”

医生说:“同志,400毫升是极限,要是再抽200毫升,对你会有危险的。”

朱俊峰没有犹豫地说:“这点危险算不了什么,死不了人!大夫,求求你了,赶紧抽血吧。为了我嫂娘,我可以豁出命来换,何况就是几百毫升血。我知道人的献血量限制在400毫升以内,就是抽600毫升,也不会有太大的事。我这是在医院里,抽完血,你们赶紧给我补点液,注意观察不会有危险的。”

县医院的医生和镇医院的医生商量了一下,对护士说:“那就再抽200毫升。”

朱俊峰200毫升的血又流进了林招悌的血管里,经过医生的紧急处置,林招悌终于转危为安了。医生们经过检查,决定立刻把林招悌转到县医院里治疗。

朱俊峰感到有些头晕,医生让护士给他挂上一瓶葡萄糖。朱俊峰被护士掺扶着走出手术室,他看到哥哥一脸焦急,笑着说:“哥,嫂娘安全了,一会儿就能送县医院。”

朱俊刚长出一口气,说:“谢天谢地,总算没事了。”

几个医护人员抬着担架从手术室出来了,医生向朱俊刚交待了几句,把林招悌抬上救护车往县医院开去了。

朱俊峰看着远去的救护车,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突然,他感觉眼前一黑,身体一晃动就要倒去。朱俊刚急忙扶住他,问道:“小弟,你怎么了?”

妻子掺扶着朱俊峰,埋怨道:“你也是懂知识的人,一下子抽600毫升血,你怎么能挺住呢。赶紧坐下休息休息,这瓶水挂完再回家。”

朱俊刚眼泪流了出来,哽咽着说:“小弟啊,你嫂子的这条命可是用你的血换回来的啊!”

朱俊峰笑了,说:“哥,你说什么呢。嫂娘嫂娘,她和我娘有什么区别?儿子用自己的血救妈妈,是天经地义之理。”

话语不多,蕴含着大道之理。这正是:嫂嫂以母爱育小叔,小叔涌血回报嫂娘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小叔   大恩   松林   嫂嫂   手术室   救护车   嫂子   母爱   公公   美文   小弟   哥哥   儿子   医生   妈妈   孩子   电话   医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