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恶婆婆却成流浪女-妈妈的故事03



逃离恶婆婆却成流浪女-妈妈的故事03

小凤琴从婆家逃跑去寻求舅舅的帮助,不成想,舅舅一家正准备去大连逃荒。当舅舅知道了小凤琴的遭遇之后,毅然决然带着外甥女一起去大连,从而使小凤琴逃离了恶婆婆的毒手。

舅舅一家人乘坐马车走了好几天从日照来到烟台,在码头上买了几张船票登上了一艘轮船的底舱。那个时候的轮船不仅破旧而且设施极其落后,抗风浪的能力特别差。船在海上航行的时候摇摆非常厉害,许多人挤在底舱里,空气混浊,晕船的人们特别多。许多人在船舱里呕吐,令船舱里的气味特别难闻。

经过两天的航行,船好不容易靠上了大连港的码头上。凤琴跟舅舅家人一走下码头,就晕坐在地上起不来了。几个胳膊上戴着袖标的中国人走过来,撵凤琴舅舅一家人赶紧离开。

舅舅向这些人哀求说:“你们行行好,让我们一家人在这里歇一会儿,缓缓气就走。”

这些人不耐烦地说:“别磨汲了,赶紧走。要是让日本人看到了,就会拿你们当传染病人抓起来。”

舅舅一听吓坏了,赶紧领着一家人往码头外面走。路上遇到了同样穿着破烂的中国人,舅舅就向他们打听,哪里可以落脚。

有人告诉舅舅:“在寺儿沟红房子那一带,有很多三不管的地方,可以搭窝棚栖身。”

19世纪末期,俄国占领大连在青泥洼建港筑城后,在山东等地招募了许多苦力到大连码头做工。这些从山东来大连的苦力无处安身,就在离港口不远的寺儿沟山上搭起了窝棚栖身。这些简陋且破败的“房子”从山脚一直延伸到山顶,形成了最早的苦力们居住的棚户区。日俄战争之后,日本鬼子占领了大连,并于1911年12月开始在寺儿沟兴建居所,用于收纳散居的大连港码头工人。日本人将寺儿沟命名为“碧山庄”,又名“福昌华工株式会社华工收容所”。因寺儿沟的房子是用红砖建造的,人们便将此地起名为“红房子”。“红房子”人口密集,二三十人挤在一间房子里,居所潮湿阴冷,卫生条件很差,经常有瘟疫发生,死亡率很高。红房子地区最多时容纳劳工3.5万人,平时也有二万多人。在这里,每年冻死、饿死、病死的劳工不计其数。人死了就往乱坟岗上一丢,因此,从山东来这里讨生活的人就被称为“海南丢”,而大连当地人则称“此地巴子”。

寺儿沟是贫民区,这里有很多地方没有人管,一些从山东逃难到大连的人,就会在这一带搭建窝棚居住。凤琴的舅舅一家便在寺儿沟红房子附近的一个山坡搭了一个窝棚,全家临时挤在这里生活。


逃离恶婆婆却成流浪女-妈妈的故事03

舅舅一家刚到大连,一时找不到活干。舅舅就到码头那里找临时扛大包(装船卸船)的活干,有时一天能挣几个大子(几毛钱),全家可以喝点糊涂(玉米面粥)。有时一连几天找不到活干,全家人就得饿肚子。没有办法,舅妈和几个孩子都出去讨饭。从寺儿沟讨到青泥洼,再往市区里走,找有钱人住的街道讨饭。遇到好心人能给一点残汤剩饭,但很多时候是讨不到的。讨饭的人太多,人们也没有那么多的东西施舍。遇到不愿意施舍的人更多,讨饭遭遇白眼或者被斥责被侮骂是家常便饭,有时还被人打骂甚至遭遇狗咬。即便是如此,全家人能走动的,仍然天天去讨饭。因为不管讨饭多与少,总能讨到一点吃的,可以维持生存。就这样,小凤琴每天也出去讨饭,并在讨饭的时候认识了许多讨饭的流浪儿童。

舅舅一家住的窝棚离红房子很近,那一带的卫生环境很差,经常发生传染病,一旦发生了疫情,日本警察就会到这一带把病人带走。也不知道日本人对病人都干了一些什么,被送走的病人再也不会出现。有人说:“这些没有家的‘海南丢’一旦得了‘窝子病’(传染病),都会给扔到大石灰坑里烧死的。”所以,红房子一带的人们,一听谁得了‘窝子病’就会逃得远远的,害怕被传染上让日本人抓走。

深秋的一天,舅舅、舅妈和表哥、表弟、表妹都起不来床了。他们每个人都发烧,咳嗽。凤琴把昨天讨来的一些剩饭用锅热了一下,让家里人吃了。她又挎起篮子出了家门。她走的时候对舅舅和舅妈说:“今天你们在家里等我,我讨到吃的马上就回来。”

小凤琴出了家门,在寒风里沿街乞讨。她走了一家又一家,串了一户又一户,一直到中午,才讨到一块小饼子。这块饼子连一人吃都不够,怎么能够全家五六口人裹腹呢。小凤琴继续在街上乞讨着,她决定到青泥洼附近的富人区里乞讨。小凤琴刚进入富人区的街道,一个日本女人带着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迎面走来。小凤琴刚要伸手向那个日本女人乞讨,却被她领的小男孩踹了一脚。那个小男孩骂道:“八嘎,东亚病夫的,滚!”


逃离恶婆婆却成流浪女-妈妈的故事03

小凤琴气坏了,对着那母女俩骂道:“你们不给就不给,干什么骂人还打人呢?你小心走路摔死。”

那个日本女人回头看了小凤琴一眼,她没有听懂小凤琴说的是什么,她知道肯定不是好话,便白了凤琴一眼,领着孩子走远了。

凤琴又乞讨了很多家,终于在一个临街卖烤地瓜的中国人那里讨了三个地瓜。烤地瓜的是一个姓曲的老年夫妇,他们看到小凤琴十分可怜,在知道小凤琴是为家里的病人讨饭时,便将出卖的地瓜给了凤琴三个,让她赶紧拿回家给病人吃。也许是这一次相识的缘分,在几年后的一天,这对老夫妻将小凤琴收留了。

小凤琴拿着讨来的地瓜赶紧往家里走。走了很长时间,小凤琴在天色快晚的时候回到了红房子附近舅舅居住的窝棚那里。当小凤琴离窝棚还有几百米的时候,她发现舅舅的窝棚那里正有几个穿白衣服的人在消毒,远远地有一些中国人看着。

一个三十几岁的女人看到了小凤琴正往家里走,一把将她拉到胡同里。这位大婶低声说:“小姑娘,你不要命了,怎么还往家走呢?”

小凤琴不解,问道:“大婶,怎么啦?”


逃离恶婆婆却成流浪女-妈妈的故事03

大婶说:“小姑娘,你家里的人得了‘窝子病’,让日本人都拉走扔进石灰坑里了,你现在回去也会被抓走的。你赶紧跑吧,有人知道这家人还有一个小姑娘没回来,正在找呢。”

小凤琴一听,便哭泣起来:“舅舅,舅妈……”

那位女人一把捂住了小凤琴的嘴,说:“孩子,别哭,赶紧跑,找个地方躲起来。”

小凤琴没有办法,转身就跑。别的地方她也不认识,只能往自己曾经讨过饭的地方跑。虽然那里没有家,但还有许多认识的流浪儿童,也知道一些可以躲避风霜雨雪的沟沟坎坎和山崖。

从这一天起,小凤琴就成了无家可归的流浪儿童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大连港   窝棚   舅妈   大婶   大连   地瓜   苦力   日本人   日本   山东   舅舅   美文   婆婆   码头   全家   病人   家人   妈妈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