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散文丨儿时浓浓的年味,如今成了游子最美的乡愁

文/江浙一兵 图/来自网络

乡土散文丨儿时浓浓的年味,如今成了游子最美的乡愁


如今过年不愁吃不愁穿,但就是少了一些儿时过年的味道,更是少了一份期盼,把年过成了平常的日子,好日子天天如过年。


儿时进入腊月门就开始忙年了,小孩子期盼着过年有新衣裳穿,有红烧肉吃,有鞭炮放,可以三五成群地挨家挨户拜大年,偶尔能吃到糖果花生呢!

乡土散文丨儿时浓浓的年味,如今成了游子最美的乡愁


记得儿时过年,门前、对联都是自己动手准备的,门前是用刻刀一点儿刻出来的,各种大小对联都是自己动手写出来的,那时图的是一份热闹,忙的是一种喜庆。


大年三十上午贴门前、春联是最有趣的事儿,尤其贴春联是有很多讲究的,在猪圈里会贴上"六畜兴旺",在灶台上会贴上"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在鸡窝旁会贴上"鸡生大蛋",在窗户上会贴上"空气流通",只要能贴的地方都不会拉下,而且要贴准位置。

乡土散文丨儿时浓浓的年味,如今成了游子最美的乡愁


那怕是谷堆也会贴上"谷物满仓"四个大字,最为有可趣的,我曾在家门口枹桐树上贴上了"对我发财",现在想来都好笑,贴归贴,无非是图个吉利。记得村里有户人家主人因不识字,把猪圈的"六畜兴旺"贴在了窗户上,闹出了笑话。


记得过年时,老鼠被叫成了"财神"。这讨厌的家伙,尽会偷吃粮食,还会咬衣服,我对老鼠是没有半点好感的,过年了也只是违心地叫它"财神"。

乡土散文丨儿时浓浓的年味,如今成了游子最美的乡愁


在老家过年给长辈拜年时,有一句话必须讲的,那就是"恭喜过二百岁",长辈听了一定会很开心。其实这句拜年话就是讨个彩头、图个吉利罢了。


恭喜拜年的吉利话怎么讲都对,听的人一百个高兴,无论男女老幼,喜欢听好话是人的通病,更何况是老年人呢!

乡土散文丨儿时浓浓的年味,如今成了游子最美的乡愁


过年了,就图个吉利吉祥,什么话都要往好的说。"恭喜发大财""恭喜过二百岁"等,一听起来就让人舒坦。曾记得儿时,有个小伙伴给长辈敲门拜年,恰逢主人还在睡懒觉,于是就双手作缉大喊道:"恭喜睡长觉!"主人听了很不高兴,只能强装笑脸要求孩子重新拜年才算了事。在我们老家方言中,"长觉"是一睡不起的意思,是不吉利的。


"恭喜过二百岁!"这是人们对健康的祝福。如今,随着生活水平和保健意识的逐步提高,人过百岁已不稀奇,不久的将来人过二百岁也许能梦想成真。

乡土散文丨儿时浓浓的年味,如今成了游子最美的乡愁


在人的一生中,真正最重要的东西就是健康,从过去"人生七十古来稀",到现在的"人过百岁不稀奇",这是今天的美好生活给人们带来的最好福音。人不可能长生不老,但应力争有质量有意义地活着,活出人生的精彩来。


"恭喜过二百岁!"这是每一个健康人的奋斗目标。健康中国,需要每一个人的共同努为,只要坚持做到合理膳食、科学锻炼、保持心态,活上二百岁也是有可能的。

乡土散文丨儿时浓浓的年味,如今成了游子最美的乡愁


如今,生活在城市的我,也不知过了多少个春节,但再也体会不到儿时过年的味道了,饭店吃年夜饭、例行性走亲访友都成了一种"套路",热热闹闹的鞭炮声已尘封于记忆中,是环境变了、条件好了,还是人情淡了、年变味了?我不知道,喜欢的还是儿时过年的那份期盼、那点满足和那种幸福,因为那是游子心中最美的乡愁!

乡土散文丨儿时浓浓的年味,如今成了游子最美的乡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儿时   乡愁   猪圈   年时   稀奇   乡土   游子   财神   对联   兴旺   贴上   美文   吉利   长辈   大年   老家   门前   散文   主人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