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对甄妃是崇拜敬重还是爱慕或暗恋?

李恩义 | 曹植对甄妃是崇拜敬重还是爱慕或暗恋?

原创: 李恩义 浓农乡土 2018-06-29


曹植对甄妃是崇拜敬重还是爱慕或暗恋?


早就听说著名的甄妃墓在一个与一味珍稀中药灵芝同名的村子里,2014年国庆长假期间,决定一探究竟,了却多年的夙愿。

早7点在红旗渠广场会齐后,我们三个老同学开始沿新续修的平原路向北骑行,穿过北环邺城大道,继续前行,到六寺村向西骑行不远就拐入灵安路(现北关区柏庄镇灵芝村到安阳)。路两旁的田野裸露着赤褐色的胸膛,等待着播种新的希望;有少量未耕耘的土地均匀地铺着粉碎了的玉米秸秆,仿佛为它铺上了一条巨大的金黄色地毯,准备迎接尊贵主人的到来。

穿过柏庄镇政府所在地辛店集不远,就来到甄妃墓所在地灵芝村。问其村名的来历,据当地老人讲,曹操的三女儿叫灵芝,当年曹操把三女儿嫁在了这个村子;也有人说曹操一个叫灵芝的女儿死后埋在了这里。因此得名,并一直沿用至今。不过灵芝曾是古灵芝县治所在地,倒是事实。

在路边翻晒玉米村民指引下,向北走了几步,拐向西走50 米,来到了一座朱红大门前,上方赫然写着“甄妃墓”三个红色大字。打开大门,在一片树林的映掩下有一座坟丘,这就是三国魏文帝曹丕的妻子甄妃的最后归宿。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曹植对甄妃是崇拜敬重还是爱慕或暗恋?


甄妃名甄宓,河北无极人,其父甄逸是上蔡县令。是其父三子五女中最小的女儿。她天资聪颖,知书达理,貌若天仙,被称为河北第一美女。袁绍的次子袁熙很有艳福,娶甄宓为妻。袁熙去守幽州,甄宓在邺城的家侍奉婆母,十分贤淑。

曹操打败袁绍,攻入邺城,曹丕带人进入袁宅,一少妇头发遮面,被带到众人面前,让她将头发撩起,让人惊呆了——哇塞,好漂亮也!曹丕见甄宓如此貌美,不仅怦然为其心动。

据说曹丕父亲老曹将军见到甄宓也很倾心,但他怎能与儿子争女人?在曹丕要求下,老将曹操只得咽咽口水,答应曹丕,于是鹊巢鸠占,曹丕如愿以偿抱得美人归,娶甄宓为妻。

史载甄宓自小读书,生性善良,仁慈。汉末天下大乱,百姓饥馑。家人准备像其他富人一样把家里储存的粮食换珠宝,甄宓对母亲说,天下百姓饥饿的时候,应该把粮食施舍给亲戚邻居,储存珠宝是罪恶。听了小女儿的话,家人很赞同她的主意,就以她的意见而行。

曹植对甄妃是崇拜敬重还是爱慕或暗恋?


甄宓14岁的时候,一个哥哥不幸去世,留下年青的嫂嫂和一个小侄子,上奉公爹婆母,下赡幼子,十分不易。宓母性严,甄宓就劝母亲好生对待儿媳。说得母亲涕零。以后待她这个寡孀儿媳像亲闺女一样,让她与甄宓一起坐卧。

甄宓在宫廷里也十分善良。她劝夫君曹丕像远古时的黄帝一样多纳嫔妃,多生孩子,以继承大业。文帝要把性情不温婉的任姓贵人赶出宫廷,甄妃则劝谏文帝不要驱赶任氏。甄妃贤惠孝亲,与婆母的关系如同母女,经常挂念她的福祉平安,令婆母十分感动。

甄宓为曹丕生了一儿一女——曹叡与东乡公主。本来一个有才有权,一个才貌双全,这样一对天仙佳配,只要生活不起波澜,会幸福到老的。谁知生活不是按照甄妃的意愿走下去的。

延康元年(220年)曹丕取代汉献帝称帝后,宠幸郭夫人,因为郭夫人在曹丕夺得世子地位中有助于他,所以就移情于郭夫人。人常说一个槽上不能拴俩叫驴,岂不知也不能拴俩草驴。郭夫人为了固宠,就在曹丕面前经常说甄宓的坏话,甄妃渐渐失宠,夫妇两地分居。甄宓在自己的诗作《塘上行》中发泄自己的苦楚:

“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

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

想见君颜色,感结伤心脾。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

夫君的疏离,又受到谗言,长此以往,甄宓焉能不产生怨气。

曹植对甄妃是崇拜敬重还是爱慕或暗恋?


世界上不缺少舌头长的人,传到曹丕耳中,魏文帝大怒,221年将甄宓赐死。死时以糠塞嘴,头发覆面,十分凄惨。死时年仅40岁,正是女人第二青春期。死后葬于邺城。郭夫人如愿以偿封为皇后。

幸运的是甄妃亲生儿子曹叡称了帝,追谥母亲为文昭皇后。公元230年,因陵墓建筑破旧,规模较小,就改葬于邺城南门外的朝阳陵,即今柏庄镇最北端与河北省临漳县习文乡交界的灵芝村。

甄宓不仅貌美而且善诗并有表与诗留世,通晓经史,与同时代文学家、书法家蔡邕的女儿蔡文姬同是三国时代不可多得的女中英杰。但蔡文姬比甄宓名声大。

曹植对甄妃是崇拜敬重还是爱慕或暗恋?


曹植是曹丕的弟弟,曹植比甄宓小10岁,曹丕也比甄宓小。

在一个大家庭中,小叔子曹植,自然会与嫂子见面。才高八斗的曹植对嫂子的文采不仅只是欣赏,更多的是佩服,甚至是崇拜,似乎找到了知音,从而产生敬重之意。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欣赏嫂子甄宓美貌大约也是人之常情,也是外在因素,恐怕更重要的是赞赏甄宓的文采与为人。

甄宓受到哥哥不公平待遇,同情弱者大约是人的本性,使他对甄宓更加怜爱与痛惜。曹植本人受皇兄压制,与嫂子同处于不得势中,大有惺惺相惜之意。至于是否产生爱慕之情,恐怕只是后世文人的臆想。即使有也不敢明示,充其量是暗恋。在那个时代,叔嫂二人是不能超越道德范畴的。再则,哥哥毕竟是掌握生杀大权的皇帝,他敢有非分之想吗?

一个皇帝最怕的就是有人觊觎自己的皇位,何况对曹丕构成最大威胁的莫过于一奶同胞的弟弟曹植,因为曹植不仅聪明而且还是文学达人,虽然有点纵酒,在文人中威望还是满高的,所以曹丕千方百计压制曹植。虽然曹植的封地在离京城遥远的山东鄄城,还是不放心,以七步逼诗,做不出就杀头。没想到没难住曹植,却逼出了“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千古诗篇。表达了对同胞相欺的强烈不满,也使曹丕感到羞愧。故南朝诗人谢灵运说“世上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占一斗,世人共占一斗。”从此世人称文才极高的人为“八斗之才”。

正因为曹植有八斗之才,曹植在写洛神赋开篇就交代了写赋的原委:“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于是有感作《洛神赋》。

他借洛神把对甄宓的感情倾注在《洛神赋》里,赋中说洛神“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肩如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没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曹植把洛神描写得如此之美,并不是空穴来风。我们知道文学来源于生活,他不会凭空想象出洛神的神态的,很显然曹植是以甄宓为原型的。

《洛神赋》原名《感甄赋》。大约太露骨,甄妃的儿子曹叡当了皇帝后,把它改为《洛神赋》,这个中之味不言自明。古代甄与鄄通用,曹植的封地在鄄城,《洛神赋》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留下千古谜面,让人揣度不已。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点下方“阅读原文”看本号“约稿需知” 猜你喜欢↓↓↓

中国人,为什么要修家谱?

于丹|姥爷的眼泪

王德兴|渐热的天气抬高我的翘望

李志远|周口人与《兰亭集序》

“半夜鸡叫”的内情你真的不知道?

李恩义|安阳碧血岗烈士陵园掩埋的惨烈战役


阅读原文

阅读 325

在看

精选留言

写留言

曹植对甄妃是崇拜敬重还是爱慕或暗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临漳县   鄄城   洛神赋   洛神   安阳   恩义   封地   女中   夫君   头发   敬重   灵芝   嫂子   美文   暗恋   夫人   崇拜   母亲   女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