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年”文化:穷就少走亲戚,富则要多走亲戚


拜年,也叫走亲戚。

凡是中国人,都得拜年,都得走亲戚。一户人家,要是连拜年的日子,都不走亲戚了,也就意味着这户人家没亲戚了,或者,已经与亲戚隔绝,老死不相往来了。

从小,我感触最深的,就是穷要少走亲戚,富则要多走亲戚。这里面的道道,也是很多年后才弄明白的。

乡村的“拜年”,更像是一种仪式,也是中国世情文化的缩影吧。有些略略深究一点点,你可能就会对我们的文化,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拜年”文化:穷就少走亲戚,富则要多走亲戚

01

红包里的“钱”,不是钱。

正月里走亲戚,凡是有小孩的,双方都会给小孩拜年红包,这是约定俗成的。而红包里面的钱的数量,则各有不同,因具体情况而定。

一般情况下,双方各有一个小孩,就比较简单,只要换个红包纸,对等给出就行,也就是谁也不欠谁,大家心里都舒服。

但也有特殊情况的,比如一方财势是凌驾的,那么,红包一般都会比正常的大很多。对方如若要回礼,也是会被无情拒绝的。而被拒绝的一方,也不会生气,会心安理得的收下红包。

这种情况,就是所谓“富则要多走亲戚”的道理。第一,你有钱不走亲戚,会被说成看不起穷亲戚。第二,你给大红包是应该的。第三,你不收别人的红包,别人也不会跟你客气啦。

其实说到底,亲戚之间,差距有一点大,容易嫉妒攀比。但若是差距非常大,反而就简单多了。红包文化里的人情世故,也不外乎这一点,人际交往关系也不外乎这一点。

而穷亲戚,这个词汇的文化丰富性,那可不是几出戏文就能唱完的。小时候看越剧《珍珠塔》,主人公方卿的穷人骨气,觉得也是因为有家族曾经的辉煌做底的,只是家道中落,需要中兴罢了。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其姑母对付穷亲戚的直爽暴击。

因此,穷亲戚走亲戚,无形之中,会给对方造成一定的压力。这种压力,一方面是嫌弃,或者还有一点需要顾虑你的自尊心,另一方面,还怕联系太多,会有借钱之类的负累。基于此,双方若是给红包,一般都会等穷亲戚先给红包,然后再回同等的红包,这样比较保险。这里面拐七扭八的小心思,不能细究。

乡村拜年,给红包的场面,多数也早已是“名场面”了,比如嘴里说着不要不要,手已经很老实的把红包数目看了之类的,等等,还是很欢乐的。


“拜年”文化:穷就少走亲戚,富则要多走亲戚


02

下厨下到昏天黑地的女主人,这么多年后,为什么还是最后一个上桌?

从记事起,每到年节奏亲戚,记忆里每家都是女主人煮饭。从中饭到晚饭,几乎全在灶台边转,一刻不得闲。

那男主人在干啥?小时候看到的,男主人要么晒太阳侃大山,要么香烟麻将打牌,给人的感觉就是,做男人真好啊!

长大了,经历了些凡尘琐事,多读了些先贤子集,发现80年代、90年代,那些个时候,咱们主要还是小农经济。什么是小农经济?简单点说,反映在生活里就是男主外女主内,就是一个家庭的支撑,主要还是靠男人,也就意味着男性地位更高,也就是说女性从属性特征还是很明显。

“拜年”文化:穷就少走亲戚,富则要多走亲戚

因此,反映到年节,要大规模招待客人的时候,女性往往在做服务工作,然后,做完了那些艰巨的活,还只能是最后一个上桌吃饭。那个时候,桌面往往一片狼藉,残羹冷炙。

每到那个时候,我就特别为那些个女长辈不平。凭什么呀?然后,匆匆吃完了,还得继续收拾。而男的,早已不知去处,或者已经与他人一杯茶一根烟撸起麻将了。这种场景,很多时候,我是愤愤的。

只是如今,咱们都早已是内外不分男女了,可是一到乡村,发现仍然是这种老光景。如今乡村的女性,也多在外头从事服务行业,有保洁、柜员、阿姨等等,挣得不比男性少,但是一回到家,照旧是孩子扔给你,家务扔给你,年节了,亲朋好友满屋,她从早忙到深夜,临了吃饭还是残羹冷炙。

我一直坚信,不尊重老婆的男人,一定成不了优秀的男人。

有人说,老胡,你又搞女权。我说,大概这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小农经济的遗毒吧。

中国的传统女性,真的是值得尊敬的一个群体。可能因为时代原因,没有读什么书,但他们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可以说,乡村里的很多家庭,要是没有了这个“母亲”,那是坚决不可能把日子过红火的。

那些唾沫横飞,喝酒无礼的家伙们,看看那些被你们遗忘的“女人”!


“拜年”文化:穷就少走亲戚,富则要多走亲戚


03

每一年,快过年了,我的内心几乎都是激动的。

我喜欢过年的那些仪式感,即使是跑到山上折几枝梅花,往花瓶里一插,我都觉得有一种幸福感。

从小就喜欢看父亲母亲一起蒸馒头、做饺子,把年猪肉一一过称。母亲在厨房的雾气腾腾中,仿佛仙女一般,嘴角是上扬的,哼的小调是轻快的。父亲在门口,抡斧劈柴,时不时吆喝一声:笼屉快下没?我来下……母亲就会在厨房回一声:大概再劈10根柴火进来下屉。

那一来一回的声线里,种下了我对于相濡以沫、琴瑟和谐这些美丽词汇的最初印象。

我用了好多年,几乎也是在找那个能够这样彼此给以回应的人。

拜年去了,母亲也不会闲着,会帮着那家女主人一起操持一些厨房的事。父亲总是很急,跟母亲说,你快来吃饭。母亲就半推半就地坐在父亲身旁,把我放在膝盖上,说旁边的位置给姨坐。父亲就一把把我接过去,放在他膝盖上,跟母亲说:你好好吃饭啦!


“拜年”文化:穷就少走亲戚,富则要多走亲戚


04

我总觉得,没有一种文化一定是根深蒂固的,根深蒂固的一定是人自己。

红包里的钱,很多时候,也可以是对弱者的关爱,也可以是与强者的人格平等。

那些从不插手家务的男人,一定是自私自利的,用大男子主义概括,都是一种抬举。那些看不到妻子辛劳付出的男人,说到底,仍然还处于蛮荒状态,除非他真的是靠体力活在养活一家子人。

但是,经济能力从来不是评判人格的标准,只有修养和家教,才会暴露他的矮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亲戚   残羹冷炙   小农经济   文化   这一点   女主人   美文   红包   中国   乡村   厨房   父亲   母亲   年节   女性   男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