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谋略文化!游戏规则,永远避不开这四点

中国历来是一个擅长谋略的国度。

自春秋战国以来,谋略家数不胜数。我们自小也是浸淫了不少的谋略文化,并且,有谋有略,都是会被长辈们默认为有出息的孩子。用现在的话讲,有谋略,也指有心计,有城府,是能够在社会上吃得开的。

说到底,谋略这个东西,不过是与你争夺社会资源的能力挂钩的。有谋略的孩子,一般聪明,深谙人性,还懂游戏规则,因此,不容易吃亏,成功的概率相对也高一点。

古时候,像诸葛亮就算是谋略的巅峰了。而像曹操、司马懿的谋略,又是被人指指点点的,因为类似师出不正吧。从这一点,又可以看出,谋略文化,在中国的文化里,又是有高低之分,有正邪之分的。其中的复杂程度,可见一斑。

那么,中国如此兴盛发达的谋略文化,到底是根植于哪里,又是以什么特征呈现的?


中国式谋略文化!游戏规则,永远避不开这四点


01

就像价值取向,一定是根植于一种主流文化一样,中国的谋略文化,也一定是根植于与此相匹配的政治经济结构模式的。

谋略文化,说到底,是一种通过智力游戏获得资源的方式。并且这种“获得”,带有一种掩饰。

掩饰什么?

掩饰心里真正的欲望,用一种心智游戏来使得这种结果自然而不可推却。

最鲜明的例子,就是古时候皇子们争夺皇位的戏码。我们通过无数的宫廷剧,基本了解了皇子们争夺皇位的伎俩。但无论哪一种争夺,目的都是要不仅获得皇位,还要名正言顺。如果名不正言不顺,即使登基,也会面临各种问题。比如明成祖朱棣,就要杀很多人,来保证自己这个名不正言不顺的皇位的安全。

中国式谋略文化!游戏规则,永远避不开这四点

还有一种伎俩,要特别提一下,就是“不争即为大争”。这个怎么理解?看过武则天老公怎么获得皇位的,大概会有一些体会。英明如唐太宗李世民,怎么会选第九子李治这个看起来啥都弱弱鸡鸡的呢?

第一、李治孝顺。唐太宗晚年生病,李治是天天床前侍候,当然也不耽误与武媚娘的眉来眼去。一个“孝”字,踩在了中华文明的命脉之上了。

第二、李治表现得无公害。不跟兄弟抢,不跟兄弟争,当然也不会忤逆老爹。这种兄友弟恭,父慈子爱的孩子,一定是会仁慈治天下的。

第三、李治的娘是正牌皇后。这是名正言顺里很重要的一环。

看懂李治,大概也就能略懂中国谋略文化的肌理了。李治不过就是守拙,踩准中国文化的命脉,坐收渔翁罢了。


中国式谋略文化!游戏规则,永远避不开这四点

02

中国式谋略文化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怎样能够让自己名正言顺地获得资源,但又不撕破脸。

这其中隐藏了两种心态:

第一是,我认为这是我该得的,但是资源分配者并没有分配得当。

第二是,你不分配给我也行,我靠自己本事拿,但是,我跟你还是好的。

这真是一件很难的事。这样的事,往往多发于一个群体内,或者一个系统内。个体的附属性,不容许你撕破脸,但是,要是不争,又心难平。

这大概就是中国人所说的“内耗”。没有发生正面冲突的,都只能叫“内耗”。一旦到“内讧”,就一定是发生正面冲突,意味着有个体要叛出组织了。这样的话,谋略已经不再需要,需要的是垒起战壕,是要干戈相见的。

因此,谋略,一定是在干戈相见之前的。

因此,大家族、组织系统里,最容易根生中国式谋略文化,比如后宫嫔妃争等级,也是一种。比如,企业里挣位次,争业绩,也是一种。

但是,在争的过程里,后宫嫔妃不会大声嚷嚷说“我要做皇后”,这样的话,皇帝会觉得你不满意自己给你封的位置,太贪心,还心怀不满。其她妃子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干你,为什么?因为你不满皇帝啊!某种程度而言,你已经失去权威庇护。

因此,我们才有了《甄嬛传》之类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谋略。


中国式谋略文化!游戏规则,永远避不开这四点

03

中国式谋略文化的真相差不多清楚了,它是基于一种权威,在不对权威勾起挑战的空间里,实现资源的再分配。

用学者翟学伟的说法是,“对权威的架空”。在其社会学著作《中国人行动的逻辑》一书中,专门探讨了中国人在社会行为取向上的抉择问题。并在探讨中西文化下家庭权威与财产转移上的特点。

就中国而言,是相对最复杂的一种转移方式。中国家庭一方面会把家族权威转移给长子,但是财产却是实行平均分配。这种转移模式,造成了权威需要不断强化道德来保证。而其他孩子,却拥有了所谓的“夺权”的基础,一旦道德崩坏,就很容易出现内讧。

中国人常说的“窝里斗”、“祸起萧墙”、“内讧”、“内耗”等现象,都是其中的权威,已经摆不平利益分配不均衡造成的人心离散。而那些自认为没有公平对待的孩子,总是要找冠冕堂皇的理由,或者使上很多手段,让自己的争夺变得可以被承认。

比如古时候常用的“清君侧”,实际就是借着维护皇权去夺取皇权。

相比日本,在权威与财产的转移上,非常简单,是在权威转移给一个继承人的同时,也把财产同时转移给他,高度集权,并用制度规范下来。因此,日本的家族传承,会具有更强的生命力,有财富作为保障的权威,延伸出“忠”文化。而中国更多的是“孝”这样的文化。

深入一步看,中国人的行为取向,总是受到四方面因素影响和制约。翟学伟提出,家长权威、道德规范、利益分配、血缘关系,这四种强悍的因素,造就了中国人人与人之间极其复杂,偶尔又会极其紧张的关系。


中国式谋略文化!游戏规则,永远避不开这四点


04

中国式谋略文化,实际上也是不断在家长权威、道德规范、利益分配、血缘关系这四个要素里权衡,然后,尽可能寻找一种既能维持群体认同,又能获得资源的方式。

因此,不得不说,中国式谋略文化,是诞生于极其复杂的人际学和权力资源分配体系。高明的谋略,也一定是深谙群体权威的作用,深谙此权威下人际变化对于资源流动的作用。

我们不妨看看这四个要素的运作日常。

家长权威的成立,一定是建立在利益分配的均衡之上的。而当利益分配发生偏颇,有成员有意见的时候,家长便用道德规范来压制你。你如果不服,那就是离经叛道,是“逆子”行为。一旦你成为“逆子”,那就是要背叛群体,不再获得中国最强大的认同系统——血缘认同,这意味着,你会成为“孤家寡人”。

血亲文化,是中国最强大的文化,没有一种关系能盖过血缘关系。中国人说的“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话不好听,却是最能说明血缘关系的重要性和根深蒂固性的。
就像翟学伟说的,“中国人是否走向集体主义先以血缘关系及其认同性来决定,而后是要看各种社会资源的分配在成员间是否均等,如果均等并达成各成员间的均衡性,他们则接受该群体的道德规范,最终遵从于权威……”

这里非常明确地说清楚了四种要素的重要性,以及先后顺序。第一点,中国人要达成结实的群体组织,血缘关系是最紧密的。但是,要达成对道德和权威的遵从,就必须有利益的均衡。也就是说,一切行为的逻辑,最终都是建立在血缘关系和利益关系上的。

也因此,中国式谋略文化,基本都是在血亲和利益之间挣扎,在利益与权威之间权衡,在利益与道德之间抉择。

能够做到四要素和谐共生的人,一定是人性和规则游戏里的高手。


中国式谋略文化!游戏规则,永远避不开这四点

05

大家都说,读史明智。

其实,读点社会学,你可能能从根本上明智,能对日常司空见惯的一些东西,有全新的见解,有幡然醒悟的认知跃升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谋略   文化   内耗   皇位   内讧   古时候   名正言顺   美文   游戏规则   中国   群体   分配   利益   中国人   权威   孩子   资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