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孩子到底是家长的错还是社会的错?

我们正在培养一代只会相杀不会相爱,只要竞争不懂团结,只有自我不顾他人的孩子。这到底是我们家长的错还是社会的错?

这样的孩子到底是家长的错还是社会的错?

让人害怕的城府深厚、精于算计的孩子

五一节的时候,和就读初三的孩子聊起学校的学习,自然而然地问到一些同班同学和学校年级的情况。当我提到:你们班有没有哪些比较懒的同学相互抄作业的情况?

我孩子的回答让我陷入深深的思考,他说:班上抄作业的同学可多了,特别是有几个班上成绩比较好的同学,最喜欢拿作业给那些成绩差不多的同学抄?我很疑惑,不是只有哪些成绩很差的同学才会为了赶任务而抄作业吗?为什么反而是成绩差不多的同学抄作业?

这样的孩子到底是家长的错还是社会的错?

纵容抄作业的同学

当我继续追问时,孩子的回答恐怕连好多成年人也想不到吧。孩子轻描淡写地说:有个成绩好的同学给我说的,我们就是要让他们抄,平时让他们养成抄作业的习惯,中考又抄不了,那不就少了个竞争对手咯!让他们抄作业,我又不会损失什么,顺便还可以送他们一程,何乐而不为?

听到孩子的话,我不知道此时我们作为成年人的读者该作何感想?一群只是初中年龄的孩子,能说出如此惊人的言语,能做出如此深城府、精于算计的事,我们是该夸赞孩子够聪明还是该警惕孩子城府太深。如果是个别情况,我认为这跟个别家庭教育有关,如果这些孩子都这样,我们又该作何感想?

是什么导致了我们的孩子年纪轻轻便懂得如此深的城府?如此精于算计?

是家长们的错吗?

或许,每个家庭的教育方式不同,每个家庭孩子接触的人群不同,每个孩子自己的朋友圈不同,这或多或许会影响到孩子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但是,我想我们大多数家长都一定不会刻意去培养一个自私自利、城府极深的孩子。因为一个培养自私自利的孩子迟早会反噬家长自己、反噬整个家庭,没有家长会希望自己的孩子最终对自己也自私且城府深重,这好比现实版的《农夫与蛇》。培养一个正能量、青春阳光、人人喜欢的孩子,这都是广大家长的初衷,尽管有个别的家庭在培养孩子品格的这条路上渐行渐远,但那也不一定是家长们的本意。

这样的孩子到底是家长的错还是社会的错?

农夫与蛇

有的家长可能会错,但绝非故意犯错。刻意培养精于算计、自私自利的孩子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家长们不会不懂。

是孩子们自己错了吗?

“人之初,性本善。”这一古训时刻提醒我们,孩子就是一张白纸,本性良纯,何来恶行之有?“善恶终有师,因果无非源”,如非前人师表,何来后人仿效;如非环境的需要,谁会主动去主动去做遭人唾弃的恶人,而不做受人尊仰的良人?

那到底哪儿错了?

我常想,何以在几十年前那时的中学生可以相亲相爱、互帮互助,到如今孩子们满藏心机呢?都说如今的孩子们比那时的孩子懂事得早,也说如今的孩子还比那时的孩子更聪明。我甚至有些怀疑这句话到底是褒义还是贬义?难道我们所说的懂事早就是指的投机取巧、自私自利、城府深重吗?难道我们所说的聪明就是说这个孩子已经洞悉了人性的弱点、在人际交往中游刃有余吗?

是不是我们整个教育方式不对,还是社会环境造成的必然?我想,这一代的孩子之所以从上初中开始就认为竞争比团结重要,相爱只是表象,相杀才是目的的错误观念,可能最直接的原因还是我们教育越卷越紧的内卷化。家长们不能忽视升学竞争现实的存在,孩子们当然也不会,要想在这样一场你争我夺的淘汰赛中取胜,就必须让竞争对手越少越好,多一位竞争对手就意味着多一个失败的机会,谁愿意把这些不可多得的机会拱手让人呢?

这样的孩子到底是家长的错还是社会的错?

令人害怕的广告词

正如某个培训班广告词一样:“你的孩子不上培训班,我们就让你孩子的竞争对手上培训班”。

我们的书本和学校教孩子们“团结友爱”,而我们教育的社会现实却又不断教会孩子们“相杀竞争”。未来我们这代成年人将如何评价未来下一代成年人的自私自利和精于算计?我们将如何回答指责那些成年人自私自利且精于算计时大反问?

一切的果必有因,未来我们会自食其果吗?

欢迎关注本头条号,一起为教育助力

[玫瑰]成都初升高教育信息供[玫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家长   培训班   孩子   作业   自私自利   城府   深重   广告词   美文   成年人   现实   成绩   竞争   同学   情况   家庭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